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东石化分公司23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由中国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装置由230万吨/年重整反应部分、2043kg/小时催化剂连续再生部分及230万吨/年重整油分馏部分组成,其中UOP第三代催化剂含再生放空气脱氯(Chlorsorb)再生技术是核心部分,以下内容是对该部分的先进工艺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两种国产渣油加氢催化剂在茂名装置同时进行工业应用,对比两系列热高分油含硫、含氯、Ni+V、残炭分析数据和运行数据,R系列催化剂组合的脱硫、脱残碳和脱金属性能比F系列催化剂组合好,F系列催化剂组合的脱氮性能比R系列催化剂组合好,R系列催化剂组合在前部反应器的床层差压上升速度比F系列催化剂组合低.两种国产渣油加氢催化剂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石化某公司炼油改扩建项目2.6Mt/a连续重整装置开车一次成功,该装置脱烯烃部分采用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FHDO技术,有效脱除重整生成油中的烯烃。本文结合装置开工期间,对脱烯烃反应器的主要操作调整,对开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装置运行以来,脱氯后重整生成油溴指数在3000~4000mgBr·(100g)-1时,脱烯烃反应在反应温度130℃~190℃,反应压力1.4~1.8 MPa,氢油比(体积)3~6,反应空速9.17h-1的操作条件下,脱烯烃后重整生成油溴指数控制在500mgBr·(100g)-1以下,产品溴指数显著降低,能够满足下游芳烃装置对溴指数的技术要求,重整生成油芳烃损失≤0.2 w%。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连续重整装置自2014年建成投产以来,在运行期间出现的脱戊烷塔顶空冷器EA205腐蚀泄漏、加热炉燃料气及长明灯管线阻火器堵塞、火嘴软管结盐严重导致火嘴燃烧差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其他公司对类似问题的解决经验,经过大量的探讨与技术分析,在首次大检修中实施了脱戊烷塔顶回流管线注缓蚀剂、新增液相脱氯罐V206C及气相脱氯罐V213、优化换热流程提高脱氯罐V206入口温度改善液相脱氯效果等技改技措,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脱戊烷塔顶气氯含量符合工艺要求,燃料气干净,各加热炉燃烧较佳,为装置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轻烷烃异构化技术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异构化技术在清洁汽油生产中的作用及异构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轻烷烃异构化装置的经济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在降低重整反应温度后,液体收率,汽油收率有所提高,同时还可以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使重整装置运行的经济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选用美国Aspen Tech公司重整先进控制技术、Honeywell TDC3000控制平台、集成多变量控制器(DMC Plus)和软仪表(Aspen IQ)系统,对连续重整装置全面实施APC技术,主要工艺单元包括重整反应、脱戊烷塔、脱庚烷塔、加热炉、催化剂再生等。结果表明,APC在芳烃连续重整装置上实施,提高了控制水平,实现卡边控制,可为其他同类装置实施APC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化学法生产丙烯酰胺是通过丙烯腈和水在单质铜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丙烯酰胺,装置分为水合,浓缩,丙烯腈气提,精制,产品,催化剂,制冷系统七个工段。其中脱盐水不单作为水合工段的反应物,而且在精制和催化剂等工段都有参与反应,所以脱盐水的指标对装置的反应好坏和产品指标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针对脱盐水中铁离子含量、PH和氧含量对生产造成的影响进行讨论和总结,以提高装置的长周期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8.
