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外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 随着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改善环境要求的提高,生物质能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估计,目前世界总能源消费中,14%的能源供应来自生物质能,在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能约占农村用能的90%;在发达国家,如欧共体国家能源消费中2%到2.5%是由生物质能提供的,一些世界能源组织(IEA)成员国,生物质能在总能耗中所占份额高达15%.  相似文献   

2.
过去100多年,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发达国家和贫油国家重视石油替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按照生物质的特点及转化方式可分为固体生物质燃料、液体生物质燃料、气体生物质燃料.从本质而言,生物质能能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3.
杜厚浩 《大陆桥视野》2016,(18):173-175
生物质气化混燃发电,是生物质能与常规化石能源互补利用的有效方式,还可控制SO2、NOX、N2O和CO等甚至有毒污染物的排放量.而在整个生物质气化混燃发电系统中,气化炉是生物质气化工艺中最核心的设备,其自动控制技术又是系统能否稳定高效运行、原料能否高效、清洁利用的关键因素.本文就是在既定生物质气化装备的基础上,结合"生物质能气化+煤"耦合式发电工艺需求,从生物质气化原理出发,针对影响气化特性的因素和"生物质能气化+煤"耦合式发电应用展开控制研究,并给出了生物质气化混燃发电气化炉环节的自动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以生物的形式储存的能量。用于产生能量的生物质资源范围很广,归纳起来有林业生物、农作物、水生植物、人畜粪便和城市有机废物等。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直接燃烧供热,二是气化供气或发电,三是生产液体燃料。目前,直接燃烧仍是生物质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5亿人仍然采用这种方式,年利用量达13亿吨标准煤。生物质能的发展方向是优化利用,如生物质气化和供气、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等。  相似文献   

5.
瑞典在过去三十年中持续地增加生物质能(bioenergy)应用,使生物质能达到国家能源总消费的约1/3。在这一过程中,生物质能的生产技术趋向成熟,生物燃料(biofuels)市场得到发展,大型装备和运输体系逐步改进,产业链初步形成。瑞典发展和应用生物质能的实践,对中国调整能源结构、实行节能减排、利用地区生物质资源,以及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生物质能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洁发展机制可以为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资金帮助和技术支持,文章结合黑龙江省生物质能利用及生物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现状,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下黑龙江省利用生物质能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并提出了CDM机制下促进黑龙江省生物质能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瑞典第一大能源--生物质能发展概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生物质能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09年起,生物质能已替代石油成为瑞典第一大能源,促进了瑞典经济的绿色发展。2012年,瑞典生物质能达到能源消耗总量的31.6%。通过介绍瑞典生物质能的概况及瑞典政府发展生物质能的主要政策措施,从而提出对我国发展生物质能、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面对全球性的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形势,利用生物质能资源生产可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产品,已成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家出台了具体的补贴措施,并且规划到2015年,生物质能发电将达1300万千瓦的目标.然而受原料收集难、政策补贴不到位等难题,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远远低于风能、太阳能的利用.如何发挥生物质能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尽快解决这些难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生物质专委会秘书长肖明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秦世平教授,以及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袁振宏.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乃至低碳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政策指导意义。本文将现有的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分为费用来源、费用支付和配额交易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解读,并对我国自2006年以来的六个生物质能发电补贴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系统整理,发现当前的费用分摊机制已经无法满足生物质能发电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对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的三个环节的研究中,发现现行的生物质能发电费用分摊机制存在费用来源太少、支付机制不合理、配额交易机制不清晰等问题。以上问题有违《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的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和经济合理原则。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拓宽征收电价附加资金的渠道,明确电价附加收入的调配方式,规范配额证的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10.
新疆生物质能资源总量的估算及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疆生物质能资源分为四类:农作物资源、薪柴资源、人畜粪便资源、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并对新疆生物质能资源总量进行估算.表明储量巨大,新疆生物质能资源总量26 850.832万吨,折合标准煤14 929.14万吨,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同时新疆各主要地区的生物质能资源量的地理分布并不均匀,各种资源量差异较大,因此,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生物质能资源的分布特征,通过多种开发利用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