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运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无形资产的收益额是影响评估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单评析了传统的无形资产收益额确定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倒挤法,并结合实例对其运用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在房地产估价中,采用假设开发法评估待开发房地产的价值,有传统方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两种方法。在传统方法中投资利息和开发利润要单独显现出来,在现金流量折现法中这两项都不单独表现出来,而是隐含在折现过程中。所以,现金流量折现法要求选定的折现率既包含安全收益部分(通常的利率),又包含风险收益(利润)部分。  相似文献   

3.
在运用收益法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时,无形资产的收益额是影响评估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简单评析了传统的无形资产收益额确定方法之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倒挤法,并结合实例对其运用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一.传统NPV法应用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决策的弊端。房地产开发投资决策传统上采用NPV法,NPV法是传统决策法中最能体现投资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方法,其原理就是将未来的现金流量期望值以适当的贴现率进行贴现,再将得到的收益现值减去所需投资额现值,得出项目的净现值。其过程可简单表示为:项目净现值(NPV)=资产收益现值-资本支出现值。一般而言,净现值大于零时项目可行,反之则不可行。  相似文献   

5.
卢洁琼 《财会月刊》2013,(11):42-43
本文从无形资产收益额含义着手,对无形资产收益额三种计算方法(直接估算法、差额法、分成率法)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期为无形资产收益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涵义及常用公式 (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涵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收益资本化法是将评估对象未来某一年的预期收益除以适当的资本化率或者乘以适当的收益乘数转换为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收益法是房地产估价的基本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产生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项目,本通过对收益法中资本化率的本质及构成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资本化率选择的基本原则,找出确定资本化率的一般方法,以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从同风险同收益的思路出发,以复合投资收益率法为基础。探讨采用收益法评估房产时折现率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几年运用收益法评估,在收益法操作步骤中,主要是在运用收益法评估过程中对收益法操作的几个概念准确把握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提出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引起注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王晶  宁宣熙 《会计之友》2007,(3S):66-67
随着《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发布,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显得举足轻重。本文对收益法参数之一折现率的内涵进行阐述.就目前折现率的选取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折现率的优化与发展,使收益法能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收益法被国际公认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一种科学方法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我国的评估实践中的应用却并不广泛。本文从收益法的优势、收益法受到局限的原因、收益法的应用实践、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收益法的局限性等方面对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得税会计核算将从应付税款法、递延法、损益表债务法三者选择其一,转变为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虽然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均属于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债务法,但二者所依据的收益(所得)概念不同,决定了其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因此,如何从收益观的转变上适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土地使用权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市场比较法、成本逼近法、假设开发法、收益还原法等。市场开发法适用于熟地地价评估,成本逼近法适用于生地地价评估,假设开发法和收益还原法原理相近,一般情况下适用范围较广。而夹逼式收益还原法是先用收益还原法估计出上下两个端值,再按一定原则使其逼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基于预期收益贴现的收益法的理论体系的矛盾,分析两个逻辑悖论的解决。资本化率在收益法中的定义、求取、使用,性质和判断标准;分析收益法的价值函数;给出了两方面的重要结论:预期收益进行贴现的体系矛盾无法在内部得到解决,收益理论的价值函数应当重新给出解释;资本化率的定义不应当包括时间变量,收益可以与预期脱钩。  相似文献   

15.
浅析收益现值法评估企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企业价值的确定 ,目前有多种方法。笔者认为 ,最能反映企业公允价值的是收益现值法。使用收益现值法评估企业价值难点在于收益额、收益期和折现率的确定。本文针对这三个参数着重讨论分析它们的确定原则及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宇 《房地产评估》2001,(4):10-10,22
收益法又称收益资本化法、收益还原法、投资法、收益现值法。它的定义是:运用适当的资本化率,将预期的估价对象房地产未来各期(通常为年)的正常纯收益折算到估价时点上的现值,求其之和得出估价对象房地产价格的一种做人方法。采用收益法估价求得得价格,通常称为收益价格。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DTOPSIS法的铁路运输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评价指标的观察值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来确定权重,对传统DTOPSIS法进行改进,避免传统DTOPSIS法由主观判断确定指标权重方法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根据神华集团铁路实际运营特点,建立以运输量、效率、质量、收益主结构绩效评估体系,运用改进DTOPSIS法对铁路运输绩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8.
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涵义及常用公式(一)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涵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收益资本化法是将评估对象未来某一年的预期收益除以适当的资本化率或者乘以适当的收益乘数转换为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在研究地产周期循环和风险之间联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收益法估价中风险对折现率的影响,从而对房地产周期循环在收益法估价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从中得出了为何在萧条阶段收益法对房地产估价结果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其中收益法以未来预期收益折现来确定公允价值。收益法中具体的估价方法包括期权定价模型、折现率调整法和期望现值法。最常用的期权定价模型是B-S期权定价模型;折现率调整法适用于存在合同约定的现金流或现金流容易确定的情况,如果这一条件不具备,可以采用期望现值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