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拯救科龙     
也许是因为这些年来喧嚣的科龙革命总是令人大跌眼镜,也许是因为当初格林柯尔入主科龙并没有被更多人看好,总之,自顾雏军亲率三驾马车引领科龙重新上路始,怀疑的目光便一路相随。许多人无法相信,揭竿而起的顾氏新军在竞争惨烈的家电市场中能够杀出一条血路,他们从初始一刻便断言:科龙死定了!一年后的2002年岁末,当我们冒着冬天里的第一场寒流赶赴顺德,脚踏实地再一次拜访科龙总部时,那些扑朔迷离的科龙故事在我们面前忽然变的极其简单,在兵不血刃的快鱼吃慢鱼、小鱼吃大鱼的经典案例中,科龙不但没有死,而且中期盈利1.12亿元,…  相似文献   

2.
判断科龙2002年中报的真实性,即科龙今年上半年是真盈利还是假盈利,抑 或盈利数字被拨高,不要说咱等局外人,就是证监部门的专家也是一头雾水。中间之原委,除了道德因素的不确定性,更与上市公司与股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现有会计审计制度的不完善、券市监督机制的不到位有极大的关系。不过,拿科龙老板顾维军上任之后抓成本控制的持续努力来说事,科龙的确出现了变化。上个月我在中山、顺德的部分民营企业讲学时,与一些当地的民企老板探讨过科龙“起死回生”的可能性,也私下与科龙的朋友作过讨论。朋友向我讲述一元钱与两毛钱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2007年4月23日,科龙2006年年报出炉,这家曾经被“下了病危通知”的企业虽然宣告盈利,但距离海信以及公众的心理预期还相差甚远。“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2007年年底海信就会完全恢复正常。”汤业国说。虽然汤业国对科龙充满信心,但对于刚刚恢复元气的科龙来说,还充满着不确定性。整合科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难过的坎。  相似文献   

4.
财富效应(Wealth Effect)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释义。其实,财富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增值本身就是一种财富效应。在金融经济学范畴中,股市的财富效应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分析整个社会财富与股市的变动关系,而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富效应则主要是指市场对并购的反应导致股票价值的变化,从而引起股东财富效应的变化,即上市公司并购引起股价上升和收益率提高所产生的效应。本文选定了近几年内,处于并购浪尖上的科龙公司,拟用国外的事件分析法,通过对海信并购科龙个案中目标企业科龙电器在并购宣告日前后所选择的窗口期的股价分析,着重研究并购中目标企业的财富效应变化,并进一步分析此个案中影响目标企业并购财富效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9月海信集团从顾雏军手上接管科龙后,更名后的海信科龙,在新老板手中公司高管震荡不断。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频繁更换的几任总裁,以及海信系的其他高层并没能从业务上提升科龙,而只是把这种高管换血的闹剧不断演绎下去。  相似文献   

6.
2002年,当长虹董事长倪润峰在北京喊出“长虹民营化”的一刹那,或许他并没有意识到产权改革的路是那么艰辛和漫长,更多的是等待和无奈。近两年过去了,当科龙、TCL、美的、美菱、小天鹅等企业相继完成企业改制之后,喊的声音最大的倪润峰似乎并没有李东生、何享健有那么好的运气。与倪润峰一起遭遇产权问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科龙出身于乡镇企业,曾经是中国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向来以“中国最大制冷企业”自居。在科龙集团大楼后面有一座文化雕塑,寓意为“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一颗明珠”。曾几何时,明珠所放出的熠熠光芒足以令科龙人自豪,令同时代的创业者们折服。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努力,科龙从9万元起家,一跃成为坐拥80多亿元资本的大集团,你不得不在其惊人的成就面前叹为观止。岁月变迁,斗换星移,科龙挟强者之气一路连创新高后,却疲态尽显,接连遭遇经营业绩下滑,人事变动不断,投资者信心受挫等企业衰败征兆。科龙似乎在新一轮的企业发展中迷失了,人们不禁要问:“科龙怎么了”?  相似文献   

8.
科龙分公司作为科龙的市场前沿,被拎到公司的前台,成为此次整风的众矢之的,闪现在业内人士脑海里的第一个问号是:科龙的分公司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9.
每年5月,资本市场上“后知后觉”的小股东们,都可能被上市公司新出炉的年报和首季报涮一把。格林柯尔系四家A股兄弟在同市场的反复较量中,似乎总是占得上风。经营费用藏宝游戏? 5月初,科龙的2004年报由前三季度盈利超过2亿,巨跌到亏损6000多万,而随后发布的2005年第一季报又如过山车般快速盈利,狂涨狂跌令深度套牢的股民们再度休克。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板市场:市场风险和公司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熟市场的公司和创业板的公司不同。主板公司是“向后看”的,必须有三年盈利的业绩,超过行业平均水平才可以;而剑业板公司只有营业记录,没有更多业绩,看的是高成长性,是“向前看”的。  相似文献   

