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吕青 《中国质量》2007,(9):37-38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六部分2007年做了较大的调整,围绕工作系统、核心竞争力与工作过程重新进行了设计,由原来的“价值创造过程”和“关键支持过程”两个条款。调整为6.1“工作系统设计”和6.2“工作过程管理与改进”两个条款。,在这一条款中体现了组织应识别与管理组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吕青 《中国质量》2009,(9):30-31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六章“过程管理”在准则中是组织所有关键工作系统和工作过程的汇总点,主要关注组织的工作是如何实现的。本章强调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并有效运用核心竞争力以取得组织的成功,实现永续经营,对潜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确保连续运营方面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2007年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对本章进行了重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2007年美国卓越绩效准则的新变化及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的变化反映了质量概念的演进和质量管理的发展。本文介绍了2007年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的新变化,并认为准则的变化突出了影响组织卓越绩效的四个最关键因素:“战略优势和核心能力”、“创新”、“工作系统”及“劳动力”,准则的变化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卓越绩效模式向非盈利组织的推进,反映了组织经营管理最有效的前沿实践。  相似文献   

4.
志科 《上海质量》2007,(11):35-36
四、与“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过程有效性评价”有关的术语 “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过程有效性评价”是组织追求卓越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过程。波奖卓越绩效准则在“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和“过程有效性评价”方面提出了具体、明确的实施和评价要求,以下相关术语的解读,可以帮助读者按照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要求重新加以理解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吕青 《中国质量》2009,(10):41-43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七章“结果”条款包括顾客及第三方对组织提供产品的评价、组织整体的财务和市场绩效、员工结果、领导系统和社会责任结果.以及所有关键过程和过程改进活动的结果.是卓越绩效模式核心价值观“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及“基于事实的管理”的具体体现。结果章节为组织过程和产品的评价与改进提供了实时的信息,准则4.1条款“组织绩效的测量、分析与改进”中也要求分析评审组织的结果数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6.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七章“结果”条款体现了对结果的关注,这些结果包括了组织及组织的顾客对组织产品和服务的评价,组织对其过程及过程改进活动的评价,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果,人力资源管理结果,组织监管、领导系统和社会责任结果,组织整体的财务和市场绩效等。“结果”章节为组织过程和产品的评价与改进提供了实时的信息,从而确保与组织整体战略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7.
费洋 《上海质量》2005,(7):28-3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4.4资源”,对组织如何评价其资源配置、资源管理.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准则》4.2.2.1b)中明确要求组织应配置资源确保组织战略规划的实施.并保持战略规划所取得的关键结果,因此,资源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是组织进行经营运作和过程管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凡言 《上海质量》2005,(12):34-37
国家标准(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4.6.2信息和知识的管理”及“4.6.3改进”条款涵盖了组织的所有部门、层次、以及所有过程。与其他各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经营结果(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9.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GB/T 19580—2004)参照国外质量奖评价准则、结合我国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同样把“领导”列为评价要求的第一部分,足见领导在组织创造卓越绩效过程中的重要位置和核心作用。显然,充分认识和把握领导及其领导力的作用,是组织贯彻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下简称《准则》)国家标准(GB/T19580-2004)“4.5过程管理”,对组织如何评价过程管理,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落实作出了具体要求.过程概念是现代组织管理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组织的经营结果或价值创造都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卓越的结果来自于卓越的过程,过程绩效是组织整体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决定了顾客与市场、财务、资源等其他绩效.  相似文献   

