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粮食合作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构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产业存在高度的互补性,具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一带一路"战略为开展区域粮食合作创造了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应把区域粮食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战略性粮食合作机制,基于"亲、诚、惠、融"的理念开展区域粮食合作行动,创新区域粮食合作方式,建立相应的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62~2016年间全球107个国家的农业面板数据,构建全球农业空间生产模型,并在此框架下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农业领域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途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双向溢出效应均为正,且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双方合作的基础,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存在两条途径加速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使双方都能从对方的农业增长中获得更大的单位溢出效应;二是通过双边贸易、农业科技援助、基础设施援建等措施,帮助沿线国家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扩大这些国家对中国农业的总体溢出效应,从而真正做到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棉花产业的集中带,即全球棉花生产、棉花消费、棉纺织、棉花贸易的集中带和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市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共建、共商、共享发展的机会,也是中国发挥自身资本优势、市场优势、引领优势,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机遇。"入世"以来,中国棉纺织工业快速发展,推动了对棉花需求的迅速增长,中国成为  相似文献   

4.
文章把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划分,通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比较两者之间关系,认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木质家具出口贸易正处于互补性逐步增强的阶段。文章进一步测算了我国木质家具产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结果显示: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更具出口木质家具的贸易潜力。建议中国政府出台有关政策,鼓励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指导或者积极推动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制造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进行战略市场转移。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但少有文献提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多维特征、非线性特征和区域特征。本文采用2010—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和面板分位数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倾向于选择政府高效、政治稳定、监管严格的东道国;从不同维度的制度环境来看,东道国政府效率、政治稳定与杜绝暴力恐怖主义、监管质量、话语权与问责制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但腐败控制和法治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显示了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显著正向影响主要分布在低中分位点;样带比较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环境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集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棉花生产、贸易和纺织消费的集中带。在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下同)中,我们对其中的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埃及、孟加拉、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棉花的主要生产国、消费国、进口国与出口国,以及部分"走出去"的中国涉棉企业、科研机构,就这些国家的棉花产业发展水平、中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在棉花生产、加工和棉纺织消费方  相似文献   

7.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理论,分析2007—2016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现状,并利用拓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7—2016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为逆差,年均净进口量约为117.89亿m~3。从影响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因素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汇率水平、加入世贸组织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是最为显著的正向驱动因素,地理距离和关税水平是最重要的逆向驱动因素,我国在农业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正向优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增长潜力巨大,但是大多数沿线国家在海关效率、基础设施、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贸易便利化的障碍。为推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制度建设,未来我国应该加强与沿线国家政府间的双边合作,积极发挥重大国际会议、论坛等平台的作用,构建区域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措施和制度,特别是推动沿线国家积极实施WTO《贸易便利化协定》,以海关便利化为突破口,带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便利化制度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12—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数据构建粮食贸易网络,从社会网络学视角探析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格局及演变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战略提升了沿线国家粮食贸易的一体化程度,中国在区域粮食贸易中的参与度、话语权有所提升;"一带一路"粮食贸易网络逐渐演化为功能不同的四个板块,功能的互补为增进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地理距离、文化、贸易协定关系、汇率、水资源、经济体量以及制度是影响国家间贸易格局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中国在粮食贸易中的话语权;遵循不同板块的功能差异有针对性的合作,选择贸易伙伴时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从多角度消除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系统研究中国农业企业境外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投资决策行为,企业的区位选择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动机。文中归纳了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三种主要动机,即:寻求互补资源、进入目标市场与获得战略资产;分析了不同的投资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与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了适用于中国农业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投资动机—区位决定因素—区位影响因素—投资区位"决策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三种动机下中国农业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是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及开放发展提供了新的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借助国际产业转移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对转变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及国际经济增长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政策背景,对国内农产品产业转移的条件、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对于促进国内农产品产业跨境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及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农业贸易面临着哪些新机遇?中国优质农产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如何培育中国农业品牌,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在2016品牌农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会长朱保成。"一带一路"农业国际合作空间广阔记者: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日益广泛,贸易额不断增长,请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农业贸易面临着哪些新机遇?朱保成:我国古代开辟的"丝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2012-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藻类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中国藻类产品贸易现状、市场结构、贸易竞争性和贸易互补性。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藻类产品贸易总额呈现较大波动,出口额下降,进口额上升,处于贸易逆差地位。中国藻类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比较优势下降,贸易互补性有提升空间。因此,中国应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藻类产品竞争力;巩固现有贸易伙伴,开辟新贸易市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藻类产业技术合作与贸易互补。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搜集与数据统计,探讨"一带一路"时代背景下中国家具产业的输出现状,包括中国家具产业发展现状、中国家具出口贸易现状、中国家具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输出现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内涵分析中国家具产业输出的优势与劣势,提出建设性建议,推动中国家具产业更好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助力中国从家具出口大国向家具出口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6.
以绿色"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为研究背景,通过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创新绩效和低碳发展效率两大指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32国为样本,测算绿色"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生态创新分数和低碳发展效率指数。得出结论:(1)"一带一路"国家生态创新的整体水平偏低但部分国家具有引领作用;(2)低碳发展主要依托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既是低碳发展的阻碍又是助推器。并结合定量分析结论提出进一步深化绿色"一带一路"生态创新水平、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把制度距离和贸易成本引入贸易无效率项,对2009-2017年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进口效率综合评估,解释了中国从沿线国家粮食进口效率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进口效率,充分挖掘与沿线国家贸易潜力提供客观依据。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进口存在效率损失,其中制度距离、粮食贸易成本对贸易效率水平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变动趋势来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进口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且不同国家具有较大的差异,效率水平呈现正的时变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的农产品贸易,共创环境优化和贸易获益的共赢局面,文章基于1995—2014年"一带一路"沿线5个区域4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农产品贸易和碳排放之间的双边关系。[方法]首先,评估农产品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其中,创新性地采用农产品贸易开放指数(TPI)测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开放程度;其次,构建纳入碳排放的指标体系,设立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项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对农产品贸易及其效率的影响。[结果]一方面,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开放度越高,碳排放越高;另一方面,沿线国家的碳排放对其与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物流综合绩效的提升、是否加入WTO均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贸易效率。[结论]中国应积极利用沿线国家的碳资源,扩大与沿线区域,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含俄蒙)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对西亚和中东地区的农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可有效促进沿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传播分享我国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探讨绿色"一带一路"的科学内涵,梳理当前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和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基础上,提出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并对如何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政策建议:(1)科学设定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主要任务;(2)实施沿线国家分层分类,促进共商共建共享共赢;(3)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区域法治体系建立和标准国际化进程;(4)提高环保自律水平,提供环保支持服务;(5)探索开展绿色"一带一路"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优化政策体系,主动融入农业全球化发展进程。"一带一路"沿线一直是中国开展农业国际合作的重点区域,许多省区利用山水相连、文化相通等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互利合作。"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客观地看,中国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