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以及绩效管理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胜任力模型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属于一种新型的管理体系,能够打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分析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人才招聘管理、人员培训管理、绩效管理以及薪酬管理,对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人力资源是构成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谁能保持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势,让员工充分发挥胜任组织发展需要的技术和能力,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成功。胜任力概念的引入,构建了组织不可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弥补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胜任力的内涵和定义出发,对胜任力模型的开发与构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胜任力的应用做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刘跃  巴玄 《商场现代化》2007,(17):303-304
新知识经济条件下,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胜任力的概念及胜任力模型的构建,重点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工作分析、人员选拔、薪酬体制、绩效管理和培训与开发六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思想创新和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4.
张欣 《商》2014,(22):32-32
培训主管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管理人员,对企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培训主管自身的胜任特质日益受到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基于对华西证券和泰科流体企业培训主管进行BEI访谈,从而构建关于企业培训主管的胜任力模型,以期对其他企业人才测评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胜任力的员工培训对提升员工可雇佣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被提升到了战略层面上。胜任力为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胜任力模型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纽带。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该模式,从培训与开发的角度来看,基于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对员工维持现有的工作岗位具有积极的影响。使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适应企业文化,带来员工职务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改变。而对员工重新选择和获取新的岗位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体现在员工重新选择就业更具实力,但企业文化的渗透又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成败在于具有优秀品质和特质的人才的竞争,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识别企业人才并实现人岗动态匹配。本文通过对公司人才的阐述,指出基于职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缺陷,借助Spencer等人"冰山"胜任力模型,在胜任力模型基础下研究人岗的动态匹配。  相似文献   

7.
《商》2015,(33)
本文试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工作岗位——培训专员为切入点,开展培训专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以此作为人才素质培养的指标,探索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做好对于人才的招聘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企业招聘的过程中,采用何种的体系对人才进行判断,招聘到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好人才招聘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招聘的重点也是难点。现今,人力资源招聘在向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变,依靠传统的人力资源招聘思维和模式难以为继,采用传统的人力资源招聘模式所招聘到的人才无法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高度契合。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新的人力资源招聘模式,本文在分析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招聘在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企业更为关注人力资源在竞争优势中获取与保持的作用,尤其是胜任力模型广泛的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后,企业及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胜任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方法,以期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婷 《商场现代化》2014,(3):137-137
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并不适用。本文通过对胜任力冰山模型及知识型员工分别进行阐述,从工作分析、人员选拔、激励与培训四方面,提出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的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人才的培训与开发就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而言尤为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上海职业经理人绩效评估体系对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意义,其次评价了目前上海地区企业对其职业经理人绩效评估的现状。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作者引入了胜任力模型,通过实地的调研确定分级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设置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定量分析,随后作者对职业经理人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综合的评价。文章的最后主要对模型的应用与评价进行了描述,介绍了模型在人才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和人员激励等方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Human Resource Business Partner,HRBP)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下产生的新型岗位,其属于三支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将HRBP应用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有助于深入诊断企业发展问题,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胜任力模型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培养选拔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管理手段,但有关国有企业HRBP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赋能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国有企业的HRBP应具备的胜任特征,构建科学合理的胜任力模型,并对该模型在国有企业招聘选拔、绩效管理、培训发展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研究,期望为国有企业更好地应用HRBP岗位胜任力模型、提升HRBP工作效率和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应当树立起以人为本和人才优先的管理意识,积极进行企业人才结构的更新和优质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岗位胜任能力的员工。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胜任力和员工绩效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介绍了胜任力模型的特征及其对提升员工绩效的促进作用,并分析胜任力模型推动员工绩效提升的关键因素,构建了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胜任力模型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分析、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五大模块之间的关系,明确胜任力模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实现现代企业新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鉴于当前公务员培训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将已经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稳定运用的工具—胜任力模型引入公务员培训体系中。分析并总结不同部门、不同公务员的胜任素质,建立其特有的胜任力模型,将此模型投入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优化公务员培训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体现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而员工培训是组织人力资源资产增值和保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传统培训体系弊端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基于胜任力模型来确定企业员工培训方案,并就如何构建和运用胜任力模型来引导企业培训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胜任力模型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人才的甄选与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就胜任力模型的概念及优势进行了阐述,就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胜任力模型如何应用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中进行了论述,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海 《商业科技》2008,(13):253-254
当今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越来越被重视,已成为当今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培训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当企业的培训虽极尽智力精心设计却不能为员工胜任力提升和企业业绩增长带来效益的时候,拓展训练以其独特的魅力,使管理者和学员精神振奋、耳目一新!本文做为贵州财经学院资助课题研究成果之一,目的就是要探究拓展训练与企业培训的内在关联,以期提高企业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培训师胜任素质模型的"五位一体"(职业发展、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员工培训、人才开发)的师资开发体系,为加快企业大学发展、满足员工培训需求、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措施,提出开展顶层设计、创建素质模型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分析评价方法,已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可实现人力资源的集成化管理.本文综述了胜任力及胜任力模型的定义,并根据相关研究,陈述民航安全检查员胜任力模型,并基于此模型,对民航这一特殊行业的特殊岗位,提出了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