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10年国庆前夕暂时落幕的“黄、陈”国美控制权之争,可谓我国资本市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丛林争霸”。曾被国美电器收购的原永乐家电负责人陈晓,作为国美电器的负责人,对国美前任董事局主席黄光裕提起法律诉讼;而此前一天,国美电器刚刚收到黄光裕代表公司要求撤销陈晓董事局主席职务的函。  相似文献   

2.
中鼎观点:黄陈之争是国美企业病的集中爆发,尽管这次控制权争夺在直接利益上对国美电器的任何利益攸关方都是一次消耗,但长远看来,是国美电器的一次自我免疫,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的规范与完善,有利于遏制大股东的强权意志和帝王情结,有利于明晰与界定董事会及其核心成员的责任、权限和利益保障,有利于明确并强化国美的企业理念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国美电器是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被誉为中国家电零售连锁第一品牌.2010年8月,国美公司正式对公司间接持股股东及前执行董事黄光裕进行起诉,国美之争正式拉开序幕.再此期间,苏宁电器把握住了国美内部争斗这一机遇,后来居上,给国美电器在中国的市场地位造成极大损害.因此,本篇文章主要从公司内部管理层面对国美内部争夺战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其它企业的公司内部管理树立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美控制权之争势必成为管理学上的经典案例。文章从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与约束、创业大股东的地位与利益保护,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连续和协同等视角出发,分析国美之争所带来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管理19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华平投资以1.5亿美元的代价成为国美电器的第二大股东, 这笔交易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国美一课     
2010年之夏,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国美内部,陡然爆发了一场股权之争——为公司的控制权而战!一方是身获商业重罪、被判14年刑期的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及其家族;一方是临危受命的国美董事局主席陈晓,及其团队。两大阵营,外加强硬的国际资本贝恩介入,已然形  相似文献   

7.
CE:经历了这场"国美之争",你是什么时候下决心离开国美的?陈晓:离开国美,2008年就开始有这个想法了。"争夺"这个词,是媒体杜撰出来的东西,争夺什么了?争夺反映在股权变化上,我的股权多了,他的股权少了,这叫争夺。这个东西没有任何变化,争夺什么呢?对我来讲,就不应该再往这个方向来跟他们去搅和,说这些话,没必要。  相似文献   

8.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股权结构的变动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其中,大股东股权的变动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尤为重要。文章以国美电器为例,以国美大股东的股权变动为线索,分析国美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并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过程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物流技术》2012,(4):56-58
一、项目背景国美电器于2005年开始的国美电器扩张并购战役,在成功收购哈尔滨黑天鹅电器、易好家、永乐与大中之后,以国美电器成为名符其实的国内最大家电连锁企业而胜利收官。国美电器在不断做大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以实现国美电器雄霸家电连锁市场的战略目标。2007年,国美电器就开始启动信息化系统全面升级的选型工作,以求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度对接。2010年10月,唯智信息物流系统凭借广泛的应用案例,完善的智慧物流  相似文献   

10.
人物     
沉浮陈晓走了3月9日,国美电器(00493.HK)公告,陈晓辞去国美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及授权代表职务;孙一丁辞任国美电器执行董事,继续留任国美电器副总裁(后离职)。国美董事会委任张大中为国美电器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港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国美为第一大股东的*ST三联(600898.SH)公告孙一丁辞去三联董事及副董事长职务。  相似文献   

11.
沉浮     
《中国企业家》2011,(7):38-38
陈晓走了3月9日,国美电器(00493.HK)公告,陈晓辞去国美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执行委员会成员兼主席及授权代表职务;孙一丁辞任国美电器执行董事,继续留任国美电器副总裁(后离职)。国美董事会委任张大中为国美电器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港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同时国美为第一大股东的*ST三联(600898.SH)公告孙一丁辞去三联董事及副董事长职务。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8,(1):34-34
2007年12月14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称。国美电器通过其附属公司出资36.5亿元以委托贷款的形式给独立第三方完成了对大中电器的全部股权收购,从而国美电器得到了大中电器的管理与经营权。此举更加确立国美在京沪的霸主地位。显然,在这场电子产品零售市场的悄然革命之中,国美已经把对手抛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13.
入主国美电器两年多时间,陈晓对很多事情仍茫然无解。在一次公开谈论公司控制权之争时,陈晓说:“我也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然而,彼时的陈晓一定已经知道,自己不日将要离开国美电器。今年春节前,他对属下说,能在春节前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在春节前完成,免生枝节。  相似文献   

14.
国美电器在其20多年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在外经受着苏宁等强大竞争对手的巨大竞争压力,在内面临着由控制权之争所导致的巨大内部矛盾,国美如何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国美的未来又将向何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围绕备受瞩目的国美"控制权之争"事件,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探讨国美事件所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分析国美大股东(黄光裕)与中小股东,管理层同公司的大股东、中小股东之间,投资机构同股东、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公司同政府、消费者、供应商、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群体之间的四个方面的利益冲突。最后总结,从"国美事件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曾蝉联2004—2005年首富的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以430亿元身家.第三次当上中国首富。另外,分列2008年胡润百富榜二、三名的是日照钢铁董事长杜双华和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  相似文献   

17.
《英才》2007,(1):48-50
并购是下策? 在新国美宣告成立的前一天,投资银行美林却下调了国美电器评级。家电连锁业的并购故事从陈晓讲起。陈晓,永乐电器创始人,现在的身份是新国美总裁,中国家电连锁行业很多故事情节的更迭,都离不开这位现年48岁的上海人。陈晓是家电连锁业扩张的“冒进者”,又是一位十足的“搅局者”,他甚至被业内同行称之为“行业的罪人”。  相似文献   

18.
尽管目前笔者还不能对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的未来发展趋势下定论,但争夺各方都是在遵守既有的公司法框架,各自博弈和争取利益形成的一个理性的局面。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从家族企业向公众企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9.
国美一路拼杀.一路洗牌。它建在哪里,哪里的电器市场平衡格局就被破坏,哪里的电器就会出现竞争性降价局面。2003年,国美进军广东深圳,一年下来,当地有300多家中小电器零售商由于抵挡不了国美持续降价的压力而关门歇业.电器的价格也比2002年低了10%~15%。目前国美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市场的开拓,品牌的运作,都需要国美从管理到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罪与罚     
白露  Ben  Baker 《东方企业家》2010,(4):90-94
国美电器何去何从?是继续捆绑在黄氏泰坦尼克号上,还是毅然与之切割彻底摆脱黄光裕影响?显然,在此事的选择上,并不是区区几百万元的罚金取舍,而是有罪和无罪辩护的阻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