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两台四冲程直列八缸燃气发动机,用来驱动压缩机组为天然气增压,机组型号COOPER8SGT。机组已累计运行130000h,所用冷却剂为自配防冻冷却液。  相似文献   

2.
胜利油田油气集输公司孤岛压气站 1989年从美国库伯公司引进了 4台 12SGT/SW 64天然气引擎压缩机组 ,发动机 12个气缸 ,压缩机为往复活塞式。机组仪表系统采用气动控制 ,手动启动 ,无远程监控 ,靠操作工每小时一次的巡回检查监视机组的运行 ,机组运行安全保障差。其缺点 :①操作繁琐 ,②气动控制 ,③存在不安全因素。设定值很容易被改变 ,如果设定值不正确 ,就可能造成机组停车 ,严重时会发生事故。另外 ,系统不具备保存历史数据的功能 ,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影响生产运行 ,故要对原仪表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新的系统以FT50作为控制中心 …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油田轮南天然气站,新增两台G3608LE-WH74撬装机组。该分体式机组主机为进口,在国内成撬,发动机采用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生产的G3608LE系列四冲程燃气发动机,压缩机选用美国卡麦隆公司生产的WH74往复式活塞压缩机,发动机与压缩机通过联轴器联结。两台机组仅运行1000余小时,压缩机曲轴瓦、止推瓦便异常磨损。对两台压缩机现场修复,修复后再次投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天然气管道安全运行,实时监控重要参数,某天然气公司采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将沿线场站和RTU阀室主要运行参数和视频监控数据实时上传到调控中心,实现中心远控、站控和就地控制三种模式,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站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连续监视和控制站内所有设备的运行状态、工艺参数,并记录和产生报警。使得整个站处于可监控、可视、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状态。根据当前自控执行机构质量不够完善,部分逻辑设计不够严密的情况,一般设计为有人值守站。1控制要求和总体方案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和监控计算机为核心设备,主要完成站的管理、调度、集中操作、监视、系统功能组态;自动化逻辑控制、ESD控制、数据报警、控制参数在线修改和设置、记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对天然气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各种天然气输气工程越来越多。在这些天然气输气工程中,往往会使用压气站燃气轮机来驱动压缩机组。其内部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包含很多的传统零部件,如轴承、齿轮等,经常处于连续高负荷运转区间,一旦润滑油系统出现了问题,很容易造成压气站燃气轮机的故障。在润滑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滤芯损耗、折旧等故障。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根据Weibull建立滤芯使用模型,为后期润滑系统的维护,提供有效的依据。文章对压气站燃气轮机驱动机组润滑系统维护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促进我国天然气事业的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故障 驱动天然气压缩机的16SGT四冲程燃气发动机,运行时缸盖频繁出现裂纹,在6个月时间里7台发动机中的5台均有部分缸盖出现裂纹,并且出现裂纹的位置大致相同.共有15个缸盖损坏,机组运行时间大致都在17800h左右.发动机缸盖属于非易损件,不应过早损坏.  相似文献   

8.
ZTY系列天然气压缩机组是成都天然气压缩机厂引进美国库伯公司技术 ,由部分国产件和进口件装配后的产品。机组动力部分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二冲程发动机 ,和压缩部分共用一根曲轴 ,呈 180°对称平衡布置 ,压缩部分可通过调整余隙容积或工作方式实现发动机的动力匹配。具有操作方便、处理能力大、性能稳定等优点 ,主要用于后期气田的增压开采。但机组长期满负荷运行 ,润滑系统存在一些不足。一、润滑系统简介此系列压缩机组的重要传动零部件如 :曲轴、主轴承、连杆瓦、铜套、十字头、活塞杆等采用飞溅润滑 ;动力缸、压缩缸、填料采用注油器…  相似文献   

9.
16SGT天然气发动机(美国产),16缸V形排列,带涡轮增压器,四冲程机组.功率1976.1kw(2650hp),转速600~900r/min,带动W74型压缩机工作,过程控制由FT50控制盘实现.  相似文献   

10.
G3606天然气发动机是美国卡特公司生产的带涡轮增压的天然气发动机组,用于带动ES604型压缩机运行。燃气经过滤器、压力调节阀处理后进入由ECM(发电机电子控制模块)控制的电磁阀,再经过流量阀,最后进入发动机气缸燃烧。液压油系统和ECM共同控制电子液压执行器,使电子液压执行器拉杆处于一个较合理的位置,从而控制燃气流量阀开度,调节燃气流量。  相似文献   

11.
16SGT天然气发动机(美国产),16缸V形排列,带涡轮增压器,四冲程机组。功率1976.1kW(2650hp),转速600—900r/min,带动W74型压缩机工作,过程控制由FT50控制盘实现。  相似文献   

