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统计,到2015年浙江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以上.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从《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正致力于解决好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但是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成家,空巢老人开始越来越普遍.实际上,老人养老问题应该由老人主动选择,而不是被动接受.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以杭州市为调查范围,以50岁以上老年人为调研对象,征询老年人意见和偏好,提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模式,以及在这种养老模式下的产品特征、设施配套和物业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林勇 《发展研究》2007,(1):106-107
一、福建省养老院概况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而且是未富先老的国家.发达国家近百年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状态,我国不到20年的时间便已进入.目前福建省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为42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1.9%,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46万人,百岁老人从1999年的396位增加到2005年底的833位,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和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化趋势明显,加上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空巢老人家庭"不断增加,养老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今我国老龄人口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射洪县潼射镇六村进行一系列走访调查,分析探究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进而寻找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一些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且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不断攀升。从当前的人口结构来看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凤祥 《经济》2012,(7):152-153
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的老年化趋势日趋突出、严峻。今后一个时期老年人口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了解,到2015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超过2亿。国外进入老年型社会的时候一般都是5000美元到10000美元,我国不足1000美元,所以是典型的未富先老。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已急剧增加。家庭结构的趋小,第六次普查全国户均3.10人,空巢老人很多,像大城市就更明显,北京的家庭户均2.45人,上海一代户占49.9%,两代户占39.6%,所以大量的是一代户和两代户,人  相似文献   

6.
周向红 《经济论坛》2001,(19):29-30
据统计,城市人口老龄化每年以3.1%的速度递增,比现在人口的年增长率高1.67个百分点,2000年我国已有1.3亿人步入老龄占总人口的10.7%,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74亿,占总人口的22.9%。2015年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高峰,2025年将为第二个老年高峰。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居是许多学者关心的问题。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我国老人的理想是居家养老,与配偶、子女永远生活在一起。在老人心目中,死在亲人的怀抱中,死在熟悉的环境里,是后世平安的保证。据1998年上海老年人口状况和意…  相似文献   

7.
城市空巢家庭的养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口转型的大背景下,伴随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家庭"空巢化"现象日益严峻.城市空巢家庭具有自身的养老特征,所以根据养老特征建立相应的养老体系尤显重要.文章通过非空巢老人和农村空巢老人的对比,从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角度分析了城市空巢家庭的养老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结构日新月异,老龄人口数不断攀升.其中失独家庭的规模不断扩大.与其他正常的老年群体相比失独老年群体丧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其养老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本文,将就失独老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为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康楠 《经济》2012,(5):62-63
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指出,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同时,与老年人生活息息相关各种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就餐难这一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寿命不断增加,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目前我国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0%,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这个比重更高,这就意味着每三到四位有工作的人就要赡养一位老年人,而在短期内这一趋势仍将继续发展,因此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然而,随着老年人口增加,有些人跟自己的子女共同居住,有些却独自生活,其中独自生活的老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空巢老人.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子女外出上学、就业和经商的人数越来越多,这也促使"空巢老人"的数量逐年增多.空巢老年人偏多是个社会问题,处在60岁以上阶段的人,往往是人的一生中最需要关爱和照顾的时刻.而现在这些老年人正在面对的生活及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妥善的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必将会对家庭和睦及社会和谐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使得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在空巢老人聚居的城市单位型社区中,社会资本比较丰富,空巢老人彼此之间存在比较频繁的日常交往,并自发形成了非常普遍的互助之风,由此导致了空巢老人对于互助养老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为了实现个人分散的养老资源的集聚与互补,可以组织空巢老人开展诸如男女互助、轻老互助、精英与大众互助等多种形式的互助养老实践,构建一张多元立体的互助养老网。这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时代背景下开展"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独居老人作为老龄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其养老问题变得日益严峻."邻里守望"助老机制是城市独居老人养老照料的辅助形式,主张邻里之间及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提供养老志愿服务.文章通过分析城市独居老人"邻里守望"助老机制发展的可行性,倡导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养老形式.由于当前...  相似文献   

13.
以2008年苏州城乡老年空巢家庭养老状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乡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超过半数的空巢老人不愿意与子女共同居住,而机构养老也并非空巢老人的最爱。在影响空巢老人是否愿意与子女共同居住的因素中,户籍因素最为重要,其次是与子女关系因素,最后是房屋建筑面积因素;而在影响空巢老人是否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众多因素中,文化程度、儿子数量和养老金(养老补贴)数量这三个变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以前养儿防老的保守思想早已被开放的思想所替代。年轻的一代有着自己的理想,为了理想和事业,他们不得不离开父母,因此,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困难、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诸多问题,由此可见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的养老模式,使得空巢老人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的老年照护模式存在着老年家庭照护日渐衰退,老年机构照护力量薄弱,老年社区照护刚刚兴起、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老年照护面对农村留守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增多的局面,半城镇化的阶段现实现同时给农民工未来老年照护带来巨大隐忧.“以人为核心”的新城镇化解读,城镇化和高龄化并轨现实,老龄人口变动结构变化凸显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一直是热门话题,其中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农村老龄化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也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现阶段中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在经济条件、生活照料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基础上,探讨中国农村空巢家庭养老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文山 《经济师》2011,(9):268-268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人社会地位下降、缺乏情感慰藉等,导致"空巢老人"被边缘化,养老堪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物质保障、精神支持、文化鼓动等措施,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老龄人口是城市人口的组成部分,老龄人口晚年生活质量如何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同时反映了一个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何使特殊老龄人安度晚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尤其是特殊老人的养老问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羿友 《经济师》2009,(3):54-56
“空巢老人”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产物,是新形势下社会工作面临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浙江省江山市实际,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选择仍将以家庭养老和自养为主。当然,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帮困救助机制,是应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关注“空巢老人”生存状态则显得尤为紧迫。只有给“空巢老人”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他们的有生之年才能过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口是自杀率最高的人群。中国老年人口自杀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将我国老年人口自杀率与全球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作了对比,提出老年人口自杀率的三种不同模型。虽然我国老年人口的自杀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农村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的自杀率仍然很高。应对老年人口自杀问题,一方面应着力解决相关的老龄问题,消除与减少老年人产生自杀意念的诱因;另一方面,要重点关切高自杀风险的老年群体,特别是群体中的男性老人、农村老人和高龄老人;还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与精神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