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分析] 在事件回应上:先否认,后道歉,激起更大质疑 "塑化剂"超标事件发生后,酒鬼酒公司做了一系列的回应和危机处理,然而不但没有平息消费者的怨气,甚至适得其反,导致事件发酵和升级. 2012年11月19日,媒体出现标题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高达260%、毒性为三聚氰胺20倍》的文章,对此企业回应道:经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对公司的严格检查和对50度酒鬼酒的检测,未发现人为添加"塑化剂"的情况,有可能是在转运、包装过程中发生的迁移.  相似文献   

2.
从酒鬼酒陷入塑化剂超标丑闻到"国酒"茅台受到质疑,白酒行业被塑化剂搅得乱作一团。但奇怪的是,讨论来讨论去,很多人最终又将板子打到了"国标"身上。按此逻辑,如果没有国家标准,企业产品出现问题就是理所当然了?塑化剂正成为白酒行业不能承受之重。继11月下旬酒鬼酒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丑闻后,网友"水晶皇"2012年12月初的爆料,又让"国酒"茅台遭受质疑。12月12日,茅台就塑化剂相关问题召开媒体见面会  相似文献   

3.
有媒体曝出,酒鬼酒被检出塑化剂超标2.6倍。受此事影响,酒鬼酒停牌.中国酒业协会回应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最高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约8倍。最低也超过了约1.7倍。  相似文献   

4.
, 《长三角》2012,(12)
随着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的持续发酵,白酒中为何出现塑化剂?酒中塑化剂的含量有无标准?塑化剂对人体健康是否会造成损害?谁为消费者知情权护航?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 《长三角》2012,(12)
酒鬼酒曝光塑化剂事件,引发白酒行业全行业地震。然而,分析白酒塑化剂事件中的细节,却不难看出这利来利往幕后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针对"白酒产品塑化剂"问题,中国酒业协会19日晚发布声明称,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11月20日《新京报》)种种迹象表明,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仅仅是白酒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这层窗户纸被捅破,更多的惊天内幕被相继抖露出来:"集体门",酒业协会负责人证实,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  相似文献   

7.
有专家表示,在市面出售的任何勾兑的白酒,可以大胆预言:没有任何厂家有胆量去送检,否则,绝对在劫难逃。有的名酒自己也知道,所以送检都是不含塑化剂的特供酒。在酒鬼酒塑化剂事件刚刚发生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经过排查,目前尚未发现有人为故意向白酒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塑化剂事件"曝光后的几种"声音"有行业专家分析称,白酒感官质量要求清亮透明  相似文献   

8.
, 《长三角》2012,(12)
有质疑表示,塑化剂早已经成为食品行业里的高风险因素,酒鬼酒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应该有风险意识,酒鬼酒在生产过程中、在包装使用方面是否有相应的措施,保证塑化剂对产品的影响呢?除这些原因外,塑化剂是否还有其他途径进入白酒产品中?也有网友称,首先白酒在酿造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塑化剂,在运输、贮存过程中也不与塑料制品接触,而都是用玻瓶、瓦罐、金属罐。最有可能的只是塑料水管,但也不可能让酒超标三百余倍。  相似文献   

9.
台湾饮料、酒鬼酒等风波,让"塑化剂"这一本陌生的化学名词,引起广泛关注。而近期杭州市疾控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塑化剂并未走远,其仍在化妆品、保健食品、儿童玩具中存在,检测报告显示,200份食品中,逾4成超出国家规定限量值,包括食用油、油炸食品、茶叶、面制品、木耳等消费者常购买的产品。专家表示,塑化剂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摄入量和摄入时间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19日,国内知名白酒品牌——酒鬼酒被媒体曝出塑化剂含量超标高达260%,可能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以及对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之后,塑化剂迅速波及到整个中国白酒行业,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等行业大佬纷纷"躺着中枪"。在此过程中,中国酒业协会与"涉案"企业及时通过媒体与社会各界取得沟通,来澄清事实。本文通过回顾中国白酒行业的塑化剂风波进程,来与读者共同探讨企业在危机面前应该具备的营销智慧。  相似文献   

