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丽华 《时代经贸》2010,(12):148-148
本文在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收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与中国国际收支活动规模最大的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从哈国取得的国际收入稳定而中国对哈国的国际支出变化无常及中国与哈国的国际收支顺差规模呈现下降趋势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国际收支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与中国国际收支活动规模最大的国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从哈国取得的国际收入稳定而中国对哈国的国际支出变化无常及中国与哈国的国际收支顺差规模呈现下降趋势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201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开始呈现出由"双顺差"向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新常态转变之趋势。跨境资金流动双向波动日益明显,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放缓,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收支的改善总体上属于结构性调整范围,新形成的对外贸易态势不会发生大幅度反弹。但国际收支平衡仍面临着各种体制机制和市场障碍,应该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实现突破,加快建立可持续的国际收支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现象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失衡重点表现为由货物贸易顺差占主导的经常账户顺差、由直接投资顺差引起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以及双顺差现象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运用结构分析法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扩大内需、改善外汇储备结构、调整出口结构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今中国已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从1994—2013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入手,具体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并针对我国目前诸如热钱涌入、房地产的走向、国家政策结构转型及高外汇储备等现象进行剖析,从而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1999,(10)
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对( )因清偿债权债务和并非由于清偿债权债务引起的货币收支。a、另一国家 b、另几个国家 c、国际机构 d、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2、一定时期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货币收入总额超过货币支出总额为(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平衡 c、国际收支顺差 d、不确定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在( )内货币收支状况对比的统计报表。a、未来某一时刻 b、过去某一时刻 c、过去某一时期 d、未来某一时期4、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有( )。a、贸易收支、劳务…  相似文献   

7.
石刚·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总汇。国际收支的状况不仅全面反映了本国经济与外部经济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国际收支的变化还会对国民经济的走势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将国际收支平衡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矛盾由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国际收支"双顺差"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他相关负面影响已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见图1),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但从效果来看尚未达到预想的目标,中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快速增长格局.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是指为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挣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由国家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所实施的总体管理。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从1994—2008年的15年时间里,中国的国际收支呈现出"双顺差"现象,其延续时间之久、差额数值之大实属世界罕见。在指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基础上,对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际收支     
《经济师》2001,(11)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 ,否则为不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是国际收支的顺差 ,或称国际收支盈余 ;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是国际收支的逆差 ,或称国际收支赤字。逆差表示对外负债 ,一般要用外汇或黄金偿付。国际收支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它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收支连年不仅保持巨额顺差态势,而且外汇储备额也随之大幅度增长。中国是目前是一个体制转轨时期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外汇储备面对着的高速增长形势,高额的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像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结构合理、适量的外汇储备不仅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同时是也弥补了国际收支逆差,维持国家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和偿还外债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传统理论与现实状况两方面分析了一个较为普遍的国际金融现象-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本认为,传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失灵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由于理论的缺陷及现实的变迁,这些解释不充分。当代货币贬值的国际遐以效应失灵问题主要来自于贬值陷阱及国际游资冲击,本指出,国际收支逆差国企图只通过货币贬值策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本建议,国际收支逆差国应尽量放弃通货贬值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策略。采取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状况及统计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不论如何界定,对短期资本流动规模进行准确的测算都是有相当难度的。自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中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进行调整以后,研究短期资本流动更缺少统计上的支持。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存在资本管制的国家,很多资本流动都是以隐蔽的甚至非法的方式进行,国际收支统计上的数据与实际的资本流动状况会存在很大的偏差。所以分析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状况除了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反映的情况外,最主要的是基于已有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数据之间内在的关联关系,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算。2001年以前,中国存在着资本外逃,国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与引资政策:一个悖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呈现出“超前”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按照“两缺口”模型,这种态势说明中国没有引资的必要,但中国目前却成为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接受国,同时又跻身于资本净输出国行列。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超前”的国际收支结构还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因此我国引资战略应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形式和政策上作相应调整,以实现国际收支结构的合理转型。  相似文献   

17.
1895—1930年中国国际收支发展趋势及主要特征陈争平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交易的综合。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支付空前巨额的战争赔款,与此同时,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对华贸易额、……等都成倍增长,国际收支内容的变化对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日益增加,主要布局在资源能源类产业。这对于企业来说,有助于降低资源的采购成本和缓和供给压力,或通过海外扩张,获得再次的高速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则能起到资源补缺、改善国际收支的效应。但这种资源能源型对外投资促使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得以维持,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向可持续的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同时,当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和速度过快,而普遍存在对风险估计不足的问题。需要国家进行引导,提供法律保障与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也出现了外部国际收支失衡的现象.文章根据1980-2008年间中国与他国相关数据,采用瑟尔沃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国际收支约束下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总体上并没有受到国际收支的约束.据此,文章提出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中国利用外资是否过度、外资是向中国转移了先进技术还是造成中国的核心技术缺乏症、外资流入是否造成国际收支风险及外资是否产生了产业控制风险等五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