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数量变化关系视角出发,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变化与就业人数比例变化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运用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原理,从人才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就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进行探析,最后从产业、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各个层面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为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姚洁 《商》2014,(32):34-34
文章剖析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矛盾的根源,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企业的因素,指出应正视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中的弊端所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和提高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机制,对就业能力与企业人才供需对接的基本思路和路径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河北省为例,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产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等方面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 《致富时代》2010,(4):131-131
就业能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砝码,培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该文主要对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从社会、学校和毕业生自身三个方面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品牌》2018,(1)
本文首先对京津冀产业发展、就业结构、产业偏离度进行分析,表明三地产业发展相对均衡,就业劳动力存在优势互补,之后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表明河北大学生两难现象并存,长期来看雄安新区对就业影响显著。最后从宏观区域协同、微观高校定位与以实习实践培养就业意识等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6.
邵焱  王慧  苑卫卫 《中国市场》2011,(39):41-43
当前,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文分析了在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大于需求、专业设置滞后、毕业生素质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形势下,高校如何从营销角度出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全面营销为指导,从内部营销、关系营销、社会责任营销和整合营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升级的视域全面分析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通过对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以及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偏离度的测算,综合分析江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水平。实证研究表明,1999-2016年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迁方向一致,但就业结构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变迁;江苏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为最弱,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表现最为协调。目前,江苏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第一产业存在过剩的劳动力,而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存在不足。江苏省需根据市场的需求格局,积极推进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侧改革,以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变迁。  相似文献   

8.
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重要特征,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其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无法及时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对中国而言,毕业生结构性失业原因涉及高等教育结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等因素,但开放经济环境下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快速变迁等因素则更是强化了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的结构性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9.
夏晴 《中国市场》2011,(13):124-12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试图运用职业搜寻理论、保留工资理论和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对高校毕业生"知识性失业"问题进行探讨,并从高校毕业生、高等院校、政府部门三个角度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饮寒 《致富时代》2011,(7):167-167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学历人才包括大学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猛增,毕业生劳动力市场随时都面,临着瞬时饱和,导致就业难度急剧增加。然而就业市场与招聘市场当中同时还存在着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层的关注。该文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要求,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结合管理类学科特点,进行人才资源供给和用人单位需求的比较分析,从而为高校培养机制提出改革建议,为毕业生提供详实的就业建议。  相似文献   

11.
India's substantial growth in recent years ha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emand for engine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ies, now a major part of the Indian private sector, have been prominent in such recruitment, but the competences they seek in engineering students appear to be different in terms of priorities from those sought by engineering firm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and Indian employers' general dissatisfaction with graduates' skills,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technical and non‐technical education, respectively, in the employability of undergraduate engineering students. Employability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students' success in campus recruitment drives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ies, that is, whether they received an offer of employment. The study used a sample of two cohorts consisting of more than 500 undergraduate engineers in total, drawn from one of the leading engineering colleges in South India.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nsisted of marks scored at the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 stage, grades in engineering at gradu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non‐technical education. The last named comprised verbal reasoning, logical reasoning and soft skill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was whether or not they were offered employment. The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correlation and ordinal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non‐technical education was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employability than was grade obtained in technical education. The findings will be of relevance to engineering colleges because they can be used in the formulation of a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of their students. The context is a concern in many countries that those leaving higher education are not properly equipped for the world of work.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培养方面存在着差异,并且不同高等教育层次的毕业生寻求职位时在起薪点、就业满意度、创业意愿等方面存在差异,毕业生落实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部分本科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我国高等教育亟需改革。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开展校企合作,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毕业生也需要转变观念,合理调整心理预期,准确定位,增强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综合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体现,总体上不能提高就业概率,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有助于展示人力资本价值,可提高就业率。与2008年相比,2010年综合素质和就业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减弱,就业意愿的作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会打击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导致"弃考"、"弃学"现象,并最终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高素质人才顺利就业。打破体制性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并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双方匹配。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信息发布、面试、录用等环节,确保透明、公开、公平,让拥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大学生脱颖而出。再次,要从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创业资金等方面扶持更多的大学生创业,开辟一条"增量型"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examines the attractiveness of graduates from Indian Polytechnics (PTs). The attractiveness is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ors who have a demand for the graduates, namely companies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for their assessment of attractiveness, this study uses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ILs) to unveil the inherent reasons behind the stakeholders' perception of attractiveness. To understand the stakeholders' ILs, interviews were undertaken in nine companies and 10 colleges in Mumbai and Delhi. The findings make clear that the companies' and colleges' assessments of the attractiveness of PT graduates are very different, reflecting their own ILs. Companies assess the attractiveness as limited due to the lack of employability of PT graduates. In contrast, colleges view graduates far more positively, as the weaknesses described by companies have less of an impact on them.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安徽省商贸类高职毕业生的供给和近百家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供给与需求结构性矛盾是当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主要矛盾。因此,毕业生、学校、企业应多管齐下,毕业生要有从基层做起的意识,要加强自身学习,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学校应加大专业调整与建设的力度,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企业也应改善毕业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关心员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高等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多方的努力。我们认为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中需要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需要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来指导毕业生就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的内涵,接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中需要做好的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存量贬损指人力资本承载者获得收入的能力、拓展收入空间能力的弱化或消失,其实质是承载者无法获得既有投资决策时点的预期投资收益。大学生在我国"毕业即失业"的事实属于人力资本存量贬损现象。初始投资决策失误,保留工资水平过高,投资收益回收路径过少是贬损的内因;经济不景气,城市人力资本市场的供给激增,人力资本市场供求错位,企业、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对职业培训供给不足是贬损的外因。可通过个体的后续人力资本投资、构建高校就业助推机制和营造社会的就业援助氛围,形成个体、高校、社会的三级联动应对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刘以兵 《北方经贸》2010,(8):118-120
本文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近三年来的就业情况为案例,对其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单位性质、岗位类型、就业区域、就业稳定性等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失去了以往政策保护带来的种种优势,从“计划”逐步走向“市场”。文章认真审视了就业形式,提出了正确的就业理念,这是每个面临就业的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