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湖北省房县张先忠,从小立志要为乡亲们探索出一条致富路,虽曾做过18年的高中生物教师,但他选择放下"铁饭碗",毅然走上了科研创业之路。如今,他不仅身兼多职,是房县方兴农业贸易开发公司法人,房县炎帝仙草黄酒厂法人,房县野人谷镇神农峡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神农架红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神农架林区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心负责人,更是当地无人不知的富民强县的科技带头人。多年来,张先忠在神农架书写着他的传奇人生,他曾穿越神农架原始大森林,研究适应野生天麻生长的环境,开发了天麻二季栽培技术;之后,他研发了神农5号花菇棒木代料两用菌株、坑道栽培  相似文献   

2.
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农集团")于1994年创建于陆良县马街,1995年搬迁至昆明,2004年成立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集团自成立之日起,一直把"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模式,致力发展优质高效的农牧业;用科技武装农民,造就现代神农——知识型农民"作为企业的事业目标,把"在农村帮农民养好猪,在城市让市民吃好肉"作为企业的宗旨,经过近20年的艰辛创业和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种植-饲料加工-养殖—食品加工—贸易等  相似文献   

3.
杨青 《中国西部》2013,(22):126-127
中国饮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茶圣陆羽记载的"茶为之饮,发乎神农氏"的神农时期。中国人也素有"客来敬茶"的待客习惯。可见,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一种非常重要的角色。茶行  相似文献   

4.
炎帝神农氏与湖南稻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山 《科技和产业》2009,9(12):137-140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也是稻作农业的创始人。据史实记载,炎帝神农氏在上古代农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在史前稻作农业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据现代考古发掘表明,与炎帝神农同时代的稻作农业非常发达。综合分析史实记载、历史传说、民俗民风和现代考古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相互应证,形成了一条符合逻辑的证据链条。这些证据链条无一不指向长江中下游的"两湖"和湘江流域。特别是湖南境内的洞庭湖平原及湘江流域更是稻作农业的核心地。现代考古发掘也有力地证明了"南稻北粟"的学说和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也有力批驳了"南蛮"之地的邪说,事实上,在远古时代,南方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先于并且胜过北方文明。南方也是中华文明的摇蓝。  相似文献   

5.
很多中国人把喝茶叫做"吃茶",这恰恰说明了茶叶的一段历史。茶叶,最早不是拿来泡水喝的,而是嚼着吃的。想想看,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那时又没有保温瓶,神农氏还只能嚼茶叶。其实,中国一直都有把茶叶作为食品而不是作为饮料的习惯,据说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的时候,一个厨师把刚采来的龙井茶当做葱段误用,结果一道名菜"龙井虾仁"就问世了。其他的一些传统菜肴,如樟茶鸭子、毛峰熏鲥鱼、碧螺春炒银鱼、铁观音炖鸡、冻顶焖豆腐  相似文献   

6.
在"绿色疗法"备受青睐的今天,潍坊市坊子区皮肤病医院院长于建平的"神农克癣丸"以独特的药理机制和给药方式,引起世人瞩目,人称"神奇的神农克癣丸"。记者慕名来到潍坊市坊子区皮肤病医院,进行了采访。于建平院长1964年生于潍坊青州中医世家。由于家庭熏陶,他从孩提时代就对祖国传统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6年他如愿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进行系统的学习,并选择牛皮癣作为自己的主攻课题。几年来,他先后通读了《疑难杂症》、《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易经》、《全匮要略》等经典医书。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他走访名医,收集民间验方,取众家之长。为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的温泉资源遍布全境各地,在仅8.2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现已探明的温泉分布区域有1万平方千米,温泉点约有100处。可谓"山山有热水,峡峡有温泉"。重庆,这座被温泉温润着的城市,每天有10万立方米的温泉在人们脚下流淌。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在重庆享受到"万籁俱静,唯有泉水叮咚"的温存之感。2012年10月26日,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FEMTEC)正式授予重庆"世界温泉之都"称号。  相似文献   

8.
<正>重庆的温泉资源遍布全境各地,在仅8.2万平方千米的范围内,现已探明的温泉分布区域有1万平方千米,温泉点约有100处。可谓"山山有热水,峡峡有温泉"。重庆,这座被温泉温润着的城市,每天有10万立方米的温泉在人们脚下流淌。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在重庆享受到"万籁俱静,唯有泉水叮咚"的温存之感。2012年10月26日,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FEMTEC)正式授予重庆"世界温泉之都"称号。  相似文献   