12.
天然气发动机的回火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鄯善采油厂压气站多年来存在天然气发动机运行回火问题,天然气发动机回火的原因有:混合气过浓、点火时间不正确、气门调整螺丝松动、发动机缸盖裂缝,其中混合气过浓是回火最为常见的原因。解决回火问题有:控制回火、混合气浓度调整方法和气缸压力检测方法的确立以及保持天然气发动机动力性、浓度、进气歧管真空度三者之间的正确关系。  相似文献   

13.
8L-AT27GL/VIP天然气压缩机组是2001年从美国HANOVER公司引进,用于增压气举采油.机组配用的8L-AT27GL天然气发动机,是WUAKESHA公司目前在控制上比较先进的机型,直列8缸,功率1571kW,其点火、空燃比控制等系统,应用了先进的模块技术.该机还采用了稀薄燃烧技术,对于节约能源,降低废气排放行之有效.投产以来,通过对发动机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故障与燃烧有关.为此,将故障原因按可能出现的先后排序,使故障的判断与排除实现了程序化.  相似文献   

14.
1 项目攻关的目的和意义 我站现有2RDSB-1/G3516LE-130机组一台,2RDS-1/G399TAA型机组两台,日增压天然气20多万方.正常情况下开一台2RDSB-1/G3516LE-130机组或开两台2RDS-1/G399TAA型机组,气量高时需开一台2RDSB-1/G3516LE-130机组和一台2RDS-1/G399TAA型机组,这样调整机组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2 问题现状 2013年3月份以来,2RDSB-1/G3516LE-130机组先后出现以下现象:发动机声音异常;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工作异常;机组氧含量超标;机组启动困难;机组功率不足.  相似文献   

15.
按照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维护保养手册标准要求,机组运转达16 000 h需进行中修保养。针对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中修具有技术标准要求严格、维修难度大、费用成本高、维修周期长等特点,某输油站场在站内Wilson天然气发电机运行达到16 000 h,对其Perkins4006-23TRS1天然气发动机部分组织中修工作。依据Perkins厂商保养手册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中修标准中必须检测的部件进行记录分析。初步总结Perkins4000系列天然气发动机中修经验,为相关的Perkins发动机中大修提供完整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天然气调压站的无人值守管理提供了可能,依靠智能化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可将有人值守的天然气调压站实现无人值守,减少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场站管理效率。文章针对无人值守天然气调压站的功能实现方式及安全防护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为无人值守天然气调压站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蓬勃发展,实现数字化油田的目标,为实现大型原油处理站(以下简称联合站)各生产系统中撬装设备及相关仪表的远程监测与控制,利用国内先进的DCS系统(集散控制系统)为依托,实现中控室人员对联合站内各关键参数及相关阀门控制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整个站库的管理水平,在自动化程度提升的同时,降低人工,增加了经济效益。塔河油田四号联合站相对其它大型站库,四号联选用了国产(浙江中控所生产的)ECS700 DCS系统,整个站库设计实际监测硬点有842个,通过485通讯采集的撬装设备21套,数量之多超越了其它任一站库,这就需要DCS系统的通讯模块能保证这些设备的数据能有效地通过modbus RTU/485通讯协议,数据上传至中控软件的数据库中,并确保长期稳定的数据显示(不丢包),投产一年多,整个站控系统稳定,并有效保证了整个联合站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8.
辅控网络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相对较为独立,兼容性较低,与主机控制系统之间是各自控制的,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较差。而对辅控系统进行改进后,实现了辅控系统在DCS上的一体化监控,使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达到了DCS主机系统与辅控系统之间的集控运行,使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文章主要对辅控系统的改进优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稠油、凝油和疏松砂岩油藏含砂量高、渗油缓慢,因地层供液能力不足导致射流泵空抽.现有的射流泵控制方式大多根据人工测量的油井动液面来调节射流泵的工作频率,但油井动液面实时变化,人工测量的液面高度的实时性无法保证,不能实现对采油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控,不能满足数字化油气田建设和自动化建设要求.分析油井动液面和套管压力的控制特点并...  相似文献   

20.
某核电厂5#、6#机组上充泵为卧式筒形可抽芯式多级离心泵。上充泵5RCV002PO在柴油发电机满负荷带载试验期间,非驱动端水平方向和驱动端垂直方向振动值最高分别达到7.3 mm/s和5.3 mm/s,远超正常要求的4.2 mm/s,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制约调试机组热试试验。在故障分析与处理过程中,逐一排查对中与调平、轴承磨损、管道应力、泵轴弯曲、泵体装配等因素,最终消除振动故障,为同类泵组振动故障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