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界》2006,(3)
竞争时代,企业危机四伏。据零点公司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45.2%的中国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企业面临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缺乏正确地处理危机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企业如何化危机为转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商界领袖》2004,(4):114-118
危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如果将正面临1—2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一般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3—4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中度危机状态企业,将正面临5种以上危机的企业界定为高度危机状态企业。根据这一划分.有超过半数的被访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之中(其中40.4%处于中度危机  相似文献   

3.
祝慧 《市场周刊》2004,(48):42-42
据零点调查最近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京沪两地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这项报告还显示,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相似文献   

4.
聚焦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对中国企业界是不平静的一年。一些闻名遐迩的企业在这一年爆发重债务危机震惊了我国企业界、经济界、金融界乃至广大的股民和公众。企业债务危机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经营灾难.可怕的是,这种经营灾难往往会超出企业边界,消极影响其他相关经济主体,甚至引起连锁反应,泛化为经济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5.
危机意识不够,危机应对能力不强,是我国企业危机管理的显著特征。危机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对中国企业而言,只要在平时做好必要的常规管理工作,增强危机意识,再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处理技巧,不仅可以避免不少危机,即便危机发生,也可以大大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刘媛  吴丽洁 《消费导刊》2013,(6):104-104
近年来,我国大大小小的食品危机频频发生,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国内食品企业渐渐失去消费者的信赖,国内食品企业受到重刨,食品市场屡次陷入低迷状态,为了避免危机,减轻危机带来的后果,甚至化危机为转机,食品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管理体耗本文就食品企业的产生危机的起因进行了探讨,并针对企业的危机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林景新 《广告大观》2009,(1):112-116
过去的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太多喜与悲交叉在一起,太多的光荣与耻辱并相到来。对于许多企业家而言,这一年是具有深刻反思意义的一年,血与火的教训让所有人认识到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危机的可怕。  相似文献   

8.
承认与否认     
《现代商业》2011,(28):56-57
企业遇到危机并不可怕,只要进行妥善处理,化解危机指日可待。相反,如果危机公关时没有走对路,一个小危机很可能将企业置于艰难之地。企业遇到危机并不可怕,只要进行妥善处理,化解危机指日可待。相反,如果危机公关时没有走对路,一个小危机很可能将企业置于艰难之地。味千拉面与肯德基对于最近遇到的危机采取的不同公关方式印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这句话,或许对于所有中国企业家来说都应该是一句醒世警言。面对着各种潜伏的危机,企业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企业处于瞬息万变的环境之中,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危机。危机虽不可避免,如何处理危机的方式却可以选择。通过对国内外众多企业在危机处理过程中的过失与不当之处进行分析,可以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借鉴,使他们避免犯下类似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许国明 《价格月刊》2005,(10):38-39
市场中到处暗藏危机.现代企业必须谨慎地加以防范.树立危机管理理念,做到认识危机、预防危机、避开危机。方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200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太多喜与悲交叉在一起,太多的光荣与耻辱并相到来。对于许多企业家而言,这一年是具有深刻反思意义的一年:血与火的教训让所有人认识到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危机的可怕。  相似文献   

13.
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经历过公关危机。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某种突出事件的出现,造成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发生恶性变化,企业与公众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可以说,企业的知名度越高、规模越大,公关危机对企业的冲击也就越强烈。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体制转轨期,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法制尚不健全,市场不甚规范,企业面临的公关危机也就更多。而国内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相比,总体上看管理水平较低,危机意识较淡薄,抗风险的能力也就较弱。所以,如何处理公关危机、实施危机营销应摆到国内企业经营者的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的危机管理:从冠生园事件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矛盾以及复杂的内外公众,危机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危机并不可怕,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化险为夷或把危机转变为机遇。关键在于正确运用危机管理方法预防危机、解决危机、转变危机。  相似文献   

15.
胡振荣 《现代商业》2007,(7Z):124-125
开展危机管理,是建筑企业提高竞争能力和应对危机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建筑企业危机的来源,通过危机过程管理方法,提出了有效应对危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企业管理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所处的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环境也存在着诸多变化因素,故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危机。如何转"危机"为"机遇",危机营销便成为企业危机管理链条上的瓶颈,危机营销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危机管理的成败。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简明扼要地分析相关理论后,着重结合经典商战案例,初步探讨企业处于危机环境时的七种营销对策,对企业管理与营销实践,特别是危机管理工作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吴凡 《糖烟酒周刊》2005,(23):B016-B017
飓风起于萍末,溃堤源于蚁洞。企业在市场中成长,必然面对各种风浪。危机随时可能发生。昨天还辉煌的企业,今天就可能被一个小小的细节所击垮。劣质奶粉、散装假酒、火腿风波、雀巢含碘超标、毒粉丝、过期奶回锅……行业危机事件一件接一件,层出不穷。综观国内众多企业,大多不重视危机公关。据浙江某机构调查。具有危机意识的企业不到30%,并且是在危机发生时,才临阵磨枪,处理危机也通常是紧闭大门,封锁信息,对外界,尤其是新闻界讳莫如深。然而坏消息常常是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如果企业不具备危机公关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只会让企业越陷越深,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的结局。7月份《月度话题》特别推出“危机公关”系列话题:建立危机预警体系,做到“防隐患于未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危机出现后,如何快速地进行处理?危机发生后如何稳定自己的渠道关系,如何将危机成功转化为“商机”等。  相似文献   

18.
倪轶容  姚恩育 《浙商》2010,(16):36-37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浙江慈溪市最大的工业企业康鑫集团一度面临生死抉择:其旗下的摩托车公司转型几成定局;合作投资的旁地产项目也处于市场低谷;而化纤公司则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状态。  相似文献   

19.
王杰 《浙商》2009,(10):27-27
浙江经济增速低于全国,重要原因是浙江经济主要以外向型民营企业为支撑。去年浙江创造的21486.9亿元的GDP中,出口创造的GDP占了53%左右。国际金融危机后,这些民营企业普遍采取了收缩政策,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策略不一样,民营企业压缩库存、调整生产产能,有些企业处于等待的蛰伏状态,使浙江经济增长较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生存危机,从而为企业加强危机管理,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竞争能力,及时而有效地采取相关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