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工薪酬是企业为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的报酬。在计划经济时期,职工薪酬主要包括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人民银行“现金管理条例”规定,职工薪酬可以以现金形式发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结算技术进步和企业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要求,职工薪酬涵盖的范围扩大了,职工薪酬不仅包括应付职工工资,还包括各类社会统筹保障支出、基金、职工福利等。同时,由于网银和个人信用卡逐步普及,结束了过去职工薪酬支付完全依赖现金支付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企业支付给职工的货币性职工薪酬可以直接根据货币的金额来确定相关的成本、费用,但对于企业支付给职工的非货币性职工薪酬,必须首先确定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进而确定应计入相关成本和费用的金额。  相似文献   

3.
最优薪酬激励与企业利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薪酬激励的边际成本与企业边际利润的关系,提出企业净利润最大时的最优薪酬激励,然后指出实现最优薪酬激励是针对核心员工的个性化激励。  相似文献   

4.
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限薪令",到中国财政部的"金融限薪令",以及国泰君安人均百万年薪、中石油雇员薪酬成本与企业盈利逆向增长等事件的发生,企业薪酬问题已演变成公众事件,并成为相关政府和立法部门的监管课题。以人为本时代,薪酬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激励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对企业薪酬的层层质疑和各国对企业高管薪酬约束制度的纷纷出台,如何在现代企业薪酬的规范管理中有效履行监督职能;如何对现代薪酬体系和薪酬支付风险实施管理建议和风险防范,审计面临新的课题。鉴此,本文拟从薪酬制度、薪酬支付审计及薪酬审计风险控制等方面对现代薪酬审计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建立符合地勘单位时代特点的薪酬分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分配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中,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分配制度改革解决得好,全面深化地勘单位改革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加大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为更好地吸引和稳定人才,结合薪酬分配改革,建立特薪制度。加大民主参与的力度,提高工资收入分配的透明度。薪酬改革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职工薪酬准则的颁布,我国第一次在一个准则中系统地规范了企业和职工在建立雇用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职工薪酬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一个新的会计项目,其实它在我们企业会计中已经具有久远的历史了。但是,原来的会计制度对职工薪酬没有详尽的规定,只是零星地分散在其他准则和相关制度中。到底是什么促使了职工薪酬准则的出台?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北京市的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6个区的居民生活用水户的水价支付意愿进行抽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供水服务满意程度、家庭对水费负担程度、对北京缺水的认知程度、对现行水价态度等影响居民水价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26.6%的被调查户愿意支付比现行水价高的水价,73.4%的调查户不愿意支付比现行水价高的水价。分析表明:用户对供水服务态度满意度越高、水费占家庭收入比重越低、对北京市缺水现状了解越多,则居民的水价支付意愿就越强烈。建议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区分不同的目标支付群体,制定完善的水价调整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并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水价补贴工作,从而提高居民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8.
<正>农民合作社的员工薪酬是指应该支付给管理人员、固定员工、临时性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劳务费,包括各种工资、劳务费,以及奖金、津贴、补助、社会保险费、福利费等,是合作社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核算、及时发放农民合作社员工薪酬,有利于科学界定费用性质、精准归集生产经营成本。修订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对员工薪酬的核算内容与办法进行补充细化,  相似文献   

9.
应付职工薪酬概念是2006年准则修订时,为规范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全面核算企业人工成本的需要被系统地提出。  相似文献   

10.
基于408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消费者对安全认证乳制品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愿意为安全认证乳制品额外支付57.67%的价格。消费者对安全认证的了解程度、购买安全认证乳制品的经历以及消费者对政府认证和生产企业认证的信任程度显著影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基于此,提出了加大对安全认证标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认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自身品牌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和分层回归分析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相互关系,并在回归模型中加入研发投入指标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研究研发投入的中介传导效用。研究表明:中国创业板企业实施高管薪酬激励可以提高企业绩效;高管薪酬激励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力度;研发投入在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付职工薪酬概念是2006年准则修订时,为规范企业和职工建立在雇佣关系上的各种支付关系,全面核算企业人工成本的需要被系统地提出.  相似文献   

