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从原来的石油出口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到2008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达2.67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超过50%.对进口石油的高依存度已成为我国能源现状的不争事实.本文将在研究石油进口现状基础上,分析石油进口高依存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从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起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总体趋势逐年上升口2009年我国原油净进口石油达到2.04亿吨,2010年为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连续两年超过舆论认为的50%安全防线。中国工程院2030~2050年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作出预测,即使是在低需求的情景下,  相似文献   

3.
一、宏观动因 1.稳定石油供给。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大,由1996年的2622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6941万吨,2003年中国原油净进口超过9112万吨,2004年中国的石油进口突破1亿吨大关,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科技部、中石油、中石化对中国原油供需情况进行预测表明,中国石油供求矛盾日益显著,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不断增大,2010年进口原油1.5亿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也逐年攀升。2005年,中国共消费原油3亿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全年共进口原油约1.2亿吨,居世界第三位。据专家估计,今后中国的石油需求量仍将以年均4%左右的速度增长,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3.4亿吨,2020年将达到4.84亿吨。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石油生产能力已接近顶峰,大幅增产的余地不大。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石油生产量只能分别达到1.94亿吨和1.87亿吨,  相似文献   

5.
控制中国石油消费总量过快增长,推动石油消费尽早达峰,对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LMDI方法对石油消费总量进行因素分解和定量分析,并对人均GDP、人口、城镇化率、产业结构等自变量合理假定,构建BP模型分情景预测中国石油消费峰值和峰值时间.结果 表明:(1)人均GDP和城镇化率是推动中国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石油结构对石油消费增长的贡献较小;石油强度是抑制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因素的抑制效果不明显.(2)BP模型分情景的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下,2037年达到峰值,峰值量为11.42亿吨;强化情景下,2037年达到峰值,峰值量为7.71亿吨;温控情景下,2025年达到峰值,峰值量为6.37亿吨.建议使用行政手段协调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交通运输领域推进技术和模式创新、石化化工领域采取需求减量、高效替代以及原料多元化等措施,控制石油消费总量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6.
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2010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为25367万吨,远远高于我国石油消费总量,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会继续增加.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年石油消费量将超过4亿吨,而我国最多只能生产2亿吨,缺口将逾2亿吨,占我国石油消费量的50%或以上,而这一缺口只能靠从国外引进来补足.石油供应不足是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至2010年,我国电力装机总量已经突破7亿千瓦时,煤炭需求超过25亿吨,而石油消耗达到4亿吨,一半要从国外进口。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耗国,能源安全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斌 《经济论坛》2006,(22):46-47
中国现阶段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包括原油与成品油)由于能效高污染低且能满足诸多国民经济行业的特殊能源需要,其消费需求正日益上升。但是,中国国内的石油生产能力已接近饱和,无法通过单纯国内石油生产满足日益上升的石油需求,中国政府只能通过巨额原油进口平衡石油缺口,结果导致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见表1)。另一方面,中国能源生产结构以煤炭为主,中国煤炭生产量占到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的70%以上,同时中国煤炭的储藏总量为5.06万亿吨,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为1886亿吨。无论在储量或生产能力上,中国的煤炭工业都是世界第一,煤炭…  相似文献   

9.
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专家测算,石油稳定供给不会超过20年。我国自1993年起即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十几年中石油需求量翻了一番。2004年进口原油已占国家石油总供给量的40%,近期内很快会剧增到50%。到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4亿吨,而国内生产能力仅为1.6亿吨。不断升高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给国家安全带来威胁。同时,大量的燃油燃煤造成的污染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急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石油价格的不断大幅攀升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焦点。近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国内的石油生产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自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以每年1000万吨的进口量逐年递增;2005年我国进口石油1.36亿吨,占全国年石油总消费量的40%,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按照国际惯例,当一国的原油进口量占到总需求量的30%或者净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时,就会受到国际原油市场变化的剧烈影响。用这一标准衡量,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警戒线,积极谋划如何应对高油价,应该列入我们的思考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一、加入WTO对我国石油工业体制的要求加入WTO,必然要求我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管理、企业运作与国际接轨。因此,加入WTO,对我国石油工业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1.要保障国家石油经济安全。石油既是宝贵的能源资源,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1993年开始,中国已由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2000年石油及油品净进口达7000万吨,为历史之最,约占当年石油消费量的30%左右。据有关专家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分别达到2.9亿吨和3.9亿吨左右。而我国2000年的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12.
季红 《经济导刊》2004,(12):84-86
国 际油价屡创新高,成为 全球焦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出访时表示,油价上涨必然为世界经济带来影响,尤其是耗油较多的国家。自1993年以来,我国石油消费保持了平均 5.5% 的增长率,并且有逐步加快的趋势,预计 2004 年我国石油消费将达 2.8亿吨,甚至更高。在石油消费逐年递增的同时,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逐 步提高,2003年我国净进口石油 9000 多万吨,而 2004年可达到 1.1亿吨。国际市场油价波动频繁,而我国缺乏应对高油价的防范措施,特别是作为国 际油价屡创新高,成为 全球焦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出访时表示,油价上涨必然…  相似文献   

