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对专业化养老护理人才的巨大需求,我国养老服务人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数量短缺、年龄偏大、知识专业技能缺乏、学历层次低下等,已经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建立以政府政策保障为主导,院校整合资源培养专业人才为核心,企业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为配合,政府、院校、企业多方联动的支撑体系,从而破解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人才"瓶颈".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面临老龄社会的严峻挑战,加强养老事业刻不容缓。由于计划生育导致我国人口结构变迁以及人口流动的加快,传统家庭养老的作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社区养老就成为必然选择。社区养老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这一养老形式集中了家庭养老与结构养老二者之利,是未来养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张俊玲 《资本市场》2011,(12):80-83
<正>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发布《"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以房养老"的概念,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这一创新养老模式的出现,其背景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为养老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此前,已经有众多资本进军养老产业,如民营养老机构、地产商、保险公司等。8月份,联想控股成立北京安信颐和控股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养老地产,联想控  相似文献   

4.
郑晓俐 《经济导刊》2013,(Z1):82-83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统计,到2015年浙江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从《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正致力于解决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但是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成家,空巢老人开始越来越普遍。实际上,老人养老问题应该由老人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统计,到2015年浙江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从《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正致力于解决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但是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成家,空巢老人开始越来越普遍.实际上,老人养老问题应该由老人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以杭州市为调查范围,以50岁以上老年人为调研对象,征询老年人意见和偏好,提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模式,以及在这种养老模式下的产品特征、设施配套和物业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6,(2)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人口发展必然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老龄事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人口老龄化、养老需求及模式、老龄事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文献资料梳理,以期对当前学术界深化有关老龄事业发展研究和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云南省老龄事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居家养老较好地发挥作用。不过,由于老龄化来势凶猛,人们对老龄化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准备不足,老龄事业健康发展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所以,全社会应该携手同力,切实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各式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制定规划,加大投入,加强老龄工作;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培养大批养老服务专门人才,健全养老服务机构体系,增加医疗机构数量,合理布点;培育养老产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老龄事业,投资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机构和养老产业,真正建立完善、长效的全覆盖养老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晚年幸福、健康、平安、长寿。  相似文献   

8.
黄磊 《江南论坛》2023,(5):69-73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从“先发城市”无锡的现状看,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老龄化程度加深,总负担系数上升,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无锡老龄工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养老服务质量仍需提升,养老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有待加强,人力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彰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抓好顶层设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同时,在充分保障的前提下,鼓励低龄老年人继续“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养老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结果(B.Peter,2002),养老产业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民间营利事业活动的总称,亦称老人福利产业、老龄产业、银色产业等。养老产业不同于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养老事业,它是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更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市场模式的产业概念。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且呈加速态势。据《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独居老人作为老龄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其养老问题变得日益严峻."邻里守望"助老机制是城市独居老人养老照料的辅助形式,主张邻里之间及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养老志愿服务.文章通过分析城市独居老人"邻里守望"助老机制发展的可行性,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养老形式.由于当前...  相似文献   

11.
江苏养老护理业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养老护理是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照料和服务的措施,包括生活护理、医疗康复护理和心理(精神)护理等。它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预期寿命增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而采取的服务措施。深入研究养老护理,对于推进养老机构专业化管理,规范养老护理市场,促进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2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养老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养老服务、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出台的政策,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养老服务资源的功能。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出台的养老政策的梳理,分析总结其发展历程和演变特征,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下一步山西省养老政策的不断完善提供改革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赵霞 《新经济导刊》2023,(Z1):132-138
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不断采取措施,推进老年人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应对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我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尽管老龄人口比例不及日本,但老龄人口数量已居世界首位,且少子化趋势正在加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借鉴其思路和经验,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及体系,积极布局服务智慧养老的数字化产品,创造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模式,提升老龄人口数字素养,推动智慧养老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4.
加快唐山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已成当务之急。目前唐山市社会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已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需求,而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养老事业管理机制不到位以及政府对养老机构的投入不足。加快唐山市社会养老机构发展,一是对唐山市社会养老机构进行分类及收费厘定;二是有比例地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机构;三是建立养老机构的评估及监督机制;四是对私人养老院予以优惠或提供资助。  相似文献   

15.
辽宁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如何支持和提升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重视老年人生活质量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从财政政策支持视角探索解决养老服务业面临的诸多难题,将有利于老龄事业健康积极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尚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真实人口红利还存在。面对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女性高龄化、经济上未富先老、制度上未备先老等现状,存在着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养老模式发展滞后等缺陷,需要从制度、法律层面、社会意识方面采取措施,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等目标,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17.
汹涌而至的“银发浪潮”给社会保障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给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福建各级各部门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覆盖城乡、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广“居家养老”新型社会养老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直接进入老龄社会的,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社会养老无法应对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随着中国家庭户的"小型化"和"高龄化"趋势,家庭养老功能面临着新的挑战。居家养老模式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广泛推广居家养老模式,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居家养老作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规划,制定扶持政策,积极培育专业化水平的服务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9.
任勤  黄洁 《财经科学》2015,(3):109-120
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著,尤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对城市老年人的影响;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较显著.为了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我国应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稳定而独立的总体收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三是提高农村新农合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四是推进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需求多样化的社会演变,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现有的机构养老已难以负载老年人口的养老重担,无法满足老年人日益提升的养老需求。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大力倡导养老服务社会化,呼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促使长期护理居家养老事业蓬勃发展。长期护理居家养老模式为老龄化人口带来规范化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验,不但满足了新时代下老龄人口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同时也帮助政府缓解了养老事业压力。随着长期护理服务模式被更多的老年人接受,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护理服务的内容设置和项目设置频次少、缺少针对失智老人的服务项目以及生活护理服务项目的错位和失衡等。在此背景下,以上海市长期护理服务项目为例,分析其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