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制度变迁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历时多年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形成能够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那么。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制度变迁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轨迹?为什么多年来针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制度变迁并未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问题?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进一步的改革与制度的变迁?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梳理农村信用社多年改革与制度变迁的轨迹,总结其改革与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分析其中的问题,最后就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改革与制度变迁提出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体制混乱,原因在于对农村信用社的阶段性定位及其经营目标认识不足而又强制性制度变迁。从减小制度变迁成本考虑,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与设计,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三会”资源,完整法人产权,选好“当家人”,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取得政府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主导的外生的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出现后,产生了四大利益主体,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信用社社员、农村信用社"内部人"、以经济学的角度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过程就是四大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与均衡的过程.本文通过对主要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和政治博弈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新时期农村信甩社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政府在苏南地区主导了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其标志性成果是将部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本文利用苏南9家农村商业银行与15家农村信用社1999~2008年的相关数据,从商业可持续和支农力度两个方面,对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的效果进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新一轮制度变迁能够促使农村商业银行提升自身商业可持续能力;在支农力度方面,新一轮制度变迁产生的效果则差异显著:一方面,它的实施有助于农村商业银行为大型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商业银行相对减弱了对中小型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合作金融的主要形式,为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制度变迁和发展历程,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体制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和合作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通过对我国合作金融存在问题的分析,对我国合作金融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的诸如竞聘分流、内部退养、买断工龄等形式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对精减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减员增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扎根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对员工的管理和要求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其独特性。农村信用社如何进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对基层农村信用社的深入调查研究,揭示当前农村信用社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农村信用社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思路。一、当前农村信用社用工现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现行农信社劳动用工录用新职工办法不适应发展业务要求。近…  相似文献   

7.
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与发展模式再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考察、分析以及对其定位的重新探讨 ,本文认为 ,我国农村信用社股金不具有完整的产权意义。目前 ,农村信用社仍是集体所有制 ,共有产权占主体 ,属于股份合作制这样一种过渡形态 ,其发展方向只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其经营目标是盈利最大化。在此基点上 ,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 ,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一、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与其发展模式的选择农村信用社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当有利于其目标定位的实现。那么 ,它的目标定位是什么呢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改革伊始农村信用社就被要求“恢复合作金融性质” ,1 9…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一条思路--资本结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回顾(一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及其特点在改革开放后 ,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农村金融体系也几经变迁 ,1 996年农村信用合作社从农业银行“脱钩”后 ,恢复了其合作金融组织的地位 ,在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上形成了现行的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体 ,政策性银行 (农业发展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 )和农村信用社分工协作的格局。这种制度安排的形式上比较理想 ,但是在农村信用社实际运作过程中却暴露出诸多缺陷 :1、产权制度不清晰。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是在原有的农村信用社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其原有…  相似文献   

9.
