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税收数据样本,以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理论模型,对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转税份额的增加总体不利于经济增长,但有利于劳动的产出效率提高;所得税份额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和劳动产出效率的影响与流转税相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必须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增强要素供给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一直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刺激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应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方面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供给侧改革既需要供给面的制度性、结构性调整,也需要需求面的跟进与支撑。为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增强货币政策调控效果,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供给侧改革深化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了金融创新选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笔者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推动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利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高速发展依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就意味着推进企业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在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时,长期存在的结构、技术、效率三大供给侧问题,不会因转向市场经济就能自动解决,也不可能靠需求侧的调节来解决。企业依托技术创新,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降成本”,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中“补短板、去产能和去库存”,在释放企业活力中“去杠杆和降成本”。关注激励企业问题,其中包括减轻企业负担,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从而激发企业活力。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滕泰就提出,以“新供给主义”推进深层次改革,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提高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刺激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有三个:一是解决有效供给,二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是释放企业活力。这都需要企业的市场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和处理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关系,实质上是正确认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均衡值都是由供求均衡决定的。不分长短期,只强调供给重要或只强调需求重要,都是片面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以需求为依托,以适度扩大需求为基础。脱离需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会失去方向、失去目标。要完善需求侧管理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为需求规模及其增长、需求结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制度体制因素决定的。深化改革那些阻碍需求结构优化和需求增长的体制机制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9,(8)
煤炭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山西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山西煤炭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先进产能等方面取得很大成效,但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完善、企业负债率高、企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矫正要素配置扭曲带来的低效率、低档次、低质量等问题,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煤炭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键场合多次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改革,这标志着我国改革思路的重大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倡在扩大需求的同时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积极响应国家推进供给侧改革,深化结构性改革的号召,提升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将使企业自身成为该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本文基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环境下,探究以“创新发展”激发改革新动力为方向,企业如何提升产品有效供给,研究当代企业将从哪些方向致力于自身产品管理体系优化,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在国内步入经济新常态,国际经济形势疲软的背景下更好地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8.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重大决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推动必不可少,还要实施相互配合的五项政策,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落实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让僵尸企业退出市场,因此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使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更显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最紧迫任务,但不能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代替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相反,要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需求管理主要调节经济主体的购买力,使经济接近潜在的增长水平,属短期调节手段;供给管理主要调节生产者的积极性和供给结构,改变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可用于短期或长期调节。当前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既有周期性特征,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带来的趋势性问题,凯恩斯的短期刺激政策很难奏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环境认识上的理论升华,也是当前经济形势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需要在劳动力、资本、创新和政府4条主线上推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必须要有一种创新思路来塑造新的动力源,来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缓解来自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这样一种凤凰涅槃、提质增效的创新思路,它的发力方向是:清除制度性障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改革红利,提高潜在增长率。"十三五"开局之年,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在去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