13.
1.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多年的持续发展,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进入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进口一直保持在约7000万吨左右。目前中国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总量的40%,约每天60万桶。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据专家估计,我国石油供需缺口2010年为1.2亿吨左右,2020年为2.1亿吨左右,我国对国外石油的依存度将由目前的30%上升到2010年的40%和2020年的50%。  相似文献   

14.
一、发展大豆生产经营的重要意义 2004年世界大豆产量约2.1亿吨,直接贸易量(不包括豆粕豆油)约6200万吨。我国进口大豆20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10%,占全球贸易量的1/3强,年消耗外汇70亿美元。2004年我国共消费大豆约3700万吨,其中约900万吨用于豆制食品,2800万吨用于加工油粕(俗称榨油)。供应方面,2000万吨(54%)来自进口,1700万吨(46%)来自国产。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能源利用状况白皮书(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贸实践》2005,(1):21-22
一、能源资源现状 浙江一次能源资源十分匮乏。2003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370万吨标准煤,仅占全省年能源消费总量4.9%,95%以上的能源资源依靠外部调入。其中,原煤产量69万吨,水电、核电年发电量260亿千瓦时。全年从省外净调入能源总量716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2.2%。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消费逐渐攀升,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自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急剧增加,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达36.1%,2004年高达40%左右。据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1-5月,我国进口原油6342万吨,支出215.9亿美元,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42.4%。根据各方面的研究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3.5亿吨,按2亿吨的原油年产量乐观计算,缺口将高达1.5亿吨。可见,石油相对短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我国对外石油资源依赖程度的不断加大,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7.
解读《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环境经济》2010,(7):55-58
立法的背景和目的 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量已升至世界第二位。据统计,2008年我国通过海运共进口原油约2.01亿吨,沿海石油运输量超过3.32亿吨,其他散装有毒有害物质运量也不断增长,重大海上污染事故的发生风险大大提高。这些变化给保护海洋环境带来了新的压力。由于198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已不适应当今海洋环保新形势的变化,难以满足水运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8.
石油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动力源泉。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石油需求增长较快,1990-1994年均增长率为6.82%,明显高于80年代3.16%增长率;而由于受资金短缺、资源接替困难、开采难度增大、产量自然递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缓慢,1991—1994年年均增长率仅有1.36%。国内石油供不应求。1992年我国原油进口第一次超过了1000万吨,1993年我国原油成品油进口总量达到3311.05万吨,而同期的出口总量只有2160.51万吨。国内石油供求紧张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缓解我国…  相似文献   

19.
苗昆 《环境经济》2010,(6):30-31
多项预测指出,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销量将达到1500万至2000万辆,而汽车的保有量很可能超过2亿辆,中国很可能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然而,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需求高涨的今天,这些数字恐怕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忧虑而不是喜悦。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领域消耗的石油,超过了全国石油消耗总量的40%,预计这一比例在2020年可能达到60%以上。能源短缺已成事实,与持续膨胀的石油需求相比,中国原油的自给能力几乎达到了极限。据报道,中国剩余原油可采储量只占全球的2%左右,约为州乙吨,  相似文献   

20.
基于能源安全形势下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对外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石油净进口数量与本国或地区石油总耗费量之比,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油消费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作为一种对外贸易指数,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越高,这就说明该国或地区的石油进口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就越高,石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与其他国家乃至世界石油市场的联系就越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