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司动态     
《证券导刊》2013,(44):67-68
中信证券全面介入碳交易市场 11月28日,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启动。当天,中信证券成为第一家参与碳配额大宗交易的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于2011年颁布《“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建立了我国碳排放配额分配体系。但由于施行时间较短,分配体制并未成熟。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是未来开展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核心支撑体系。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下的分配机制发展成熟且成效显著,具有较强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欧盟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机制与特点,结合我国现有分配制度,为完善我国碳排放分配模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球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强制减排体系,二是自愿减排体系,前者以官方机构发放的碳配额为主要交易标的,后者则是购买者出于自愿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需求而形成的碳汇量交易市场。我国的自愿减排市场包含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和碳普惠产品交易市场,同时CCER可在一定额度内作为碳配额交易的抵消量。我国的蓝碳项目在上述两个市场模块中均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一些共性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如产权制度不明确、核算机制不健全、自愿减排交易制度不完善等,此类问题揭示出我国蓝碳市场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蓝碳市场制度建设存在较大的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应当不断加强蓝碳自愿市场交易的立法,完善蓝碳项目开发方法学以及构建完善的蓝碳自愿减排交易体系,从而实现我国蓝碳市场交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跨期排放权交易体系,在碳金融交易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较为复杂,涵盖了排放许可权的权限设定、配额存储与借贷以及市场化管理等一系列环节。本文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为依托,结合各个环节进行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剖析了排放许可权市场的基本特征,结合市场力量,为我国的碳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引言 碳金融泛指一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创新和融资活动,包括基于项目开发的投融资,碳排放权的交易和投资,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交易和一切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相应地,碳金融市场包括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前者是指国际组织指定一个总体一定的配额,在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参与者之间也可以进行交易,它的好处在于控制了污...  相似文献   

6.
常紫星 《时代金融》2011,(32):25-26
面对全球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迅速发展和国内产业升级的资源整合需要,中国亟需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特别是作为其基石的配额分配法律制度。作为碳交易机制的法律机理,应明确国内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以行政许可为其运作模式,采用"总量—分配"的配额分配制度,分阶段、渐进式从无偿分配过渡到有偿购买,并将其与清洁发展机制有效衔接,以确保我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机制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7.
胡炜 《财政监督》2014,(1):66-69
武汉城市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省作为碳排放权交易的七个省市试点区之一,当前正在大力推进这一工作。作为唯一一个既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又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省份。湖北省应该如何界定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和两型社会建设两者的关系,当前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并研究.以便为今后试点工作全面铺开提供经验和教训。排放权交易作为市场的嵌入机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也是突破口。一方面可以利用市场嵌入机制配合行政调控手段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成本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排放许可及排放权交易市场保护千湖之省的优美自然环境,深化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下的碳金融碳金融指与低碳经济有关联的金融活动,可泛指所有服务于旨在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担保、咨询服务等金融中介活动。目前,全球碳交易市场按照业务模式可以分为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市场(Allowance-Based Markets)和基于项目的碳交易市场(Project-Based Markets),前者是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后者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如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按照减排约束力又可区分  相似文献   

9.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多个行政辖区应用实施。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现行会计政策,对我国会计实务和准则制订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法是较理想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方法,但要限制免费配额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和排放负债市价结算法的使用,实现政府补助法在会计方法层面的协调一致性,并择机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做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各国越来越重视控制碳排放的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而我国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复杂性,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不同的市场结构、初始分配方法、交易拍卖方式等都将影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市场效率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实验经济学和参数检验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低碳”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然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涵盖了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碳定价、政府监管、信息技术、法律完善等诸多环节,同时还要考虑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对相关研究的梳理,有助于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涂毅  谢飞 《武汉金融》2008,(2):18-21
曾几何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G8+5领导人对话会,到APEC会议、亚欧会议,以及刚刚在巴厘岛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都是主题中的主题。本文通过对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当前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现状分析,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继而提出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希望以金融资本的力量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起步晚、发展水平较低,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风险。本文着重探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启动以来,我国碳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亟待应对的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技术风险等,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碳金融政策体系,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法规;加强碳市场建设,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督检查。以期能够为我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急需突破理论认识和实践设计上的瓶颈。立足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的经济实质,通过考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依托的"总限-交易制",提出"二元观"理论视角,将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理解为:依法实施碳排放的权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遵从法定配额进行碳排放的义务。由此,将企业获得的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等量地确认一项资产"碳排放权—法定碳排放权"和一项负债"应缴碳排放权—法定配额义务",建立逐期核销机制,以及按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清缴和结余等实际管理情境开展核算。这一碳会计方案,可契合"总限-交易制"的环境管制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实质,预期可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和国家碳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21年7月开市以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已满两年。数据显示,运行两年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40亿吨,累计成交额110.30亿元。目前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减排成效逐步显现,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相似文献   

16.
6月13日是全国低碳日。近年来,建设美丽中国、共享碧水蓝天的理念已越发深入人心,而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是给企业排放设定上限,通过配额交易降低减排成本的重要制度。其实早在2011年,我国就已经确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自2013年6月以来,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重庆等7个碳交易市场相继鸣锣开市,拉开了我国碳交易从无到有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正>实现“双碳”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碳权益市场是破解发展与减碳两难矛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碳配额交易市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绿电交易市场、绿证市场、可再生能源超额消纳量交易市场等多类型市场机制并存的碳权益市场格局,但各类碳权益市场普遍存在市场化程度低、衔接机制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碳排放权交易是市场机制的一种形式,由于碳市场的高风险性、公益性、多元性以及交易标的的特殊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的干预。而且目前存在政府取代市场的主导地位、碳市场价格调控失灵、“碳泄漏”、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政府干预碳市场时应遵循市场优先原则、公共利益原则及必要性原则,制定统一的市场准入和交易规则,完善碳市场价格调控机制,构建碳补偿机制实现责任分担,完善监管职能以适应金融化,并明确政府干预在碳市场中的法律边际,形成合理竞争和良性发展的碳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9.
胡炜 《财政监督》2014,(2):66-68
武汉城市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湖北省作为碳排放权交易的七个省市试点区之一,当前正在大力推进这一工作。作为唯一一个既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又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省份,湖北省应该如何界定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和两型社会建设两者的关系,当前存在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并研究,以便为今后试点工作全面铺开提供经验和教训。排放权交易作为市场的嵌入机制,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也是突破口。一方面可以利用市场嵌入机制配合行政调控手段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成本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排放许可及排放权交易市场保护千湖之省的优美自然环境,深化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张雁  杨鑫 《海南金融》2022,(1):64-70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正式开启,我国碳交易市场日益活跃,碳交易规模和流动性大大增强,目前执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在理论建构和实务规范上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会计核算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在梳理国际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现状,对碳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