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人口、环境、社会、基础设施、经济五大方面对江苏省城市化进程进行测算与分析,指出了江苏省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发展水平、人口基数和产业结构水平等四方面落后于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城市规划编制方法面临着转变的需要.以太湖新城生态带保护与控制规划为例,运用生态适宜度分析方法,对其用地格局进行分析,探讨城市用地规划。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作为沿海较发达地区,近年来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江苏省服务业存在着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地区间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文章先从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存在的几大问题:自身环境的约束、传统体制环境的约束、内部结构不合理、国家化水平有待提高;最后对提高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消费趋同正改变着全球资源的供求平衡,国家间的竞争将演变为资源特别是能源竞争。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城市化进入中期加速阶段,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经济发展受到更多制约条件。短期内,经济增长还会依赖资源投入,因此,未来资源环境消耗程度还将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保持国内经济较快发展面  相似文献   

5.
人口城市化趋势的预测,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而Logistic模型也是在人口城市化水平预测中最常用的模型。本文将Logistic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以预测了济南市人口城市化水平的趋势,并根据预测结果对济南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阶段性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市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较高,主要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过去30年来,在我国经济实力的获得巨大提升同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资源、能源、环境和公共服务等众多的约束。因此转变城市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主要从我国引入现代服务型城市模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1995-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呼和浩特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益、人均用水、工业污水排放的定量关系,建立了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城市化水平与用水总量呈对数增长关系,与人均用水量呈负的线性关系,与单位用水效益呈现对数增长关系,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线性增长关系。通过量化研究,发现呼和浩特城市化发展对水资源产生胁迫作用,水资源反过来约束城市的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约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茉楠 《中国经贸》2013,(19):36-37
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城市化进入中期加速阶段。因此,未来资源环境消耗程度还将保持较高的水平,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制定中国资源能源全球化战略是推动中国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核心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经济、文化、人口、资源、区位、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模式是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城市化是其先行先试的重要任务。本文深入研究了农村城市化模式的特点与内涵,梳理了国内外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分析评价了滨海新区的农村城市化模式,基于国内外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优化滨海新区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构建科学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文章分析了影响消费模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资源约束下消费模式的构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农业大国,城乡人口流动规模大,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要促进城乡融合,需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走特色区域城镇化道路。区域城镇化包括城乡城镇化和不同区域城镇化。要实现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一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立足于当地经济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等提高城乡建设效益,引导村镇建设走入正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要大力推动就地城镇化,提高乡镇企业规模,就近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三要统筹城乡发展,选择合适的城镇化道路,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联合作用,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在跨地域房地产企业异地经营拓展过程中,如何对处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企业实施有效的跨地域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是每一个企业关心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促使中国房地产行业基本上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跨地域人力资源的管理已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在当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跨地域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及优化管理的目标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疆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推力;同时,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重点研究了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与全国和东部地区相比,层次明显偏低,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新疆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化发展进程不匹配,城镇化相对滞后于工业化;新疆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均呈正相关,尤其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强劲,但新疆越来越"重"的工业结构极大地降低了第二产业的就业效应,新疆城镇化进程缺乏现代服务产业的支撑。因此,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促进新疆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继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新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从人口、经济、空间3个维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均方差赋值法和城市化质量与速度测度模型对山西省城市化质量进行综合测度。测度结果表明:山西省城市化质量整体偏低;城市化质量整体滞后于城市化发展速度;城市化质量水平地域分布大致呈由东到西递减趋势,在西部地区形成一个 “凹陷区”。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永实  李娜 《科技和产业》2008,8(4):34-37,27
通过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供给关系进行分析,阐明了我国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在人多地少,且城市化水平及土地资源具有明显空间差异的国情下,城市土地供需矛盾随城市化快速发展而愈益突显。基于我国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思路,结合实例研究,认为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定量、定位"供给未能有效解决供需矛盾,城市土地供给和耕地占补平衡应依各地实际分别对待。依城市化进程及土地供给现状及发展趋势,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管理、规划、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旅游城镇化是处于发展困境中但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实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较优选择。通过对国内外旅游城镇化过程中旅游业推进城镇化发展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就旅游城镇化的概念、模式、影响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着重总结了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内涵、动力因素、研究方法等,提出旅游业驱动城镇化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展望今后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As a prominent indicato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can exert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M2.5 level. Using panel data from 126 countries (areas) over the period 1990–201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PM2.5 density. A modified 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 affluence, and technology model is applied as the empirical strategy.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PM2.5 density has an inverted U shape. The effect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reduce the density of PM2.5 in the late stage of urbanization. This study can help policymakers design appropriate measures relevant to PM2.5 attenuation in the context of breakneck urbanization.  相似文献   

18.
蒋阳  王冰 《科技和产业》2019,19(1):34-36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首先选取了华北地区中五个省市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起一套评价五省市城镇化的指标体系,进而运用该指标体系对五省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华北五省市城镇化水平分为三个层次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定量化研究城市化水平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本文采用1978-2008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3.0软件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了城市化水平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单向的因果关系,城镇化是引起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原因,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单位,农村人均净收入就增加156个单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政策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