11.
《质量管理》2014,(4):96-96
由中国质量协会编著的《企业现场管理准则标准解读》已正式出版。2013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企业现场管理准则》(GB/T29590—2013)国家标准。该项国家标准由中国质量协会负责组织起草制定,是我国第一部原创性管理类国家标准。标准的出台,将为企业提供系统开展现场管理工作的方法,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现场管理体系,将先进质量管理工具方法系统运用到基础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增强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王璐 《质量管理》2014,(2):15-1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年正式发布的《企业现场管理准则》(GB/T29590-2013)国家标准由中国质量协会负责组织起草制订,是我国第一部原创性管理类国家标准,旨在为企业提供系统开展现场管理工作的方法。企业通过《企业现场管理准则》的导入和实施,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现场管理体系,将先进质量管理工具方法系统运用到基础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增强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期主要向大家介绍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的“组织简介”及第一章“领导”条款。需要说明的准则重要变化之一是将每一条款前用标题进行了概括,以清楚地展示各条款的核心内容,便于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全国质协系统锁定“先进质量方法推广年”,旨在加强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应用。2010年更是世博之年,尤其对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升服务质量同样需要系统的质量方法和工具,今年本刊将围绕这一主题推出系列文章。首先与读者见面的是朱立恩先生撰写的“试论顾客满意准则”系列文章。作为GB/T19010/2/5投诉处理系列国家标准的起草人之一,朱立恩先生直接参与了该系列标准起草的各项活动。在系列标准起草过程和长期审核实践中,朱立恩先生认为总结、归纳和制定“顾客满意准则”的条件己经成熟,该准则将有助于企业达到增强顾客满意的最终目的。本刊希望通过他的探索和思考,促使企业思考如何创造性地实施质量管理(包括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对于提升服务质量,办好上海世博会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吕青 《中国质量》2007,(7):26-27
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第四部分“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条款主要涉及组织如何选择、管理和利用数据和信息来进行绩效测量、分析与评价,以支持组织的计划活动和绩效改进。在一个依赖于财务的和非财务的数据和信息的综合绩效测量管理系统中,本条款发挥着核心的收集和分析的作用。测量、分析、评价与改进的目的在于引导组织的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其他组织加入到了追求卓越绩效的行列中。他们或是在争创全国质量奖或各种地方、行业、部门的质量奖,或是在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大多数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依据的都是国际标准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也有相当多的组织参照的是美国国家质量奖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本期杂志刊出的便是最新版本的美国2008年《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除了可用作各种质量奖的评奖依据外,对于组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概括而言,它是一张设计图,可以帮助组织设计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它是一个注射器,有助于将一整套现代管理的价值观或理念注入到组织的机体中;它是一个仪表盘,有助于组织全方位地监控其绩效,实现均衡、科学的发展;它还是一个听诊器,可以帮助组织发现不足,找出差距,进行改进。 美国质量奖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由八个模块所组成。第一个模块是一个入门条件,称为“组织概查”或“组织概述”,理清这一模块所要求的信息是实施其他七个模块的前提。后七个模块构成了该准则的基本内容。这七个模块分别是领导,战略计划,顾客与市场,测量、分析与知识管理,员工队伍,过程管理,结果。这七个模块分为两种类型,前六个称为“过程”类要求,最后一个称为“结果”类要求。 这份准则正在您的手中,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好机会!一旦您翻开了它,您就开启了通往卓越绩效的一扇门扉。  相似文献   

17.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分为“过程”和“结果”两部分。其“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及“过程管理”各章为“过程”的内容,“经营结果”则为“结果”的内容。“结果”是对“过程”运行状况和效率的评价.在《准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这一定义.凡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项.就应当通过内部审计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或消除企业管理、经营之风险。  相似文献   

19.
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2004的发布和实施,引起众多管理体系认证组织和质量管理界人员的密切关注和欢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反映了现代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是组织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之后,进一步提高卓越绩效的重要途径。是引导组织以市场、顾客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核心思想,实现自我推进的务实性很强的良策。是引导组织管理体系升华,激励组织追求卓越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一、价值链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1、什么是价值链管理 价值链管理就是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Value Chain),从而对其进行管理。也就是说,要将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的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做好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使他们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真正按照“链”的特征实施物流和信息流的自我组织和自我适应能力.使企业的供、产、销系统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可产生价值的、完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