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黄俊,贵州黔西人,中共党员,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飞行器设计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飞机系支部书记,航空创新实践基地主任,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兼职教授,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评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飞机总体设计、作战效能分析、隐身技术。五代战机"歼—20"的研制成功,代表我国航空工业一个质的飞跃,这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除了军事用途,民航飞机在未来更寄予着造福全人类的希望,带着这个和  相似文献   

2.
<正>5艘军舰换1条黑金枪鱼去年5月9日发生台湾渔船"广大兴28号"在捕鱼作业时遭到菲律宾海巡署的公务船以机枪射击,造成洪石成中弹身亡事件发生后,引起岛内民众激愤。5月12日,台当局宣布派出岛内吨位最大、排水量达9600吨的纪德级军舰,率领着拉法叶隐形战舰、诺克斯巡防舰等30余艘,空军则出动幻影2000、"经国号"战机,联手护渔。消息传到南台湾的东港、小琉球,渔民们争先恐后连忙运补油料、鱼饵、抢渔工,一艘接一艘的渔船,抢着出港到黑金枪鱼洄游带捕鱼。小琉球渔会总干事蔡宝兴说:"破天荒有军舰护航,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能出去的都出去了。"  相似文献   

3.
航太工业涵盖航天和航空工业两大领域。就其关连性而言,从尖端科技的航空科学、材料科学、电子、信息、机械、塑胶、涂料,锻工、焊工等等,无不与航太工业有着密切关连,对支撑和带动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航太工业被人们视为“火车头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在台湾称为“航太工业”。依台湾“航太小组”的定义:台湾航太工业的范围包括航空载具、太空载具和卫星制造、维修及其后勤支持系统。从纵向面观察,台湾航太工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航太工业纯属军事工业;第二阶段则由军事工业向军民兼容的工业…  相似文献   

4.
<正>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及国际经贸自由化,发挥台湾农业的科技优势与地理条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台湾"农委会"提出"精致农业健康卓越方案",并于2009年5月由台湾行政部门核定为六大新兴产业之一。该方案被列入2009—2012年的台湾"四年中程  相似文献   

5.
2003年起,台湾当局开始推行纳米技术"国家型"科技计划。该计划已经推出两期,目前正处于第二期阶段。第一期计划在2003—2008年实施,重点是整合产学研力量,培育台湾纳米科技发展所需人才,建立台湾发展学术卓越和相关应用产业所需要的纳米平台技术;第二期在2009—2014年期间实施,重点是推动纳米技术在电子/光电、仪器、生物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使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在计划的执行期内,计划项目的专利和论文的产出比较丰富,但目前仍面临成果转化的难题和产业化困境。  相似文献   

6.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周刊》2010,(10):45-45
内蒙古:空军战机试航黄河投弹排险 3月9日,空军航空兵某部出动6架战机对黄河内蒙古段凌汛区进行了试航试投,各架战机均准确到达黄河凌汛区上空,投下的48枚炸弹全部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7.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快讯》2010,(10):45-45
内蒙古:空军战机试航黄河投弹排险 3月9日,空军航空兵某部出动6架战机对黄河内蒙古段凌汛区进行了试航试投,各架战机均准确到达黄河凌汛区上空,投下的48枚炸弹全部命中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1995年1月,台湾正式出台"发展台湾成为亚太营运中心计划"(199-2005年)作为其"跨世纪的经济建设蓝图"。1997年7月是该计划第一阶段结束并进入第二阶段的期限,究竟第一阶段计划实施进展与成效如何?下一阶段发展前景又将怎样?这关系到跨世纪台湾经济发展的前途,是当前海峡两岸共同关注的问题。一、"亚太营运中心计划"执行进度按规划,台湾"亚太营运中心计划"(以下简称"亚太中心")的目标在于提升台湾经济自由化、国际化程度,促使岛内外人员、货品、劳务、资金及资讯流通便利,以充分发挥台湾在亚太地区及两岸的经济战略地位;同时…  相似文献   

9.
一、台湾国际资本的发展变化台湾国际资本的发展变化,从战后至今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50年代初~60年代初,为接受美国经济援助阶段;二、60年代后~80年代中期,为吸收外资和接受外国银行贷款阶段;三、1985年以后,则在不断增加吸收外资的同时,大量流出台湾资本。  相似文献   