11.
青州 《英才》2006,(5):73-74
科龙和格林柯尔系的水到底有多少深,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2002年科龙1.01亿元盈利中包含管理费用的巨幅降低,管理费用的降低则源于前期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巨额前期准备的转回对利润的影响不容忽视.科龙利润风波中坏账准备及其存货跌价准备处理的相关会计制度规定更值得注意,坏账准备计提范围以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调整规定仍需优化.文章从巨额减值准备分析入手,分析了巨额减值准备与盈利的关系,提出了有待思考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这次一见面,刘总经理就对洪先生说:“上次我还没有听到您对公司收入盈利能力的评价呢!现在该将结果告诉我了吧!”洪先生回答道,“好!但单独评价收入盈利能力并没有多少意义,而是需要将其与资产盈利能力的分析结合起来。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企业资产盈利能力分析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时代》2005,(10):20-20
海信正式掌管科龙电器科龙电器9月16日发布公告称,以9亿元的价格,将顾雏军控制下的格林柯尔所持的26.4%科龙股份转让给海信。自此,海信将成为科龙第一大股东,并将拥有科龙A股、H股以及海信电器3家上市公司,从而形成一个经营范围覆盖从黑电到白电、通信、IT数码乃至地产的股市新  相似文献   

15.
科龙王朝     
20世纪80年代初期,身为容奇镇工业及交通办公室主任的潘宁萌发了在容奇镇搞冰箱的念头。1983年9月,潘宁向镇里申请了9万元资金,聚集几个人开始试验,在木头搭建的生产线上,硬是凭双手敲打出3台冰箱。正是这3台冰箱的问世,从此拉开了科龙腾飞的序幕,也由此改变了中国冰箱业发展的进程。1984年5月,机电部把最后一个冰箱定点生产厂家的名额给了科龙的前身——顺德珠江冰箱厂。作为一家乡镇小厂,潘宁前瞻性地制定出企业发展战略——质量取胜。当时的潘宁在管理培训上双管齐下,苦抓质量,并通过制定品牌战略、建立售后服务网络,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沉浮     
《中国企业家》2008,(24):23-23
海信科龙总裁辞职 海信科龙(ST科龙,000921)总裁王士磊12月3日向公司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职务。目前公司董事会已着手董事候选人的提名和总裁人选的聘任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以前.思念是一个较为弱小的速冻食品品牌,无论是销售额、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价值,市场知名度排名都在三全、龙凤,湾仔码头等品牌之后。从2003年春天开始,思念逐渐发力.启动并实施全新的品牌战略,三年过后.截止2005年底公司盈利达到2.429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过去三年营业收入和盈利年均增长分别为81.7%和90.3%。  相似文献   

18.
月度公司     
《中国新时代》2006,(9):20-20
科龙巨亏创年度之最原定于4月28日公布的科龙年报经过长时间的难产,8月14日终于全面曝光。然而,该年报带给投资者的却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高达36.94亿元的亏损额,不仅“刷新”了该公司亏损额历史纪录,创下了国内上市公司年度亏损额之最。而且还让已连续亏损两年的科龙变身为“*ST”,被实行了退市风险警示。根据年报公告,科龙巨亏的原因,主要是受前董事长顾雏军事件的负面影响,此事影响了金融机构、供货商、经销商对科龙的信心,致使科龙在融资上遇到巨大困难。据悉,科龙股权过户的手续仍在办理,目前格林柯尔仍持有科龙26.43%的股权。有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一、确立一个好的发展战略科龙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由地区战略到全国战略,再由全国战略到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到境外发行和上市公司股票正是其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科龙的发展思路有三大特点:一是立足于主业发展。科龙强调围绕制冷行业,主要把冰箱和空调做大做强,并从横向和纵向拓展主营业务。二是将产品定位于中等偏上,并在此基础上向低档和高档延伸。三是立足中国市场,特别是开发农村市场。二、形成一支稳定、高效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科龙的核心领导班子成员自1983年以来基本稳定,从董事长到几位主要副总裁都是1983年的创…  相似文献   

20.
据国家统计局行业信息发布中心公布.2003年国内冰箱行业销量统计显示.科龙公司的科龙、容声、康拜恩三个冰箱品牌加在一起.总市场份额超过27%.占据第一位,高出第二名10个百分点.遥遥领先。这是科龙继1991—1999年连续9年夺得销量冠军之后,第十次夺冠。这其中尤为显眼的就是康拜恩冰箱:自2003年1月推出后.仅用1年时间.市场份额就突破10%。康拜恩冰箱的成功.加速了国内冰箱市场的整合.科龙作为世界冰箱帝国的地位也日益显现。康拜恩冰箱在短短1年时间就达到如此规模的奥秘非常值得我们去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