由于重整催化剂维持酸性功能的需要,60万吨/年连续重整再生系统需持续补入全氯乙烯。大港石化重整装置长期维持107%~110%的高加工负荷,随着催化剂逐渐接近运行末期,注氯量不断增加。重整原料还会携带一定量的氮,在再生系统高氯、高水的环境下,低温部位由于伴热效果不佳导致铵盐生成,管线出现堵塞和腐蚀泄漏问题,制约了装置长周期高负荷平稳运行。分析再生系统结盐腐蚀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保障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Cyclemax再生系统为反应高苛刻条件下操作提供了可能性 ,在高苛刻条件下 ,催化剂由于快速积碳而迅速失活。为了恢复催化剂的活性 ,就要对催化剂进行烧焦处理 ,同时补充催化剂在烧焦过程中和反应过程中失去的部分氯化物 ,并还原活性金属 ,在连续重整流程中 ,这一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首先 ,再生催化剂从重叠布置的末级反应器流出 ,被提升到催化剂再生系统 ,再生催化剂按四步完成再生 :①烧去积碳 ;②氧化和分解金属并调节水氯平衡 ;③干燥 ;④还原。最后 ,再生后的新鲜催化剂被循环提升到第一反应器。锦西石化分公司连续重整装置采用美国UOP…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DOT-100脱烯烃技术在重整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35~ 185℃、反应压力0.8 MPa、质量空速0.75 h-1和原料溴指数为750~1 500的条件下,DOT-100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单程寿命高于工业试验,再生剂催化性能无明显损失,产品溴指数长期维持在10以下.而通过优化的三反应器串联应用模式,可以进一步发挥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据石油化工企业资料,由于加工的原油含氯量偏高,生产的石脑油产品氯含量严重超标,甚者致使炼油厂常减压装置的常压塔顶空冷器泄漏、芳烃联合装置重整换热器腐蚀穿透,造成介质相混,重整催化剂中毒,为了安全生产不得不停工抢修,常减压装置也不得不边生产边更换空冷器。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稠油、高凝油、低渗透油的开采愈来愈多,采用化学药剂来降粘、降凝、清蜡、解堵、破乳等方法也愈来愈多。这是因为化学药剂对于原油的开采和集输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连续重整装置采用C6~C11石脑油馏分进料,进料组分存在硫、氮、氯等杂质,催化剂再生注氯活化导致再生系统及后续分馏装置存在氯离子腐蚀环境,苯抽提装置存在溶剂氧化腐蚀,根据以上易腐蚀部位进行防护测略描述及日常防护措施,讲述部分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东石化新建2*30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部分采用UOP新改进的含氯吸附的CycleMax工艺技术,文章介绍了影响催化剂再生安全、平稳运行的几个重要的差压,为以后催化剂再生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一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中石化催化剂分公司在湖南岳阳云溪工业园投资近10亿元的云溪生产基地破土动工,首期6000吨/年千粉生产装置、5000吨/年加氢和1000吨连续重整催化剂生产装置将相继建设。  相似文献   

15.
重整装置在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安全生产对于企业员工健康以及经济效益都是必不可少的,针对于生产中存在的压缩机部分的问题仍然是现如今研究的重点。通过对重整预加氢循环氢压缩机活塞杆断裂问题的研究,以此解决现存在的问题,使得其可以安全生产,同时,进一步的节约资源,达到推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原油中的有机氯化物无法通过电脱盐装置脱除,其在炼油加工过程中水解或热分解产生的大量HCl会造成常减压装置的结盐和腐蚀问题,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隐患.采取控制原油中有机氯化物的来源、使用原油氯转移剂和塔顶注有机胺中和剂等措施可有效预防原油中有机氯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芳烃联合装置的原料组成,对影响装置满负荷运行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实施适当提高重整进料初馏点、加氢裂解汽油抽余油作重整原料以及对3#重整装置增设脱C7工序等措施,优化芳烃联合装置原料,提高了目的产品,尤其是对二甲苯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一氯二乙基铝催化剂(AM-Catlyst)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常用作烯烃聚合的催化剂,在生产中起助催化剂的作用。一氯二乙基铝催化剂化学性质活泼,与氧反应剧烈,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水爆炸,所以在生产中危险性极高。现结合烷基铝装置生产的一氯二乙基铝催化剂的情况,主要介绍此催化剂在生产中处置的安全注意要点,并为同类生产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处置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催化裂化技术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有效生产工艺技术,其主要的反应原理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借助相关的催化剂进行催化、裂化生产,并最终获得所需要的化工产物,其反应过程是在相关的催化裂化装置中进行的。根据现有的催化裂化生产过程可知,要想保障该项工艺的稳定进行,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这对我国的石化企业稳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主要简述了催化裂化装置以及其应用状况,并对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降耗有效途径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0.
高超 《化工管理》2022,(27):43-45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对汽油质量要求逐渐提高,生产高辛烷值的连续重整工艺在炼油行业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连续重整装置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这与炼油企业原本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当系统内部无法及时消化热量时,在热量回收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合理的方式分类进行回收利用。因此,炼油企业应提高对降低连续重整装置能耗的重视程度,控制企业运行成本,确保炼油企业实现平稳发展要求。文章通过总结国内一些降低连续重整装置能耗的经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经过工作人员大量实践后确定四项技术优化措施,并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目前已取得不错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