10.
"西三角"经济圈未来十年应坚持"交通先行、资源互补、产业联动、由点到面、圈带辐射"的总规划路径发展。第一阶段以现有资源对重庆、成都和西安进行重点布局建设,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第二阶段着重发展城市群,增强重庆、成都和西安三市对腹地的吸引和辐射功能,与周边其他城市形成良性互动;第三阶段要积极拓展"西三角"经济圈腹地,有效扩大圈域辐射范围,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1. 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征 台湾农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生产自给时期;第2阶段为重点发展外销阶段;第3阶段为重视合理利用资源,重点加强生态保育阶段.在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台湾都重视抓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由台当局所谓"国机国造"说起 台湾民进党当局2015年10月竞选期间,抛出"国防产业政策",提出三项发展重心,其中第一项就是战机.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为"拼经济",提出"五加二、加一、加一"的新的产业政策,其中包括所谓"国机国造"的军工产业,认为岛内每年都投入相当高的采购经费,向外国购买军事防务设备,长期下来不仅需面对出口国不愿贩售的不确定性,更因无法掌握零部件,造成维修升级困难,武器妥善率欠佳.如能将部分向外采购商机,转为对内采购台湾本地产军事设备,将可推动岛内军工产业升级转型,并促进相关产业如精密机械、材料、电机等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继信息产业之后,未来一个阶段生物产业将作为新兴产业领域。各国都开始纷纷地抢占这一战略高地,1989美国在《生物学的机会》研究报告中提出生物已进入黄金时代,并加大了生物产业的发展力度;日本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的目标;英国政府于2000年发表了《生物技术制胜2005年预案和发展展望》报告;德国政府将2001年命名为"生命科学年";法国政府公布了《2002年生物  相似文献   

14.
引进台湾银行业对浙江经济发展存在多方意义,同时,浙江也存在引进台湾银行业的诸多有利条件,而台湾银行业也拥有与浙江地方银行业的合作空间。浙江应通过以下途径引进台湾银行业:继续做好利用台资工作;赴台湾驻点招商;积极促进民营企业赴台投资;加强与台资银行联系;给予台资银行以税收减免和优惠;与台湾方面合办"中小企业银行";宁波、杭州、嘉兴应通过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建立稳定的制度环境,融入长三角,利用台商资源等办法引进台资银行;温州应积极参与"海西"建设。浙江应加强与台湾之间的金融信息交流和培训合作,为台资银行进驻做好中介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东盟视窗     
《广西经济》2014,(11):5-5
正李克强在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中国—东盟关系取得长足进展2014年前三季度双方贸易额3466亿美元;携手推动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首轮谈判;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南海争议提出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加快建立海上联合搜救、科研环保、打击跨国犯罪等合作机制;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让南海成为造福地区各国人民的"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相似文献   

16.
关注台海     
<正> 2009年1—7月台湾对大陆投资统计情况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统计,2009年7月份核准对大陆投资件数22件,核准投(增)资金额为3669.5万美元;2009年1-7月核准对大陆投资件数为101件,较上年同期减少69.85%,核准投(增)资金额为224,741.1万美元,亦较上年同期减少56.43%。2009年1—7月台湾对大陆投资情况,若以投资地区分,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及山东,分居前5名,合计约占本期台湾对大陆投  相似文献   

17.
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及对福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征台湾农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生产自给时期;第2阶段为重点发展外销阶段;第3阶段为重视合理利用资源,重点加强生态保育阶段。在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台湾都重视抓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特征如下:1.1重视农业科研与科技推广工作,抓住产业发展的核心。台湾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大约达6O%。农业科技经费来源较广,有台当局办科研、民办科研及企业办科研等几种形式。科技化、规模化经营是台湾农业走向成功的关键。台湾畜牧养猪业不仅拥有最优秀的优良种猪,同时还拥有一套完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情国力》1993,(1):73-75
一、近三十年来,亚洲"四小"经济高速发展,引起了东南亚及世界的关注,其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一)经济高速增长,即将跨入发达国家、地区行列。1961—1990年,香港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9%;台湾年均增长率为8.1%;韩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1%;新加坡年均增长率为8.5%。  相似文献   

19.
陈泰生 《特区经济》1992,(12):31-32
<正> 一厦门与台湾的贸易住来大体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80年到1988年,一般是指通过两地渔民间所进行的易货贸易或小额现汇贸易;第二阶段是在1989年后,特别是厦门友利公司被国家经贸部批准为对台大额贸易公司以来,两岸贸易往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一个特点是大额与小额贸易并存。这些年来由于台湾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台湾资金纷纷外流。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回大陆探亲,台商陆续到大陆投资办厂,两岸间接贸易逐步得到了发展,厦门与台湾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热络起来。(1)厦门对台贸易持续增长。1991年厦门对台贸易额为3602.81万美元,比1988年增长34.5倍,年递增率8.6倍。(2)厦门输入台湾的商品基本趋于稳定。这几年来,出口到台湾主要是水泥、纺织品类、水产品(包括海衅等)、轻工产品和工艺品等,基本上各占其出口总额的1/4。(3)厦门对台贸易基本上保持顺差。1988年厦门对台贸易额全是出口值。顺差为101.49万美元。1989年厦门对台贸易顺差42.02万美元;1990年1262.36万美元1991年厦门对台贸易  相似文献   

20.
航太、能源     
评估,台湾当局已选定产业发展二大目标,即电子及航空工业。目前,台“工业局”已制定出“航空工业发展策略”。 未来,台湾将以区间客机、商务小飞机、零组件研制和亚太飞机维修中心为主要发展重点,而为了确保制造商的市场,将优先推动成立“区间客机租赁及营运公司”,以向制造商买断、再转手出售或出租飞机的方式,协助制造商赚取一定利润;同时,将由航太工业小组主动出击,争取国际商务小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线移转台湾,加强岛内零组件生产基础。 在发展技术方面,未来将运用工研院、中山科学研究院、资策会等技术能力,辅导民间业者投入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