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当今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但工作压力越来越重,使得人们对乡村旅游的热情与日俱增。本文先介绍山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限制山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因素,最后从转变观念意识、开发特色名牌产品、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宣传和营销力度等方面对山西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产业发展情况,提出缩小区域差异、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运用现代化推广技术等发展意见解决山西省乡村旅游业发展道路上的问题。[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山西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各级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对其旅游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山西乡村环境舒适得分最高,自然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乡村旅游可进入性得分为0. 81,可进入状况良好。山西乡村权重为0. 534,乡村性特点不突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的设施因子得分较高,乡村旅游景点设施配备比较齐全,开发空间和潜力较大。外围吸引物权重最低,可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农业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评价结果总分为6. 25,这表明指标权重得到调研对象的一致认可。[结论]山西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综合特征前3位的权重顺序为乡村性乡村资源可进入性。山西省在乡村旅游业的经营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乡村旅游区域差异明显、旅游资源开发层次较浅、乡村旅游地缺乏知名度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山西省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回顾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历史,总体上的判断:山西乡村旅游整体起步较迟,和其它省份相比发展较晚,但速度很快。针对游客对于山西乡村民俗风情感兴趣的程度,山西省旅游部门曾于2012年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数据统计。统计结果表明,当年游客中有45%的游客对山西乡村民俗风情感兴趣,首次超过了文物古迹的比重。这样的结果预示着山西旅游行业将进入以体验民俗,融入自然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13年,乡村旅游成为山西省旅游发展的重点工程,省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治扶持政策,使山西旅游业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4.
各地农政     
山西2020年休闲农业园区发展到1000家
  日前,山西明确了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园区数发展到1000家,规模休闲农业企业达到100个,规模以上“农家乐”50家。山西省休闲农业总体布局为:四大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圈、四大生态休闲农业区、四大传统特色休闲农业带三大板块。根据目标,到2020年,山西省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数量要达到6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6个,建立和完善休闲农业服务体系,带动山西省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平  陈宁 《山西农经》2023,(8):117-119
高质量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家战略,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河南省突破乡村旅游发展瓶颈的重要路径。乡村旅游重点村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带动作用。文章以红石崖村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发展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推动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山西省阳泉市积极挖掘乡村旅游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本次调研通过实地探访阳泉市村落,深入总结阳泉地区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客观记录当前发展阶段该地区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艳 《山西农经》2023,(1):171-173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为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云南省发掘本土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产业,有力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但是,云南省乡村旅游产业也存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乡村旅游资源同质化问题严重和政府监管薄弱等问题,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式亟待改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加大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内涵、统筹推进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加强政府监管、加强区域间联动和转变旅游资源营销思维等具体措施,探究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期促进云南省乡村旅游产业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聂文丽  李鹏举 《山西农经》2023,(6):168-170+185
乡村旅游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泸州市箭竹苗族乡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但其乡村旅游产业因缺乏整体性规划导致陷入了发展困境。针对箭竹苗族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从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与完善旅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谢军 《山西农经》2023,(3):163-165
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事业的日渐昌盛,其诸多缺陷和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包括村民对旅游内涵认知不足、旅游产品存在问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乡村生态平衡被破坏等,这些因素使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受阻,甚至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对乡村健康发展造成影响。基于此,文章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意义,分析了阻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并基于精品线路对如何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借助精品路线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0.
曹秋实 《山西农经》2023,(11):108-110
消费需求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加向往田园乡村,注重乡村文化的体验,乡村体验式旅游能够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体验经济需求下的乡村旅游独特的卖点是旅游体验或旅游回忆,强调游客对文化、生活、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滇西北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很多乡村旅游爱好者的不二之选,但是滇西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滇西北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要转变发展思路,由追求高速度增长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转变,在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增强村民参与感、培养高科技专业人才等方面大做文章。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坚持发展好农村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发展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章将南充市的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指出了南充市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例如缺乏有效的远期规划、农村居民参与热情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型人才不足等,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此来提高南充市乡村旅游发展质量,促进南充市乡村旅游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瞿英  赵亚男  刘维 《山西农经》2023,(1):14-16+20
发展乡村旅游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就业创业、推进京津冀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元分析法,综合国内学者的定量研究结果,系统分析游客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关系强度。结果表明,态度、地方情感、满意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游客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应利用京津冀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契机,建立乡村旅游合作区域化平台,结合怀旧情感,明确京津冀“四条发展线”,推进乡村旅游质量建设工作,推动“旅游+”业态升级。  相似文献   

13.
李祁玲 《山西农经》2023,(22):123-125
随着“两山”理论的持续渗透,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旅游作为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乡村传统经济结构的同时实现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成都市温江区“幸福田园”村为研究对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分析了“幸福田园”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从多个角度创新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促进“幸福田园”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政策支撑力度强,旅游模式日渐丰富,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着旅游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低、内生动力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全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出发,通过提高乡村旅游要素供给水平、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等措施,推动河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邱云美 《农业经济》2005,(12):39-41
本文在叙述乡村旅游定义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而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具有促进作用,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为了保持乡村旅游与农业经济的良性关系的协调发展,本文提出了促进二者良性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有关工作。计划2014年在全国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不同于农业观光,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新的旅游类型,是目前中国休闲旅游的较好形式。它兴起的内在动力是由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形成的新旅游消费需求。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力,而中国农村发展又给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以反作用力,从而驱动乡村休闲旅游不断向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旅游形式、开发主题、本质定位这三个维度,才能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选取山西省100个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核密度分析,研究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呈现集聚型分布,省域内分布不均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发现,影响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空间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水文、交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及政策等。建议通过与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就业人员培训等措施,实现山西乡村旅游示范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屈莉莉 《山西农经》2023,(9):111-113
在乡村旅游火热的今天,红色旅游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促进了乡村的发展。文章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解读红色旅游的重要性以及红色旅游在旅游发展中的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的,包含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湘南是湖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妥善解决湘南地区“三农”问题、加快其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湘南乡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模式问题,提出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业双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