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晔 《商业研究》2006,(21):144-146
农民负担重,而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反映出我国农村公共品供应与其成本分担之间的运作系统存在错位失衡,其主要表现是公共品供给的城乡结构失衡,以及由于政府供给主体内部及其与农民需求主体之间对公共品供给影响力的失衡所导致的农村公共品供需系统的结构失衡。据此,应优化更新相应的具体制度政策,以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协调二者矛盾。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公共品供给的核心问题。传统单一供给模式、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基层财政困难、农村公共品需求不足以及财权、事权划分的不对称是导致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与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要解决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问题,需实行公共品供给城乡一体化政策、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加快构建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和供给决策机制,并且应科学划分各级政府的财力和事权。  相似文献   

3.
朱国宪 《商业时代》2012,(6):101-102
当前,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原有的法律制度已不能较好地规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出现结构性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文章基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调查分析,透视了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现象及原因,进而梳理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必须在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框架内,才能重构和形成最优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4.
崔艳蕊  贾洪荣 《商业时代》2012,(17):108-109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有政府、市场、农村社区和社会组织。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就要在分析供给主体效率的基础,完善多元主体供给机制,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鼓励多元主体进入农村公共服务领域,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罗红 《商场现代化》2007,(5):376-377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处于失衡状态,和城市相比,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短缺、质量低下。文章认为我国城市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不同是导致公共产品短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当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由供给资金筹措机制、需求表达机制以及监督激励机制构成的系统工程。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当前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着筹资机制不健全、需求表达机制不通畅、监督激励机制太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需无法对接、利用效率低下,农村公共服务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应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农民资源拓展筹资渠道;通过人大及网络信息平台畅通需求表达机制;通过完善监督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为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7.
周银超 《商业时代》2012,(13):14-15
现代社会脱胎于传统的单质化社会,在单质化社会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是单一的,即政府供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单一的供给主体不能适应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处于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状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错位与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加快推进供给主体多元化,同时不断完善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相关的法律制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调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商》2016,(12)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以及效率低下。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品的有效需求,而且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现行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新机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物品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可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应建立城乡均衡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建立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以及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10.
曹振纲 《商业时代》2011,(30):31-32
本文从我国当前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际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管理失位、城乡差距等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建议通过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现有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和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等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市场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及营销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农村市场产品供求结构严重失调,主要表现为价格超出农民的承受力,家电功能华而不实,不适合农村的使用条件,使用操作过于复杂,销售服务难下乡,假冒伪劣产品多,款式过时,品种单调,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开发滞后等。要改善农村市场产品供应状况,扩大有效供给,工商企业必须改变观念,走出“重城市,轻农村”的误区;研究市场,切实把握农村居民的需求,立足农民的需求现状,供应适销产品;顺应农民的需求趋势,调整产品结构,适应需求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市场开拓;工商联手,完善销售服务,适应农村市场特点,推行新的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研究学者开始重新认识服务,对服务概念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服务逻辑观。文章从结构、管理要素、价值创造、利益协调四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理论架构,运用服务主导逻辑分析物流服务供应链,提出应当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视角从保障能力供应向满足客户需求转变,重视客户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需求视角下物流服务供应链中企业客户与服务提供商共同创造服务价值的价值创造机理与利益共享形成机制等问题,提出三个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房地产价格依然不断上涨。本文依据大量统计资料,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分析宏观调控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揭示出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内在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制度的欠缺以及市场供求主体的不成熟。  相似文献   

14.
A股首发定价是目前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行者的动机、投资者的目的、承销商的偏好、政府的干预分别对A股首发的供给、需求、估值、定价产生影响.发行者的动机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于A股首发起着促进和阻碍作用;投资者的不同目的导致A股首发的供给和需求失衡;承销商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A股首发的估值偏好抑价;政府对A股首发定价的干预形成了“寻租”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规范承销商的行为、完善证券发行中的保荐人制度、调节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价差、加大司法监营和惩罚力度,以提高A股首发定价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供求结构失衡与中低收入者住房难是中国城市住房市场存在的突出矛盾,住房市场过滤机制具有缓解供求结构矛盾的作用。通过构建城市住房市场的空屋链模型,利用杭州市270户家庭调查数据,对城市住房过滤现象与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杭州住房市场存在过滤现象但不明显,住房等级与住房过滤效果具有正向的变动关系,高等级住房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住房机会。空屋转移多发生在同级内部,各等级间的空屋转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数字信息技术能够使市场主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及时、准确、充分的商品供求与价格信息,减少跨地区交易中的黏性信息,这为促进国内市场整合提供了新途径。文章采用2015-2017年近100个地级市的“数字中国”指数及大样本产品价格数据,使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方法计算地区间市场分割度,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信息技术对国内市场整合的作用及机制。结果发现:提升信息化水平能够推动国内市场整合,其中促进地区间价格联动调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信息化水平差距和空间地理距离则具有负面的调节作用。因此,改善信息条件、提升交易效率,构建更为高效、灵敏的地区间供求与价格联动机制,应成为当前促进国内市场整合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17.
人才供求的结构性失衡是当前珠江三角洲地区财经类人才市场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就需要对这一市场供求失衡的现状和原因进行调查研究。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编码分析,总结出该地区对财经类毕业生素质要求的三个维度,研究了非财经类毕业生与财经类毕业生的真实表现和企业真实需求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两类毕业生真实表现之间的差异,并从财经类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改善该地区财经类人才结构性失衡现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A股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逆转,2008年可能成为我国股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供求失衡是今后若干年内沪深股市的最主要问题,需政府出台调控政策,需政府出台调控政策,创建长时期相对持续不确定性;要密切关注证券市场的变化,尽快建立起与证券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政策框架,从根本上解决供决关系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19.
国内市场是大国经济超大规模性的比较优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新时代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演化逻辑是:经济发展阶段演进促使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需求结构演进规律决定政府政策支持国内市场发展;供需结构性错配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国内供需质量。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与消费的相对地位发生变化。经济发展重心从生产转向消费是上述演化逻辑的基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需要“供给—需求—市场”全方位的政策体系支撑。  相似文献   

20.
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阻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基于镇江市人力资源市场微观数据,运用公开劳动力市场统计指标,从供需匹配视角研究微观劳动力的匹配状况,发现劳动力市场存在供需结构失衡问题。劳动力无法适应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高技能人才短缺;不同性质机构的劳动力存在错配问题,民营企业招聘合适的人才比较困难。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求职者学历、职位工资供需匹配影响较大,但是求职者经验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