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等核算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固定资产管理虽然看似简单,实际上也很复杂。本文将通过新旧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比较,来分析新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刘秋玲 《经济师》2003,(1):226-226,234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 ,从 2 0 0 2年 1月 1日起施行 ,相对而言税制改革滞后 ,会计与税制的差异越来越大 ,使固定资产税务处理的难度加大 ,文章分析了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企业通常采用资本化或费用化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处理方法的不同影响资产或损益的会计信息。尽管在会计规范中制定有采用资本化或费用化会计处理的原则,新企业会计准则也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处理进行了新的规定,但由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复杂性与实物上的缺乏操作性,在具体处理上仍取决于会计的职业判断,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也就成了颇具争议的会计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会计规范的变化以及与国外会计规范的比较,分析不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表现形式与性质,提出既遵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原则规定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理规则。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比较,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以期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更加准确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已经颁布执行多年,在具体执行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就如固定资产准则的执行中,存在着固定资产价值标准判断不清;折旧计提的范围界定笼统;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难以统一;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随意性大及新准则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性差等等。对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中出现的此类问题,理应在前后、新旧对照的基础上,展开必要的纵向思考,以期获知更加完善的处理思路。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制定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折旧、减值提取、处置以及信息披露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大大增强了其实务操作性。针对新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本文提出了它的变化之处,并对新准则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制定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折旧、减值提取、处置以及信息披露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大大增强了其实务操作性。针对新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本文提出了它的变化之处,并对新准则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固定资产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财政部于2000年颁布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二者均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规范。但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存在不同之处。文章仅就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折旧、后续支出及期末计价等方面对其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得出:新准则限定了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规定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新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通过判断固定资产在会计期末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可收回金额;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账面价值;确定本期固定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账务处理等步骤判断资产是否减值以及减值多少。  相似文献   

10.
张艳婷 《经济师》2004,(5):215-216
固定资产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占有很大比例 ,在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就我国固定资产准则与国外固定资产准则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并对固定资产准则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原<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得出:新准则限定了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规定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新准则引入了总部资产的概念.通过判断固定资产在会计期末是否存在减值的迹象;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可收回金额;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期末的账面价值;确定本期固定资产应计提减值准备的金额;账务处理等步骤判断资产是否减值以及减值多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无形资产准则的相关规定,总结了其与固定资产趋同的几项会计处理,同时剖析了新准则在哪些方面可能留给企业操纵利润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祁俏格 《经济论坛》2012,(7):167-169
《企业会计准则》和《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折旧、后续计量、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都不尽相同,使得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产生了很大差异,分析清楚二者的差异及纳税调整方法,有助于财务人员正确地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及税务人员更好地完成税收征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黎云凤 《经济师》2005,(8):214-215
固定资产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财政部于2000年颁布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二者均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了规范。但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存在不同之处。文章仅就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折旧、后续支出及期末计价等方面对其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继财政部2001年11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后,于2006年2月又颁布了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新、旧会计准则及税法规定的差异,来分析新会计准则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变化及造成诸多纳税调整事项,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和涉税事项处理。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是财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核算是否正确既影响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信息质量又影响利润表的信息质量。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使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与旧准则相比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理清新旧准则在这方面的差异有利于提供更为相关准确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7.
胡美莲 《时代经贸》2008,6(19):127-128
为了规范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固定资产准则进行了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相比,有了较大变化。本文从固定资产的定义、初始计量、折旧、减值准备、披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差异比较与分析,并列举了部分实例。  相似文献   

18.
弃置费,是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引入一个新概念,目前的会计准则是一个原则问题。煤矿企业的固定资产有其特殊性,在操作层面的指导现行会计准则,不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煤矿企业的会计处理。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文章图纸,固定资产处置成本的煤炭开采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新旧固定资产准则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郑利 《经济师》2008,(3):126-127
文章介绍了我国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固定资产准则的主要优点,分析了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距和对会计实务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完善固定资产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简称新固定资产准则)在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方面与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简称旧固定资产准则)相比,有很大差异,特别是突出了公允价值的运用。本文拟对此差异进行比较,并分析这些差异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