9.
杨晓璐 《走向世界》2009,(36):92-93
中国的中药文化源远流长,以神农为本草之宗的神话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也不例外,而中药护肤也随之拥有了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兵书宝剑峡,位于著名的长江三峡西陵峡内,全长5公里。其东面24公里处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所在地,西面5公里处为归州新镇,西北处有香溪河由北向南注入长江。此峡得名来自峡中北岸一处天然景观,但见峭壁间有一天然石穴,石穴中有3具上下叠压的木棺,远看酷似古时书匣,而"书匣"下方,光洁的绝壁上凸现有一道上粗下尖的石棱,又酷似一柄宝剑。民间关于"书匣"中所藏之物传说有3个版本:一是大禹治水方略;二是汉初名士张良兵书;三是三国诸葛亮兵书。其中,以第三种说法流传更甚。其实,历史上早已有人窥知其端倪,据宋代《太平寰  相似文献   

11.
正湖北省保康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当年贺龙带领的革命队伍曾在保康县尧治河村驻扎。党的十八大以来,尧治河村党委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国家绿色矿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把一个地处神农架、房县、保康三地接壤的高寒边远村,建设成了大众喜欢的中国十大幸福村庄,国家AAAA景区,实现了"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  相似文献   

12.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被称为湖北省的"北大门",曾以出土编钟乐器闻名,同时也是炎帝神农的故里。2000年6月,随州市由省直管市(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所辖面积9636平方公里,拥有258万人口。傅振邦,一位出生于1975年的年轻干部,在2012年8月随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被任命为随州市市长,让这个年轻的地级市  相似文献   

13.
王群英 《魅力中国》2009,(15):105-107
鄂西北"穿号子"由一首五言四句的四句子歌和一首七言五句的五句子歌互相穿插歌唱,在穿唱的形式上有与其他地区相似的地方,但在调式、音阶、旋法等方面又有其独特的韵味,本文既注重分析其形式结构中别具匠心的安排,亦重视其因地域特点而被赋予的特质,文章旨在探析鄂西北房县"穿号子"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14.
黄文杰 《宁波通讯》2014,(15):60-61
<正>方姓,起源于方山,即今河南省禹州市。据《珊溪方氏分支谱略》记载:"方氏之先出自神农九世孙帝榆罔之子雷,佐黄帝定天下,食采方山,因以为姓。"因为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大的迁移,如方氏最早为避王莽之乱,迁移到安徽歙县。相对偏于一方,经济、政治又相对稳定的宁波,是南迁家族的首选。方姓很早就进入宁波,历史上著名的就有好几支。其中有一支可能与北宋末年的方腊起义有关。方腊,睦州青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回首刚刚过去的2007年,全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的部署,克服各种  相似文献   

16.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相似文献   

17.
《重庆与世界》2012,(4):54-55
重庆钓鱼城峡砚工艺品厂以峡砚为主打产品,强势闯进重庆旅游纪念品市场,成为重庆旅游纪念品的标志性产品,为重庆旅游增添了色彩。据了解,三峡砚又称峡砚和钓鱼城砚,是生产于重庆合川钓鱼城下嘉陵江沥鼻峡段,以紫云石、玉黛石雕刻而成,其石质细腻、色泽鲜明、造型优美、雕刻精巧,并有溶墨快、墨汁不易挥发和留墨不腐的特点,数百年来深受丈人墨客的喜爱,是巴渝三大名砚之一。据悉。重庆钓鱼城峡砚工艺品厂生产的峡砚将陆续进入重庆重点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18.
《今日重庆》2007,(7):42-47
丰厚的文化遗产,秀丽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资源,为三峡库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高峡平湖"的形成,新三峡让世界的目光在此聚焦,这颗镶嵌在巴渝大地的璀璨明珠正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9.
正有峡谷,河岸山石,刀削斧劈,湍急之水如利剑出鞘,故名:"剑峡"。有河流,汲汲潺潺柔如丝带,清清粼粼莹如美玉,名曰:"玉带河"。有碧潭,由激流冲击河床,回旋成环形。水色碧透如琼玉,溪声脆亮如玉鸣,名曰:"玉镯潭"。有红叶,嫣似霞红胜火,在千山万壑中铺天盖地而来,如从天而降的红衣奇兵,名曰"万枫飘丹"。循着一江西流的河水,来到七星潭前美人榻,登上瑰丽的中华龙山,穿越神秘的海底石城,在天书崖下阅天书,石马山上观石林。行至水尽处,但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红尘峡,枯坐于静心潭  相似文献   

20.
今年将通过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站在新起点上回首刚刚过去的五年,"十五"时期的辉煌成就让人铭记。为此,本刊特刊发国家统计局新闻处供本刊的一组数据专稿——《数字见证辉煌"十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