11.
, 《长三角》2012,(12)
种种迹象表明,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仅仅是白酒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这层窗户纸被捅破,更多的内幕被相继抖出来。“集体门”:酒业协会负责人证实,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一则有关“洒鬼酒塑化剂含量超标260%”的新闻和网上传播开来,当事者酒鬼酒因消息停牌,同时导致白酒板块股票大幅下跌,其他白酒类股票无一幸免。  相似文献   

13.
据媒体报道:"曾经在白酒市场上风光无限的酒鬼酒如今已陷入风雨飘摇之中.2005年9月14日,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虹突然闪电般辞职并神秘失踪.在刘虹闪电般辞职的背后,一个空前的资金黑洞正在逐渐显现:4.2亿元国有股股权转让资金被"酒鬼酒"第一大股东成功集团长期占用,并且在公司董事、监事及其他高管人员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转移到成功集团的相关账户上.而刘虹正是成功集团董事长.截至2005年9月7日,酒鬼酒公司存放在长沙市商业银行建湘支行三个账户内的这笔资金余额仅剩下了503元……"  相似文献   

14.
被称为"无上妙品"的酒鬼酒,塑化剂竟充斥其中;洋快餐所用食材是被饲料药物"拔苗助长"的速成鸡……其实,消费者从媒介获取的这些"新鲜事"太多了,获取的渠道也很畅通,第一时间,有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新闻资讯,会从手机、网络、报刊及电视电台一股脑儿砸向消费者。但是,消费者的知情权却很不靠谱。大多时候,产品的负面消息几乎"清零"了,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或被专家学者神侃一通化学知识后,依然飘在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中国制造的真正品牌并不多,但白酒行业却有着众多享誉中外的名牌。与此对应,这也是个利润巨大的行业:央视广告的最重要冠名权,多年来都有白酒的身影。而白酒文化经历几千年的不断酝酿,如今更成为中国社会安详幸福生活的重要元素。但是,自2012年11月19日高档品牌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之后,紧接着,贵州茅台、五粮液等酒企也纷纷被卷入其中。中国白酒业以及它所制造的详和,似乎一夜之间发生了动摇。  相似文献   

16.
用谈"塑"色变形容国人的心态,绝不夸张.前段时间,由于白酒中被检出含塑化剂,一场塑化剂风波再次成为公共焦点.人们忧心忡忡地问:塑化剂究竟离我日常生活有多远?怎样才能远离潜在的危害?专家小心翼翼地回答,塑化剂常用于塑料制品中,但并不意味着都产生危险,即便是进入人体,只要每天摄入量低于规定标准,便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大碍.由此看来,科学既会令人不安,也会让人暂且安心.  相似文献   

17.
"塑化剂"进入公众视野,始自2011年在台湾地区发生的向食品中违法添加DEHP事件。这场"塑化剂风波"曾席卷两岸四地,并陆续蔓延至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等国家,在短短数日内就迅速升级为国际食品安全事件。时至今日,"塑化剂"已经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词汇,特别是在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领域。过去的几个月,就先后发生过引起广泛关注的"白酒业塑化剂门"和  相似文献   

18.
2005年9月14日,一纸公告宣布了成功系刘虹在酒鬼酒的出局:酒鬼酒董事会同意刘虹辞去酒鬼酒董事长和总经理职务的申请。 9月15日,酒鬼酒又宣布大股东成功集团占用了酒鬼酒4.2亿元的巨额款项不知去向。作为1990年代中后期高档白酒市场仅次于茅台、五粮液的黑马,  相似文献   

19.
塑化剂危机持续发酵,白酒上市公司遭遇重创的同时,调味品、饮料企业也被卷入了这场风波。"食用的酱油、醋、饮料里面的塑化剂含量是酒的400倍。"北京绿腰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也长在微博中语出惊人。短短1天,这条微博就被转发15000余条。面对记者的追问,龚也长表示,酱油、醋塑化剂超白酒400倍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食品用香精香料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标准比白酒行业中塑化剂最大残留量确实高出很多倍。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爆发关于"塑化剂"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邻苯二甲酯(DEHP)类的塑化剂在生产生活中出现愈加频繁,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如何了解塑化剂产生的危害以及面对该危害所采取的措施是当今社会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