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本文以中航油巨亏事件为例,分析了跨国企业的衍生交易、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航油巨亏事件的根本动囚是对衍生金融工具认识不足,以致没能很好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惯例并导致投资风险的增加。同时,中航油自身在企业风险管理上的弱化,又逐渐滋生了公司治理的内生性问题,即内控机制和监控机制的缺乏。因此,对企业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公司治理的有效监督是解决当前跨国企业投资风险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储棉、中航油事件和世界通信公司破产案等国内国际重大企业经营管理事件为背景,着重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以加强风险管理、改善公司治理为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虚,遏制中储棉、中航油事件再度发生,提高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管理构想;进一步改善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公司治理的新核心:风险管理 传统的公司治理是以股东和董事会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治理模式。传统的公司治理注重外部治理,主要通过产品市场,审计师的工作及兼并收购等方式来实现,没有体现公司治理的核心所在。这就导致“安然”、“世通”、“中航油”等会计造假丑闻事件逐一浮出水面。这些事件的发生,暴露了传统公司治理的弊端,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企业风险管理ERM的概念,风险管理成为公司治理的新核心。  相似文献   

4.
中航油巨亏事件,对我国乃至国外相关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冲击和深远影响。与中航油事件几乎同时发生的伊犁股份高管被拘风波、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被捕等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无一例外的把所有问题集中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身上,我们不禁要问,我们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就在此时,国际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形势下,内控制度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利润的提高、风险的规避显得尤为重要。全面把握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也是当代成功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公司如安然、世通、三九集团、中航油等事件的不断发生,如何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商海中抓住机遇,规避风险,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航油、中储棉、国储铜等事件的相继上演,让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为此,监管部门于2006年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法规。此外,2006年7月15日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也在北京正式成立。但制度法规的出台并不代表企业已经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本文以国储铜事件为例,剖析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一些世界级企业的相继倒闭,企业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界及学术界关注的一大热点.2004年新加坡中航油事件加剧了我国企业理论界、实务界对它的研究,众多企业不仅关注风险管理,更加强调要对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措施进行持续的监督和评价,对企业风险管理进行审计自然而然提上了议程.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企业法律风险的报道也充斥世界每个角落,从安然的丑闻事件,到中航油以及联想等公司的法律纠纷的发生,加快了世界各国风险管理立法的步伐。企业法律风险的指数已成为是衡量一国法制完善水平的指标之一。如何应对和防范金融危机下的法律风险,是许多企业和企业家必须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曾秋根 《财会月刊》2005,(10):62-64
本文立足于中航油价格风险管理失败案例,具体分析我国部分企业价格风险管理失败的两大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企业同时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与投机交易,导致企业不能制定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二是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公司拥有一套完善的价格风险制度,但因缺乏经验与能力,以致这些风险管理制度无法真正得到实施.因此,建议禁止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交易,以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序言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很多起大企业财务造假丑闻以及由于内部和风险管理失效而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国际上,有安然、世通、施乐公司、巴林银行事件等;在国内,亚细亚、中航油、银广厦等类似事件不断出现。这些事件的发生,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航油事件曝光后,陈久霖和他曾经钟情的金融衍生工具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的“毒蛇猛兽”。其实,人们冷静剖析之后,却逐渐发现衍生工具的最初使命在于规避市场风险,而中航油企业的内部控制之病魔,才是导致中航油事件的“短板”和真正祸患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中航油危机形成的原因:山寨模式 对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亏损事件,许多人把其归因于内控机制不健全,这当然有道理,几乎所有的财务问题都与内控机制不健全有关。但是,如果企业的总裁权力过大,内控机制往往就形同虚设。在“问题管理”中,把这种问题称为山寨模式。“山寨模式”是指有些企业在管理中像山寨一样,英雄们的座次排定之后,各路好汉不再是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而是一切由寨主说了算。而且.企业的虽高领导人像占山为王的寨主一样,有太大的自主决策权,既不受“王法”的约束,也不受上级的监管,可以在他的山寨内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13.
一、中航油危机形成的原因:山寨模式 由于中航油(本文中的"中航油"均指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亏损事件和创维老板黄宏生被拘事件同时曝光,而且都是危机管理的最新案例,所以人们通常把两个事件联系在一起来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利华 《审计月刊》2005,(12):36-37
2004年11月29日,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航油因错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资上累计亏损5.5亿美元,决定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作为一个成功进行海外收购被称为“买了个石油帝国”的企业,违规的石油期货交易不仅让充满潜力的中航油轰然倒下,也暴露了我国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巨大缺陷。  相似文献   

15.
从中航油事件透视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1月30日,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油”)因石油衍生品交易出现5.5亿美元巨额亏损而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由此中航油巨额亏损事件浮出水面。笔者认为,虽然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和投机功能相伴而生,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其杠杆作用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但严禁企业从事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业务是不现实的,关键是要对其进行适时的会计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同时逐步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审计》2009,(3):36-38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仍然在蔓延,一些知名的国际企业在倒闭或面临倒闭的边缘。在危机中,各种风险如过分注重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过渡追求经济利益忽视潜在风险控制,或者有风险控制制度与措施但不执行或执行不严格等风险因素已经彰显,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流行话题;加之之前美国的安然、世通财务丑闻,我国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风险管理与内控失效等事件的深刻影响,重新检讨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策略、重新认识风险、制度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甚至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华 《陕西审计》2005,(1):17-17
四川省原副省长李达昌的被捕,使中川国际8年前在乌干达欧文电站项目上的惨败浮出水面。而“中航油事件”依然余波未平。“走出去”是当下我国企业界一个热门词语。近年来,包括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在内的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增长迅猛,然而几次“折戟沉沙”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进军国际市场必须严防风脸。  相似文献   

18.
内部控制演进新趋向——内部控制自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不断上演的上市公司管理高层违规和经营失败案,如伊利股份和创维数码的高管问题,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巨亏等,引发了全球投资者乃至公众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能力的忧虑(张谏忠等,2005)。更有甚者,有人怀疑这些公司可能根本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但事实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一直存在,而且其《风险管理手册》还是由国际四大——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与其他国际石油公司的操作规程基本没有任何差别;伊利股份和创维数码等上市公司也按证券监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报告…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充满着各种类型的风险,如何认识风险。有效的防范、规避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从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特征、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形成的原因、以及风险管理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等方面对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进行了论述。最后就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鲁菲 《中国企业家》2008,(22):34-34
5年前,中航油投资石油衍生品亏损5.5亿美元的伤口刚刚愈合,同样的事件又发生在另外一家由国有资产控股的香港窗口企业中信泰富身上。不同的是,这一次的亏损金额更大,目前为止已达200亿港元。中国国有控股企业接连出现问题,显然是企业管理层的投机与赌博心理占了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上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