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百姓观点     
对权力的监督远比只喊喊廉政口号要有用得多!——针对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大搞"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江苏读者池墨认为,那些走上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和拥有绝对权力的成人,他们才是反腐倡廉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俏皮话里有一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倘若“假冒伪劣”商品走上市场,光喊“打”是仅仅不够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说‘有假”也能成为一种职业,已是令人咋舌,那么要是“打”出个“状元”来.就更令人惊叹不已了。宇宙无穷无尽,世界无奇不有,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有真就有假,这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果真涌现出了职业打假,而“打假状元”乃是程氏百崭者。名字不过是一个人的符号而已,然而程氏者,何以名曰“百家”?个中必有“典故”,细听程氏道来,却原来是他自去年6月14日起H山扛起…  相似文献   

3.
李广宇 《东北之窗》2011,(19):122-123
“东北老张”是张伟的网名,喊久了,大家都跟着“老张、老张”地喊。其实他今年也不过35岁。不过张伟并不介意,他不怕被人喊老了。印象里,东北人都愿意随大流,但自从认识张伟,我对东北人的印象就改变了。  相似文献   

4.
周蔚 《理论观察》2008,(5):66-68
权力制约问题一直是民主政治的主题之一,迄今为止,权力制约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和“社会制约权力”。“社会制约权力”是在国家和社会二元分离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权力制约模式,其以市民社会为逻辑起点,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较之传统的“权力制约权力”和“权利制约权力”的模式,“社会制约权力”模式具有更强的现实操作性和更切实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谈到权力监督,让人想到了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的有关精辟论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英国19世纪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也说过:“权力趋于腐败,绝对的权力趋于绝对的腐败。”时至今日,这些话虽已脍炙人口,但对我们来说,要对“绝对的权力”进行监督,并以权力制约权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6.
李盈 《新财经》2008,(6):52-52
4月27日,社科院发布2008年“房地产蓝皮书”,声称房价仍会上涨,只是上涨幅度会降低。高房价损害亿万百姓福祉,“蓝皮书”一出,引来板砖无数。刚享受到楼市回调的些许快意,专家学者的“唱多”论调就成了众矢之的。社科院看多楼市,多少抚慰了一下开发商那脆弱的心脏,专家学者喊喊,对提振市场信心终归是有好处的。但恐怕开发商也早已意识到:气候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7.
晨风 《中国经贸》2008,(5):44-45
中国加入WTO前前后后,“狼来了”已喊了若干年;真到了与“狼”短兵相接之时,中国汽车业的底气有多足?  相似文献   

8.
官就是“管”,管就是权力,谁不会弄权呢?虽然这种“官本位”有概念早已我们的人民公仆所取代,但是,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权力高度集中,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一般都由政府说了算,因此,政府官员给人最鲜明的印象定位是“权力”,官员是权力的化身。即使到了今天,人们对政府机关的向往、对官员的尊重用至奉迎,一般均冲着权力而来,潜意识里政府就是权力部门,和老百姓有一个“上下”之分。  相似文献   

9.
依法行政,喊了多年,老百姓总感不满意,政府部门滥用行政权力的现象依然存在。群众负担在减负中加重,外商投资者在政府的权力招引中望而却步。这其中一个原因是老百姓在接受行政处罚时没有很好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这为一些部门滥用权力,随意处罚,壮了胆,撑了腰。  相似文献   

10.
方敏 《宁波经济》2007,(3):36-37
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软”性力,虽不具备权力影响力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其作用有时远远大于权力这一“硬”性力。公安派出所是一个集多种职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管理实体,所长作为派出所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在运用好权力影响力的同时要善于运用“非权力影响力”,这是基层派出所管理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1.
所腐败的根本出路在于制度建设。文章着重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以“权利制约权力”,和建立国家权力制衡机制,“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两大方面探讨了反腐败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政府官员参与招商有很大的弊端。其一,政府官员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者往往就是看中了官员“权力资源”优势。“免征土地”、“免税”、“免费”等“政策优惠”,全凭政府官员的嘴一张,就可轻而易举地“倾斜”。然而,这些“倾斜政策”往往是“权力作主”,既是“惠法”,有悖于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有违有关法律法规。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执行中变形、走样、打折,不利于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君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影响着中国知识阶层的人格以及国家的政治发展。运用布厄迪的“符号权力”理论,认为“君子”实际是一种符号资本,在传统社会中依托其强大的道德意识攻占权力场的制高点,并且实现了符号资本向符号权力的转化,但是由于其仅仅强调道德力量,所以在取得符号权力的保证之后反而因为权力的腐蚀而丧失了其安身立命的符号资本,最终造成了“君子”人格的异化和扭曲。  相似文献   

14.
领导权力的上升、持续、衰落有一定的规律,即领导权力生命周期曲线是一条不规则抛物线。领导者在某一岗位任职时间的长短受领导权力生命周期的制约,正确理解、运用领导权力生命周期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领导权力上升期,应运用法定权力,尽快凸显个人权力;在持续期应弱化法定权力,强化个人权力,尽量达到“无为而治”;在衰落期应强化法定权力,弱化个人权力,采取“独断”为主的领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伟 《浙江经济》2014,(6):15-15
破解资源“错配”,解决时下令决策者头痛的“钱放错了地方”等“浅表性”问题,关键在于校正权力“错配”。沿着这个视点看下去便不难感悟到,“深改”的难点和突破口,在于缩减甚至废弃一些政府部门在资源配置方面掌控的过多权力  相似文献   

16.
一、要从宏观上把握行政权力部门利益化的体制根源 行政权力的本质属性是一种“公共权力”.即“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众力量”。照理说不应该存在“部门利益、单位利益至上的问题”。从纯粹的行政管理学理论看,造成“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个人化”尴尬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支撑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构架不完善、行政管理职权法定化和科学化不足,导致出现行政权力部门利益化倾向。科层组织理论创始者马科斯·韦伯甚至认为,行政管理中的问题不是“问题”,政府自身才是“问题”。根据上述理论,行政权力部门利益化的体制根源有三大“冲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深入实施“一村一品”百村推进行动,越来越多的老区农民依托“一村一品”走上了创业致富道路。但我市还有25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非常艰巨,如何乘势而进,着力扩大“一村一品”的覆盖面,推动“一村一品”更好更快发展,让更多农民群众依托“一村一品”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是摆在全市农业战线广大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14点28分,记者刚走出六楼的办公室,来到走廊上。突然有人喊“地震了!”  相似文献   

19.
杨于泽 《浙江经济》2010,(11):62-62
国家权力,是一种社会权力,而企业家通过配置资源、组织生产、提供工作岗位等,掌握着大部分经济权力,也即“影响他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施玲 《科学决策》2008,(12):208-209
“寻租”从最初的经济学含义扩展到政治领域,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权力寻租”成为腐败的代名词。本文从权力寻租的内涵和危害及其治理对策方面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