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08,(3):14-14
3月29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到北大做形势报告,从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等热点出发,深刻分析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相似文献   

2.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13,(6):24-24
什么是中国最大的风险?我认为仍然是金融。假定投资又出现了过剩、产能过剩呢?此外,金融大量地发放以后,债款怎么还,地方的压力增大了,这是我们要预防的一个风险。——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  相似文献   

3.
去冬今春,经济学界就股市开办的得与失、利与弊展开了一场大论战,这场大论战一度引起了股市的震荡,千千万万股民和非股民也被论战搅得五内沸扬。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姑且把以吴敬涟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称为“辩方”,把以厉以宁为代表的经济学家称为“反方”。辩方的主要成员有: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顾问、市场经济问题专家,人称“吴市场”)、许小年(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经理),反方的主要成员是:厉以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证券法》起草人之一、股份制问题专家,人…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日前在两会期间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直言,千万不能过分依赖宏观调控:厉以宁指出,在经济中,宏观调控可以用而且也很必要,但绝不能是离不开它,离不开它这个看法是错的,实际上这五年就没离开过。厉以宁表示,因为宏观调控是从短期来紧缩需求,来刺激需求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1999—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在北大发表了题为《1999—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展望》的主题演讲。可容纳上千人的礼堂挤得水泄不通,连窗台上、走廊里都站满了人,礼堂外还有几百名听众冒雨打着伞听。素有“厉股份”之称的厉以宁教授妙语连珠,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精辟透彻,不仅为青年学生指点迷津,也使得到场的各界人士茅塞顿开。笔者将厉以宁的精彩演讲整理出来,让关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各界人士一睹为快。通货紧缩会不会结束经济着陆了,落在泥潭里,必须下猛药。物价上涨不一定带来总需求的上升,通…  相似文献   

6.
政府与市场     
2002年1月12日到13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了第四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本刊与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全国百余家媒体一起参与了该论坛的全程报道。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别刊登成思危、厉以宁等学界权威关于中国经济现状、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入世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当代人最为关切的问题所作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昨天。记者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中心首期女性管理者课程班结业式上获悉,中国女性业主和法人已经超过2000万人,其中有43%的中国女性企业家认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目前正关注着中国投资体制的改革。5月2日,他在由北大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若干热点和难点问题发表了看法,并着重阐述了在融资结构中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北大光华张维迎再陷"内斗门"继北大光华教授邹恒甫因被辞退而公开指责院长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再次因人事问题出现纷争。带薪休假,看上去挺美黄金周调整问题,连着带薪休假的问题,已引起一场场口水仗。节假日调整看似简单,其实牵连极广。华为"集体辞职"风波华为出台先"主动辞职"、再"竞业上岗",重新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此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般的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质量》2014,(5):28-29
3月1日,由人民政协报社、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混合所有制的力量——国企民企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和案例”财经智库沙龙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甘肃省原常委副省长石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褚平等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以及企业、专家等各界代表参加了沙龙研讨。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不久前在北大作了一场为“加入WTO和我们应有的对策”的讲话讲座,在谈到国企改革时,厉以宁认为,应当让民间资本全方位介入,除了某些特殊的骨干行业,其他绝大多数行业都不应再有纯粹的国有企业。只有这样,国企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革,才能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 厉以宁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企业处境会更困难,但这也会促使国企改革来真的。用拉郎配的方式,把几个企业拼凑在一起,号称是大企业集团,这样的改革不仅不是改革,甚至是一种倒退。厉以宁说,小舢板捆在一起也是小舢板,不是航空母舰。 厉以宁建议通过…  相似文献   

12.
初见曹凤岐教授,是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中国资本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的讲坛上。 作为主讲人,曹凤岐以其朴实而又不失诙谐的语言,将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及现状分析得淋漓尽致。历时两个小时的演讲,座无虚席的讲堂掌声连连,曹凤岐敏捷的思维、前瞻的理念,让人对这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钦佩不已。  相似文献   

13.
唐凯林 《英才》2003,(8):56-57
虽然是国内 MBA 教育方阵中的后来者,北大这块招牌却决定了光华管理学院只肯做牛头之想。把国内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直接简称为"×××老师",把国内掌领国企民营各路大鳄直接简称为"×××同学",是光华管理学院最为得意的招生广告创意,也透出了其舍我其谁的校风。首先提高面试权重,大肆操办光华管理论坛,引入企业资助教授,更彰显了北大一以贯之的独立个性。只是短期拔苗助长式的锻造,还不足以全面掩盖所有的命门,至少北大的 MBA 还不能像北大本科毕业生那样具有强烈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4.
王缨 《中外管理》2005,(3):33-33
尽管中国成功的20年企业有一批,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MBA案例中心主任何志毅教授认为: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才有了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企业。所以他甚至苛刻地认为:中国企业管理的真正历史,始于10年前。  相似文献   

15.
近日,在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和财政部财科所联合发布《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大教授厉以宁提出,实现“双向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乡一体化改革的新思路,消除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是改革的重点之一。中国完成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体化,至少还要花2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一、中国管理案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对北大光华MBA、EMBA学生、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问卷调查 为了解案例教学对不同背景学生的影响,及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差异程度,在对MBA学生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前,先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EMBA、MBA学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情况及主要指标数据如下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1月10日,在北京国际饭店召的第二届中国创新大会上,本社《新闻部》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厉教授作为创新大会演讲嘉宾,他将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和当  相似文献   

18.
尽快成长为西方式的、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企业家,是许多中国企业经营者的梦想。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似乎总是横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其深层原因何在?就此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我国只是领到了一张录取通知书。要想在全球经济市场上真正获得一席之地,正确理解并消化《中国入世议定书》和《中国入世工作报告》、尽快熟悉WTO规则,显得非常重要。清华大学的于安教授,是我国知名的WTO研究专家,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正好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李振明与于安教授座谈。于是记者请他两人围绕《中国入世议定书》和《中国入世工作报告》等相关问题,深入探讨。先整理一部分,随后再陆续刊发。  相似文献   

20.
有种味道叫做中国。一个绝佳的比喻是,把中国文化隐喻为包子,内涵丰富而不张扬,把西方文化比喻为汉堡包,简单得一目了然。在管理学上,有研究者称之为“中国式管理”,但这也未免太过笼统。近日,看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何志毅的新书《管理的交响》,其中充满了“管理的中国味道”,鲜活而充满了实战的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