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体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研究教育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及其代际传递机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5年间的数据,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影响。在将父母与其子女信息进行匹配后,本文主要采用Sobel单侧检验和Bootstrap这两种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两种检验方法均得出相似结论,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教育人力资本代际传递中发挥中介作用,约占总效应的33%左右。同时,与其他衡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指标相比,家庭收入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提高的贡献较大。本文进一步发现虽然父母教育人力资本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直接影响较大,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也值得关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的积累,除了通过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外,促进收入平等也是值得考虑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养老金制度存在代际财富转移效应,养老金不平等会影响家庭代际经济交换。本文利用CLHLS 2014年数据,实证检验了我国养老金制度对家庭代际经济交换的影响效应。估计结果显示,相比无养老金的老人,有养老金的"农民(含居民)"爷爷(祖父辈老人)每年给子孙的净转移额并无显著差异,但"职工"爷爷、"干部"爷爷的净转移额分别每年显著多出2241元、3670元。进一步使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发现,代际经济交换中还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考虑中介效应之后,退休职工、退休干部的净转移额分别多出2636元/年、4445元/年。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养老金不平等会从抚养、供养两个方向影响子孙代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影响整个收入分配格局。建议要尽早实现我国基本养老金制度的全覆盖,尽快解决制度"碎片化""双轨制"的问题,针对不同群体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3.
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是个人健康状态的直接体现,但其亦可能受到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地等因素的制约。本文借鉴健康生态学理论分析医疗服务利用行为,将个体比作处于生态系统的生物体,把个体生活的工作、家庭等社会环境看做一定范围内的"人类生态系统",介于家庭和工作微系统对个人的直接影响,本文对老年人的工作及家庭环境重新梳理,着重探究家庭微系统中代际支持、工作微系统中社会资本与医疗服务利用的联系,并使用CHARLS 2013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代际支持对医疗服务的使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社会经济地位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存在"断点"特性,(3)医疗服务费用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凸显。  相似文献   

4.
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反馈是本土化家庭养老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论文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全国基线数据,以亲子两代分居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非条件logistic模型,分析了微观领域影响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反馈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因素层面,年龄对代际经济反馈呈现正向显著性影响,受教育程度则为负向显著性影响;在家庭因素层面,子女数量以及对孙辈的投资状况等因素对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反馈存在着正向显著性影响。基于数据结果,论文提出了加强对农村高龄老年人的关注、加快农村养老制度建设以及积极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大病冲击下中国城镇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医疗保险的作用发挥。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慢性病人数、家庭年龄是增加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主要因素;医疗保险降低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作用明显,医疗保险报销水平越高,其作用越大;医疗保险有效降低了低收入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但对慢性病、老年家庭的作用有限。因此,政府部门需重点控制低收入、慢性病、老年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并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不同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  相似文献   

6.
商业医疗保险能降低家庭医疗支出不确定性,是影响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9年CHFS数据,实证分析商业医疗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持有商业医疗保险能显著提高中国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占比与多样性,并且商业医疗保险对东部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健康在商业医疗保险影响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即商业医疗保险能够通过提高家庭健康状况来促进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基于此,为引导家庭合理配置风险金融资产,政府应完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扩大商业医疗保险覆盖面,同时完善金融市场,加大对保险及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湖南省石门县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考量空巢老人的代际经济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的代际经济支持状况以净供养型为主,其次为净抚养型与供抚平衡型;性别、年龄、自评健康状况、月收入、子女经济情况及居住状况对空巢老人代际经济支持类型具有显著影响。鉴此,可从家庭、村落与社会三级层面优化家庭代际互助模式,创新村落帮扶协助机制,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龚秀全 《保险研究》2019,(4):102-115
本文利用2002-2014年CLHLS死亡人口数据,借助样本选择模型、两部分模型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首次比较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社会医疗保险对老人临终总医疗费用支出和自负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既显著提高了老人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也显著降低了自负水平。不同类型的社会医疗保险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存在差异,医疗保险类型对临终医疗服务利用具有直接效应,医疗保险水平发挥了中介作用。医疗保险覆盖率在死亡年份影响临终医疗服务利用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我国应该通过实行健康老龄化战略、加强死亡教育、发展临终关怀和完善医保监管等措施控制临终医疗支出增长以促进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临终老人生存和死亡质量。  相似文献   