李崧 《农业经济》2002,(4):39-40
综观我国的制度变迁过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滞后于整体经济制度变迁及金融制度变迁。一方面,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和基础力量的农村信用社不能有效发挥农村金融中介的职能,不能有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普遍效益较差,规模偏小,实力较弱,作为非国有金融产权主体不能有力促进多元产权主体高效竞争的金融体系的形成。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金融问题事关我国金融乃至经济发展的全局。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从现代合作金融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的企业制度选择:一个系统论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慎 《农业经济》2006,(1):64-66
一、引言农村信用社成立至今走过了50年的风雨历程,就中国的金融机构而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最为曲折。理论界普遍将2003年6月以前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归为三个阶段:人民公社管理阶段“;官办”阶段;按合作制规范阶段。纵观信用社几个阶段的变革不难看出,每次信用社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上一次改革的否定。这就是说这些年来,信用社一直未找到一个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形式。分析信用社坎坷的变迁历史,本文认为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政府一直未按信用社的原则和运作规律来管理、规范信用社,而是将信用社当作推行其经济政策的“工具”;治理金融…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当前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制度优势和自身缺陷,指出当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作为产权主体的信用社社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参与民主管理,出现经营的多元目标冲突。并通过对北京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改革的分析表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商业化是其制度变迁的可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国有森工企业信用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信用建设是国有森工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提出信用对国有森工企业的作用,并阐述了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存在的信用危机表现及其危害,最后提出加强和改善国有森工企业信用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信贷约束强度对农户消费结构优化的影响,并通过工具变量方法缓解信贷约束的内生性。研究结果表明,信贷约束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减少其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不利于优化农户的消费结构,而减弱农户的信贷约束强度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的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通过考察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调节作用发现,信贷约束对低收入群体具有更强的负向作用。即仅在低收入家庭和农业收入家庭的分样本中,信贷约束会显著降低农户的消费总量、生产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因此,在贸易摩擦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刺激农户提升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尤其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后续政策应着力改善农户的信贷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银行信贷同房产价格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0年1月-2019年6月全国房产价格月度数据建立VE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和房产价格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房价波动对信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而信贷波动对房价波动影响相对有限。文章认为房价波动通过短期信贷、抵押物价值和银行资本金三种渠道来影响信贷供给。因此,政府在调整信贷政策时需要考虑房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对农村信贷配给度的历史变迁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协整和比较的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给效率。研究表明,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变迁决定了农业信贷配给度的变迁;农业信贷配给度有所降低,但其信贷配给效率低下;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度逐年增加,但其信贷配给效率较高;农村金融体制深化改革阶段的农业信贷配给效率低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初期阶段;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效率高于农业信贷配给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林权改革后林农的信贷需求旺盛,但长期以来林农一直面临着信贷约束的束缚。信贷约束由信贷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林农的个体特征对消除信息不对称,进而减弱信贷约束具有某种影响。结合2010年福建省清流县林农的调查问卷数据,文章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两项计量工具对林农个体特征对信贷约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家庭收入和非农化程度为代表的家庭整体特征是影响林农信贷约束的首要因素,而林农林权证的拥有与森林保险的参与对减弱信贷约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基于2007—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实证研究了绿色信贷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行业环境技术进步存在中介效应;通过门槛效应检验得出环境技术进步水平、绿色信贷强度在不同区间范围时,绿色信贷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出地区层面下游地区绿色信贷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提高,而中上游地区绿色信贷效果不显著,行业层面绿色信贷对五大高耗能制造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因此,需完善绿色信贷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合理把控绿色信贷实施强度,积极推动制造业环境技术进步,实现制造业高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rural credit policy to increase the adoption of ICLS. Analyzes are based on a survey with 175 farmers in the State of São Paulo, Brazil. Our estimates suggest that rural credit has positive and relevant impacts on the adoption of ICLS. In turn, the adoption of these systems may also involve investments in fixed capital and increases in operational costs, which create additional demand for rural credit. Other factors, such as access to extension policy, production scale, ex-ante perceptions, and market infrastructure also explain ICLS adoption. The access to rural credit policy is also determined by dependence on farm income, farmer’s perception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supply of credit in the municipality. The study finally discusse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ising of rural credit policies and the diffusion of sustainable production syste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9.
农村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借款人层面的信贷风险。而这种信贷风险的产生源于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有限理性和羊群效应等。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借款人角度构建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预警体系,设计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策略。并用江苏省10家农村商业银行2018年的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论显示:个别农商行的信贷风险水平较高,在经济下行期,且有向高风险发展的趋势,建议从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等方面加强重视和防范。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周期不等、评价周期过长、评价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参考现有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指标,采取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确保指标权重的合理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某水利施工企业的综合信用评价值,并基于历史数据得到最终的信用动态评价值,最后,利用马尔科夫模型(Markov Model)计算信用动态预测值。研究结果表明,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信用动态评价模型对水利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有效可行,利用马尔科夫模型得到的信用动态预测值可以为选择水利施工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