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土地政策是处理好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关键,而调查研究是正确制定土地政策的前提。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历史演变与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实践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毛泽东根据中国不同时期的革命状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土地政策,解决了农民问题这一中国革命最根本的问题,从而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董群群 《魅力中国》2009,(22):216-2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原因之一是它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文重点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主要文章为例分析语言文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特点,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农民的国度,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在革命时期是土地问题,土地革命是中国现代革命的重要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识到土地问题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在革命实践中,依据革命基础和斗争力量的变化,对土地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本文对其调整背景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该文将贵州土地革命放到整个全国土地革命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贵州土地革命开展的背景和具体情况,从中得出贵州土地革命所具有的特殊性,即贵州土地革命的五个特点:普遍性、短暂性、复杂性、民族性、灵活性。在全国土地革命处于低潮之时,贵州却再现了土地革命的高潮,不仅促成红军长征完成了战略性的大转折,而且使贵州从完全意义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该文将贵州土地革命放到整个全国土地革命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了贵州土地革命开展的背景和具体情况,从中得出贵州土地革命所具有的特殊性,即贵州土地革命的五个特点:普遍性、短暂性、复杂性、民族性、灵活性。在全国土地革命处于低潮之时.贵州却再现了土地革命的高潮,不仅促成红军长征完成了战略性的大转折,而且使贵州从完全意义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理论的继承和完美中国化。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为中国革命树立了新的方向标,对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毛泽东阶级分析思想对现代中国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仍具有现实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刚一踏上遵义这块神奇的土地,耳畔就响起历史的回声:在中国革命处在危急关头,毛泽东等红军领导人依靠正确的领导核心力量,力挽狂澜,拨正航向,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伟大转折.  相似文献   

8.
已故毛泽东主席说: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土地问题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走出大山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千峰雄崎,万岩竞秀,巍峨挺拔,气象壮观。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等老二辈革命家就走在这块土地上,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  相似文献   

10.
《寻乌调查》是我党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农村调查一篇经典之作。从《寻乌调查》一文看,内容极为丰富,思想非常深刻,是调查研究的富矿。毛泽东调查了寻乌地区的政治区划、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等,堪称一部反映土地革命时期寻乌社会历史比较全面的百科全书。可以说,《寻乌调查》客观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国情,为切实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范本,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11.
在土地供应市场化之后,工业用地价格迅速上升并开始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采用2003-2007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了工业用地价格对企业进入的影响。研究证实,东部地区工业用地价格上涨的确抑制了新企业的进入,但这一关系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地价上涨对企业进入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土地依赖型行业以及低增加值行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农民思想形成轨迹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它不但引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取得了胜利,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同样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本文通过对诺斯关于制度环境的定义,给出了交易环境的概念,并以交易环境为分析工具,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交易环境,具体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铁 《改革与战略》2012,28(4):11-13
抗战时期,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给私人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以充分的肯定。毛泽东关于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既有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长远构想的一面,又有服从于当时现实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一面,仔细考察毛泽东这一思想的科学成因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5.
王稼祥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在革命时期坚决拥护毛泽东在党内的军事地位,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支持者。在中国革命该走向何方、该如何走这一历史主题下,王稼祥摒弃本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主张——践行毛泽东的思想路线,在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遵义会议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潘云峰  许嘉伟 《特区经济》2009,242(3):250-251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加大,城市存量土地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农用地成为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土地征收制度承担了调剂土地供需的功能。然而,土地征收运行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的矛盾和冲突,影响社会稳定。通过运用法律经济分析的方法,对土地征收进行研究,为建构运转有效、对各方保护到位的制度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周建国 《特区经济》2010,(3):178-179
我国立法缺乏农地发展权及其归属的规定,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土地征收实践中,农民集体的农地发展权被国家无偿占有,有其立法缺失的根本原因。为维护农民集体及其农民的合法权益立法应明确规定农地发展权,并完善土地征收立法,充分保护农地发展权。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历来重视农村经济工作.土地革命时期,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发展根据地农业经济建设的思想理论.这些思想理论,不仅为当时的农业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和平年代全国范围的农业经济建设也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地规模化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日本为推进农地规模经营,采取了放宽土地数量限制、解除对土地租金的最高限制权、发展有效率和稳定的农业生产单位等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改变小规模农户仍占多数的格局。反思偏差成因,对于推进我国农地规模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日本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区域问题所采取的6次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财政政策,值得借鉴。中国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中,应当运用差别化税收政策引导重点开发区域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加大对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力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