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城市经济》2009,(3):96-96
不知“常”岂知“非常”?我在想,人类能够走到今天,总是靠着一些常识的。 “常”与“非常”,就像“生”与“死”那样互为表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愿把它掉个个儿:“未知死,焉知生。”  相似文献   

2.
陈功 《西部论丛》2006,(5):91-92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充满激情的著作,我不愿意用经典著作一词来形容这本书,因为这样的修饰词可能更适合那些学院派的论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雅格布斯是位执着的女性,1916年出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早年做过记者、速记员和自由撰稿人,1952年任《建筑论坛》助理编辑。她是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产生怀疑,并由此思考、写就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  相似文献   

3.
在海德格尔的视阈中,本真的生存基于对死亡的领悟:在意义的毁灭中将此在带到对“无”的畏中,此在在沉沦中唤醒,向终结存在,使此在先行到死,立足自身而本真地在世。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哲思为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重建家园提供了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4.
廖福香 《魅力中国》2011,(12):152-153
生与死是亘古不变的人生话题,怎样看待生和死是人生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庄子立足于“道”的高度观生死,得出生由道出,死向道归,生死乃自然规律,生不足喜,死不足忧。庄子这种坦然面对生死的态度给后人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石庆利 《魅力中国》2013,(16):33-33,34
死亡意识关系着人们全部的生命价值观念。从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先天就具有“乐生安命、轻生重死”的传统,儒家倡言“未知生,焉知死”,对死亡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死亡意识。西方传统的死亡意识以海德歌尔“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的理论为代表,认为“死亡意识贯穿于我们的全部生命过程”,“要在意识中清理出真实的死亡结构的死亡意识”,以此达到人的本真的存在。中西死亡意识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从中西方传统的死亡理论中.都能找到建构现代化人格的死亡意识的资源,在当下现实生存状态中,有效消解人类与生俱来的死亡焦虑。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而道家生死观在对“生”尤其是“死”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包含了贵生乐死、生死自然、生死必然、死而不亡者寿等哲学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7.
活着真美好     
多次从报章上读到这样的文字,说人在临终之际绝无痛苦可言。相反,走向死亡的过程,是非常舒服、非常美好的。 果真如此?如果当真的话,为什么芸芸众生千百年来,却始终不向往死,反而一如既往地留恋生? 据我的感受,死亡是痛苦的,虽然死十分容易。活着则是极其幸福和美好的,虽然活十分艰难。 人体器官中,最忌讳出问题的可能要数心脏和肝脏。我偏偏福份太浅,三十出头的年纪,心脏出了  相似文献   

8.
董改正 《宁波通讯》2013,(21):78-78
古人将人的一生分为四大关卡:第一关是顺产而生,第二关是顺时而老,第三关是顺运而病,第四关是顺命而死,所以“生是既然,老是自然,病是偶然,死是必然”,这是宇宙铁则,谁也不能更改。因此,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顺其自然、防范偶然,面对必然。  相似文献   

9.
破产:关于生与死的对话廖红君,唐成勇当长期在计划经济笼中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企业,一旦面向市场,真下转换机制,就不容回避地南临着在市场况争中争夺“生死牌”的险境──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无生不死,无死不生,这是国人千百年来对生与死的辨证思维.然而,这一恒...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生死之论.不乏智者和睿者,而道家生死观在对“生”尤其是“死”的全面系统的论述中包含了贵生乐死、生死自然、生死必然、死而不亡者寿等哲学理论,其中流贯着道家对个体生命的理性执著和对死亡困境的精神解脱。  相似文献   

11.
瓦罗 《今日重庆》2009,(6):118-118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雅各布斯以充满慈母心态的笔调,描述了邻居的耳朵与眼睛,对维护一个社区的安全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2.
何精致 《魅力中国》2009,(16):131-131
数学美无处不在,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感受感受到它的美,才能教好和学好数学,下面我们由表及里的去感受数学的美及探讨它的意义。 一、感受数学美(一)外表美 数学方法与理论中的美,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和谐与对称,恰到好处的平衡,一句话,那就是井然有序,统一协调,从而使我们对整体以及细节都能清楚地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由于音乐材料的特殊性,因而给人带来的感受也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复杂、微妙。音乐的力量是弥漫的、感受的、直接诉诸人的心理甚至生理。人在对音乐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是第一位的。这也正是音乐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花红柳绿、万物复苏的时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投身于创业创新专题调研,从蹲点调研中印象最深的人、事、物入手,认真撰写思想收获和体会感受,反映了领导干部新的工作作风和思想境界,必将对今后的工作产生实实在在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唐义 《新财经》2009,(10):53-53
新中国成立半年后我出生了,小时候老师常说,你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我们这代人亲历了“文革”和改革开放,对祖国的变化有着最切身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顾晓燕 《魅力中国》2010,(13):153-153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对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孩子的美好心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多听、多讲、多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音乐的优美境界中。  相似文献   

17.
杨本娟 《黑河学刊》2011,(11):49-50
日本文化中有着独特的生死观。认为死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死和生是同等灿烂美丽,所有的人死后都能成佛。另外日本人通常认为合理的自杀是道德的一种升华方式。这种独特的生死观是由日本社会所特有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审美观、民族性格和行为方式所决定的。它对日本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创造了二战后的经济奇迹,但同时也造成了自杀率的奇高和自杀性文学的异常兴起等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远程教育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还没有很适用于每个个体的普遍成功模式出现,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在凭借自己对它的理解进行探索和实践。对于涉足其中的企业和学校如何来发展远程教育,如何解决学校与企业合作中的机制问题,如何规范远程教育的从业者行为等细节问题,教委似乎也在考虑和迟疑当中。为了人理论上进一步了解到远程教育的意义、它的现状、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记者特专访了全国远程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安保生教授。作为传统教育的工作者,同时又在远程教育第一线有深切感受的教育专家,安保生对远程教育有着深刻的认识和把握,相信能让关心和参与远程教育业的人,对此行业有更为清醒和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陈勇 《发展》2009,(6):102-102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它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个性化阅读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对文本客体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并用智慧与理性去理解、启迪和培养,想方设法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于桂玲 《理论观察》2008,(2):131-133
在渡边淳一的作品中,与婚外恋相伴随的,往往是死亡。其代表作《失乐园》,就反映了爱与死的主题。渡边淳一说他们是为了保持爱的巅峰和极至,自愿选择死亡。在小说中他们的死也被描写得很唯美。中国读者对这种解释似乎不能完全理解。细读该作品,并把它放在日本社会传统与现实的文化背景中,不难发现,被渡边先生否认的社会因素才是他们选择死亡的重大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