9.
国家审计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能够有效促进研发资助激励效应,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本文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国家审计对研发资助的监督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了国家审计对研发资助激励效应的提升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研发资助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激励效应;国家审计能够显著且有效促进研发资助的激励效应,且该促进作用在法制环境较好和媒体关注度较高的地区更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国家审计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抑制非效率投资和改善内部控制有效性功能促进了研发资助激励效应。研究结论为聚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家审计更好精准发挥对财政资助的监督路径,深化国有企业对国家审计的正确认知及促进企业创新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人均GDP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具体考察了东道国基础设施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能够直接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且东道国基础设施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不同类别的基础设施发挥的中介作用存在差异,通信基础设施发挥的中介作用最强,其次是能源基础设施,滞后两期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对低、中低收入水平国家和与中国邻近国家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然后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创业活力在数字普惠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创业活力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作用上更为显著。最后,文章从加强数字普惠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创业活力、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对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urvey,CFPS)的数据,考察了"报销收入"效应和"消费促进"效应的作用下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水平对于参保家庭的医疗减负效应.研究发现:随着国家医保补贴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增强和报销比例的提升,基本医疗保险有利于降低参保农村居民家庭的医疗负担,尤其是包含老年人和成员健康差的弱势家庭.进一步地,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进行异质性研究发现,低收入群体在就医中限于预算约束限制从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实际受益不如中高收入群体,新农合存在一定程度的"亲富人"效应.  相似文献   

13.
李润婵 《福建金融》2023,(12):41-50
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进行分析,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微观层面衡量家庭成员的医疗保险参与情况对家庭储蓄率及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医疗保险的家庭人数增多,对家庭储蓄率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该作用在城市家庭中更突出。参与医疗保险的家庭人数增多,亦对家庭收入产生正向作用,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程度大于城市家庭。研究结果还表明,参与医疗保险不会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意愿,且医疗保险对收入和储蓄的作用程度呈现较大的城乡差异。基于此,文章提出完善医保支付机制、缩小城乡间待遇差距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重要作用。文章选取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在该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性;基于区域层面的异质性检验表明,要素市场扭曲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普遍抑制作用,但各地区的要素市场扭曲程度不同,创新水平发挥中介效应的显著性也有较大差异。由此,文章提出应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缓解我国金融要素领域扭曲现状;大力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水平,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逐渐走进居民家庭。基于此,文章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家庭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分别通过金融素养、风险偏好和收入水平、家庭消费性支出两条链式中介路径正向促进家庭投资多样化。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刺激消费性支出,优化互联网投资渠道并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4—2021年新三板中小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分层制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视角探讨分层制度对不同类型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新三板分层制度显著促进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提升,融资约束在分层制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研究表明,分层制度对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中更加显著,且融资约束发挥中介传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存在分段现象。文章研究成果对于加快推进新三板改革进程、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升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家庭中的老年人规模缓慢上升。在此背景下,家庭经济脆弱性指标将发生何种变化?本文使用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老年人占比的上升将显著提升家庭的经济脆弱性,且主要通过增强流动性约束、减少风险资产持有规模两种机制产生影响。对于中青年户主家庭、低收入家庭与低社会资本家庭而言,老年人占比的上升将进一步提升家庭的经济脆弱性;而当户主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子女向父母提供的代际向上转移支付和家庭照料较少以及所在区域的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老龄化提升家庭经济脆弱性的效应将被削弱。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根据老龄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典型特征制定更精准的帮扶政策。  相似文献   

18.
农户贷款难问题制约"三农"发展,化解农户贷款难问题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分析金融知识能力和家庭资产规模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内在机理,构建"金融知识能力—家庭资产—农户信贷可得性"的研究路径.基于河南邓州、陕西杨凌、宁夏同心三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知识能力、资产实力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知识能力有助于缓解农户需求型信贷约束,家庭资产有利于改善供给型信贷约束,且金融知识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家庭资产来提高农户信贷可得性.据此,从开展农户金融知识教育、促进农户家庭财富增加等角度提出改善农民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混合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下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个人最优消费决策,测算商业养老保险与代际转移对老年收入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代际转移支付比例提高会减少商业养老保险的购买,进而降低老年收入水平,与其他因素相比,保险价格变动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最明显。鉴于此,应丰富居民投资结构,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发挥家庭养老除代际转移支付之外的多样化功能,同时通过供给侧降费推动居民参与商业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效应和普惠效应,既有助于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居民消费,也有利于满足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型消费需求。基于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考虑政府和企业中介作用、人力资本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推动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变化态势呈现倒“U”型,其中产业数字化的作用最为明显,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内在机制存在着“数字经济发展→政府财政增加、企业家精神提高→居民消费提质增效”的中介效应传导路径,且人力资本在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水平的非线性影响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