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三个半周期,呈现出价格波动周期日益延长、价格波动幅度前窄后宽、传统消费旺季作用逐渐消退等特征。其中既有生猪养殖自身规律、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等内因的影响,也有上游行业价格变动、生猪疫情等外因的影响。综合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补栏、气温条件变化及冬季的猪肉旺季消费等情况会对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走势产生较大影响,至2020年春节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应通过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链市场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减缓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四川物价》2009,(5):6-7
在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生猪、母猪存栏量下降的情况下,国家紧急出台了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助等扶持生猪生产的一揽子政策,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生猪生产发展,保障了猪肉市场供应,抑制了猪肉价格过度上涨,增加了养殖户和农民收益;但另一方面又导致很多社会资本一拥而上挤进生猪养殖行业,致使各地能繁母猪增加较多,产能明显过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猪周期"理论受到业内人士重视。该理论认为,生产与供求的相互作用会引发猪市价格周期性波动,通常3年为一个周期。资料显示,1995~201 1年,我国生猪价格经历了4个完整周期,最短36个月,最长48个月。2011年,生猪价格刷新了历史纪录。今年以来,猪肉却成为价格下跌最猛的大宗农产品。在潮起潮落的"猪周期"中,扩大养殖规模和打造生猪全产业链,成为大  相似文献   

4.
熊达 《四川物价》2005,(9):13-13
为应对因生猪疫情所导致的生猪及猪肉价格暴跌,其他畜禽产品价格暴涨局面,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社会稳定,7月27日,内江市中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加强疫情期间市场价格监测工作的会议。会议就如何做好疫情期间本区市场价格监测工作,作了紧急动员和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对生活必需品价格和运行情况监测数据显示:近期生猪上市交易量增加明显,猪肉价格持续下降,供求矛盾突出,生猪价格跌势强于猪肉价格,养殖积极性受挫。我们开展深入调研.在认真分析生猪价格和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成容 《四川物价》2010,(5):16-17
2010年伊始,我县生猪猪肉市场价格低迷,近期仔猪、生猪、猪肉价格跌落比较明显,造成仔猪市场的滞销,养殖农户特别是养猪大户反应极为强烈,部分养猪户开始宰杀母猪、存栏生猪,对今后生猪市场影响相当大。为了控制江安生猪生产价格的下滑局面,县物价局密切注视生猪生产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加强了价格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7.
2011年陕西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整体呈大幅上涨态势。特别是从去年6月份开始,生猪、猪肉价格双双大幅上涨,至去年9月份均刷新历史新高,然后次第小幅回落。2010年我省生猪价格持续走低,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前一年冬天异常气候导致仔猪死亡增加,生猪存栏一、生猪、猪肉市场价格监测情况  相似文献   

8.
猪肉价格剧烈波动对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产生了显著影响.为了弄清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非对称传导效应,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实证分析了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传导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存在长期均衡正向关系,猪肉价格调控难度增大.非对称条件异方差模型(TARCH)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生猪价格与猪肉价格之间的传导具有双向非对称性特征,其原因是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在传导过程中受到了产业链利益相关者议价能力差异、生猪供给与猪肉消费均衡的滞后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猪价格波动是各种因素对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共同影响的结果。文章运用X12乘法模型和H-P滤波分解技术,将我国2000-2013年生猪价格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分解为趋势性成分、周期性成分、季节性成分和不规则性成分,同时对我国生猪价格波动特征和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生猪养殖主体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受养殖成本上升推动、生猪生产规模压缩调整和生猪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影响,去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通过调查研究,现就今年生猪价格走势及调控对策谈几点想法。一、2012年生猪价格运行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11.
受生猪生产下降、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2007年,猪肉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并带动牛羊肉和禽蛋等副食品价格上涨。预计2008年猪肉等副食品价格总体将呈高位回落走势。  相似文献   

12.
刘湘 《市场论坛》2007,(12):85-86
文章在对我国猪肉价格大幅度上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影响猪肉价格上升的五点原因,其中既有经济学中存在的市场经济原理,也有新农村条件下存在的新因素。并在借鉴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猪肉价格的几点建议,如一系列旨在增加猪肉供给量的宏观政策、减少中间商争利的措施等,这些方法都会提高养猪户的利润,同时也不至于使猪肉价格无限制的上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蛛网模型的2007年猪肉价格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云  王阳 《商场现代化》2008,2(3):149-151
本文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了"蛛网理论"的特征,并用蛛网理论深入分析了我国2007年5月以来猪肉价格过高的真正原因,指出现行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导致猪肉供求难以实现稳定均衡。应通过建设以期货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完善信息统计、加大储备等方案来减小猪肉生产和销售中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4.
近期以来,受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生猪存栏下降及疫情等影响,市场猪肉供应量下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且居高不下,汉中市场每500克后臀肉  相似文献   

15.
基于HP滤波法的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HP滤波法研究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十分频繁,且其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周期一般为3~4年.本轮猪肉价格波动自2015年9月开始,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跌至波谷,2019年夏季猪肉价格将回到波峰.猪肉价格波动可以通过供给层面的完善来予以平抑,建立全国统一、完善的生猪养殖信息平台及控制猪肉进口量是预防和抑制猪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进入5月份以来,广东各地猪肉价格出现了明显上涨。本文对导致猪肉价格上涨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母猪生产、加强防疫工作、适当增加储备、免或减半运猪入粤车辆通行费、建立生猪生产保险制度、建立健全生猪价格调节基金,降低规模养猪户用电价格等稳定猪肉价格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弛  王艺歌 《北方经贸》2011,(7):61+68-61,68
2011年一季度,黑龙江省生猪价格爱存栏数量、养殖风险成本、养猪成本等因素影响而呈上涨趋势,应对黑龙江省生猪价格的变化,应增强市场例控能力,适时推出生猪期货交易制度,建立生猪保护价制度,加大政府扶持及对市场供求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借助多元统计方法识别2000年1月~2016年12月江西省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选择生猪价格波动率作为警情指标,借助时差相关法,确定风险预警指标,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警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结果表明,玉米价格、仔猪价格、猪肉价格、活鸡价格、豆粕价格、生产者预期和疫情为主要警情指标,其中先行性指标是仔猪价格和生产者预期,同步指标是玉米价格、猪肉价格和活鸡价格,豆粕价格和疫情是滞后指标;除个别样本点外,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生猪价格预警值和实际价格数据比较接近,生猪价格波动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程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便政府能够根据不同警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生猪生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猪的生产、供应及其价格需要引导。要科学制定并发布标杆猪价,调节生猪流通费用,鼓励适时储售,设立生猪价格调节基金,维护生猪生产流通秩序,提高猪肉经营者价格诚信意识,建立健全猪价应急预案,防治涉猪疫情,推进按质论价。同时要强化一系列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上半年.在国家启动生猪价格调控预案后,生猪及猪肉价格止降并有所回升。由于目前生猪供给仍然偏高,生猪及猪肉价格仍面临下降的压力。因此,应密切关注这次冻猪肉收储措施结束后,生猪及猪肉价格走势,及时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