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机制的微观基础出发,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促进作用.因此,应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调整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模型的结论,发现农牧民收入对消费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关系,并提出通过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加强社会保障等建议来促进农牧民消费的增加,以达到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下,经济学家们开始以人力资本作为中间变量,从社会保障影响人力资本及其形成过程的角度来论证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1989-200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协整理论来检验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现收现付制下,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而提高社会保障缴费率对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正负两种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消费市场对于拉动我国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特征限制,虽然近年来农村消费市场有很大的变化,但总体上仍处于比较低的阶段.而且,农民收入偏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不成熟、以及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著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要拉动农民需求,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必须要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消费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2003年1月-2010年6月之间的季度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协整方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全面研究央行总资产与GDP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汇资产、对政府债权与其他资产、对金融机构债权与GDP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对金融机构债权拉动GDP的效果较大,但外汇资产对我国GDP的长期拉动作用最为明显;对政府债权与其他资产在短期和长期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都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6.
通过Grange因果检验、协整关系检验以及ECM模型对江西省固定资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江西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是江西省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拉动因素。这种拉动因素的作用也是有条件和限度的,还存在很多需要改善之处,应大力提高消费需求,促进民间投资,重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声音     
《财政监督》2012,(16):76-77
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潜力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内需。要进一步健全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在扩大内需中,特别是要着力抓好扶持就业、保障性住房、新医改、社会保障等重大民生工程,这既能有效拉动需求,又能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促进结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对中国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关系进行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GDP与信用总规模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信用总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GDP与金融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规模之间同样存在协整关系,GDP与金融信用和企业信用规模有较强的正向关系,但是GDP与政府信用规模之间存在负向关系.此外,误差纠正模型结果表明,校正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张芳芳 《云南金融》2012,(2X):82-82
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夸大内需和促进发展的经济政策,政府投资进入民生领域将创造出更高的投入产出价值。原因在于:投资于民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投资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能够改善就业压力,投资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就业弹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夸大内需和促进发展的经济政策,政府投资进入民生领域将创造出更高的投入产出价值。原因在于:投资于民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投资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能够改善就业压力,投资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事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就业弹性。  相似文献   

11.
黄勇 《时代金融》2013,(36):128-130
本文采用跨国面板数据模型,利用14个国家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的关系。通过模型可以发现,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劳动力转移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是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并不完全匹配,存在生产率提升不足、城镇化发展低质量、劳动力未能有效转移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应注重发展高质量的城镇化,提升生产率,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开放户籍限制,允许居民自由迁徙,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经济增长与农民增收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1990以来的城镇化发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发展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城镇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贺怡 《西安金融》2014,(8):72-76
陕西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就业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影响关系,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是否构成就业增长波动的动因?如果人口城镇化水平能促进就业增长,那么促进过程在长短期又具有表现出什么特性?基于此,本文采用1978年-2012年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VAR模型实证检验陕西省就业增长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之间的真实影响关系,从而提出针对性措施以促进陕西就业增长与人口城镇化的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1-2013年的数据为基础,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利用3SLS方法研究了保险业发展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业发展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着互动的正向影响机制:保险业的良好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化的进程,发挥其特有的社会保障、风险管理功能;反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拉动该地区对保险的需求,从而带动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该结论有利于监管当局改革政策法规,发挥保险业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保险业也应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红利,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一国财政政策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影响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保障关注更多的是对其本身制度建设和完善等方面的研究,就其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则显得捉襟见肘。本文选取2000-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分析检验,通过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表示经济增长量GDP这两个变量的动态研究,得出结论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且互为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分析、基于ECM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检验异质型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科技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高等教育是技术进步的Granger因,且其冲击对技术进步的拉动效果明显大于中等教育与科技投入。因此,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加强高等教育投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福建金融》2008,(1):5-10
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现状,探讨流动性过剩的成因.提出强化货币政策与财税、贸易等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管理流动性,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实现储蓄、消费、投资以及三次产业结构等宏观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均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相似文献   

18.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主要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贵州省1991到2012年间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省"三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城镇化率对工业化率与农业现代率的贡献逐渐增强;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9.
胡娟 《时代金融》2014,(8Z):255-255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主要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对贵州省1991到2012年间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贵州省"三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城镇化率对工业化率与农业现代率的贡献逐渐增强;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与中国FDI流入量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出发,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就业与中国FD I流入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首先,中国就业与中国FD I流入量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都是中国就业的一个G ranger原因;其次,中国FD I流入量对中国的就业存在正向的拉动效应,提高了中国的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