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友  任金海 《经济师》1996,(12):25-25
我国农村合作银行发展战略研究刘建友,任金海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合作银行筹建在即。我们认为,这只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即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形式的一种进步,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终极目标,则是通过内部经...  相似文献   

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张振华最近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会议,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有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多种金融机构组成的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合作经济不断壮大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全面发展。其中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3.
刘德 《经济师》2000,(1):133-133,142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现行劳动用工制度的种种弊端也逐步显现。如何改革现行劳动用工制度,以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真正确立和巩固农村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摆在我们信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一、农村信用社现行劳动用工制度的弊端及其改革的必要性农村信用社现行劳动用工制度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在人员数量上,农村信用社已严重超载。由于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战线长,摊子大,一个萝卜一个坑,…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政府的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一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繁荣和稳定,以及农民的切身利益。本文以服务三农为主旨,探讨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方向,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应该坚持合作制;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两大误区以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完善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及运营模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精神,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逐步向农村商业银行改制.本文以平凉市调查为例,对农村信用社改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路在何方──对镇平县农村信用社当前经营难点的调查分析金星武,詹忠德等根据全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信用社发展历史的必然趋势和选择。为此,调查农村信用社当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刘良锐  王余英 《经济师》1998,(12):82-8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合作金融组织,并按合作制原则,正确处理农村信用社与各方面的关系,农村信用社作为区域性金融组织,与其它商业银行相比,无论是改革的目标,或是经营方向都有着不同...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政府的职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民权  徐忠 《经济学》2003,2(3):555-572
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一改革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农业的持续发展、农村的繁荣和稳定,以及农民的切身利益。本以服务三农为主旨,探讨了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方向,认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应该坚持合作制;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两大误区以及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过法人制体制改革,但由于财务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仍然有很多农村信用社经济效益不佳。本人重点探讨了法人制度改革后,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体系构建问题,目前是希望农村信用社尽快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0.
张观计  张晔 《经济师》1998,(7):82-83
对大同市农村信用社规范试点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张观计张晔郑有升《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建立以合作金融为基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目标,明确了农村信用社坚持“三性”、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通过对试点信用社...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贫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人行陇南地区分行课题组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信用社在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中西部广大贫困落后地区贫困社改革面临着超乎人们想象的困难。本文根据对陇南地区九个县248个农村...  相似文献   

12.
改革是农村信用社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改革的政绩更是人们关注的结果。文章对河南省南阳市农村信用社一级法人改革及改革政绩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倪育新  李卫东 《经济师》1997,(12):83-83
股金占有比例是农村信用社实现真正意义合作制的重要标志●倪育新李卫东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转向恢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社员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  相似文献   

14.
李雪玲 《当代经济》2009,(14):86-87
本文首先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体制瘤疾的透视和解决办法的阐述,结合目前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现有的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给予的扶持政策,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金子荣  王文飞 《经济师》2001,(4):195-195
《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由农民自愿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在改革、整顿、规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在改整规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整顿、规范,这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农民富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繁荣的大问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在今后的改革、整顿、规范中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信用社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管理是信用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农村信用社员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体制改革当中也暴露出了许多员工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落后的员工管理理念等几个方面。本文从现在农村信用社设置改革对员工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出发,分析当前员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农村信用社员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文运康  严青 《经济师》2000,(11):177-178
这些年来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 ,农村信用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 ,由于受到市场规模等诸多因素的限制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亏损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最近对某市农村信用社的经营亏损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一、某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该市设有 1个市级联社 ,12个县 (市、区 )联社 ,基层信用社2 2 4个 ,分社、储蓄所 2 79个 ,正式从业人员 2 85 9人。截至 1999年底 ,拥有各项存款 2 3996 2万元 ,各项贷款 15 5 948万元 ,其中正常贷款 392 6 8万元 ,占 2 5 % ;逾期贷款 430 5…  相似文献   

18.
王文超 《时代经贸》2011,(4):169-170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其实早已成为经济界的热门话题,在二十几年前就有改革的萌动,但至今在改革方向和措施上仍然难以定论,其实,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国家早在1996年就明确了方向,《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中明确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农民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同时规定“在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已经商业化经营的农村信用社,经整顿后可合并组建农村合作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政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原因,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的发挥。认真分析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贺新华 《经济师》1997,(8):69-70
谈强化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途径●贺新华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顺利实现了与农业银行“脱钩”,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旧的管理体制迅速瓦解,而新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尚需假以时日。在这段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新旧问题相互交织,农村信用社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