13.
程生 《农村经济》2007,(9):2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在各地的部分村庄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分析影响其落实的因素,主要包括干部因素、补偿问题难以解决、程序不合理等.按《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加大资金转移支付力度,改变需要"三分之二"通过承包土地方案的程序,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农村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营销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进入网络市场较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各大电商争相抢占线上农产品市场,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模式也层出不穷。文章选取当前较为热门的搜索引擎营销、BBS营销、网上商店、社交媒体营销和线上支付线下体验式营销等5种营销模式,采用AHP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策略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上述5种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网上商店是当前农产品营销的最优选择;线上支付线下体验消费式的营销模式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其余3种模式效果不明显。并在分析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完善物流体系,加大保险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网络支付安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满足基本支付需求,提高银行结算账户普及率以满足农村地区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支付需求为抓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村地区居民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并通过其办理日常生活基本支付业务。  相似文献   

16.
一、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加大转移性支付力度1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近年来 ,农民负担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重新合理确定农民负担水平是农村税费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农民在税费改革前要承担集体提留和统筹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集资、自宰自食生猪屠宰税等合理负担以及其它一些不合理的负担。笔者认为 ,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的农业税收增加金额总体上应控制在原集体提留和统筹费金额范围内 ,真正体现减轻农民负担的改革目的。2 加大转移性支付力度。农民负担减轻后 ,必须由中央和省实行财政…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超对接中的批发价格契约设计问题,文章引入农民合作社的垫资能力这一因素,并考虑产出受额外努力水平的影响,对传统的批发价格契约进行了重构,对不同垫资能力下的农超供应链的最优均衡批发价格契约进行了求解并分析。研究表明:当农民合作社的垫资能力较小时,最优额外努力水平和最优批发价格保持不变,最优固定种植费用随着垫资能力的减小而增大;当农民合作社的垫资能力处于某一区间时,最优额外努力水平和最优批发价格随着垫资能力的增大而增大,最优固定种植费用随着垫资能力的增大而减少;当农民合作社的垫资能力较大时,农民合作社则可能会向超市支付保证金,此时最优额外努力水平、最优批发价格与垫资能力无关。  相似文献   

18.
户籍制度保护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就户籍制度是否保护了二元劳动力市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 ,认为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就业城市移民的因素 ,但不是阻碍他们实现就业转移的根本制度障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素质门槛才是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根本原因。大力促进工业化 ,加大对农村及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并将转移支付重点用于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等 ,是促使二元劳动力市场崩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四川武引灌区为案例,实证检验农业水价现实运行情况与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契合程度,探讨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基本方向。[方法]文章从市场和政府两个维度分析农业水价影响因素,建构“成本导向、支付可行”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科学测定农业水价的弹性区间。[结果]市场作用下,供给维度要以供水工程成本为基准,需求维度在用水户承载力支付能力区间较为合理;由于农业用水具有正外部性以及农业供水的垄断性,政府应为农业用水构建合理的价格机制。农业水价构成应以平均运行可变成本为最低参考标准,也可实行全成本农业水价,以此符合“成本导向”。“支付可行”表现为实际支付能力和心理支付意愿,农业水价既要考虑农业生产中投入产出情况,判断用水户实际支付能力,又要研究其心理支付意愿,分析现实情况和心理参照点的差别情况。[结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的学理建构与现实运行具有内在逻辑一致性,优化农业水价形成机制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即优化“成本导向”形成机制,科学建立灌区成本核算体系,完善农业用水价格制定准则,确立农业用水计收方式。优化“支付可行”形成机制,积极促进用水户增收,提高水价实际支付能力,强化宣传提高用水户心里支付意愿及加...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之声报道,为规范合肥市建筑市场及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建筑业企业和建设领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安徽省合肥市首批农民工“平安卡”诞生。工人们只要刷卡,即可在电脑上看到自己的工作信息,了解自己的薪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