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乡村旅游形象是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和实现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旅游对拓展农业功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城乡统筹、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选取合肥大圩镇为案例地,基于一手调查数据,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与行为意向关系概念模型,探索并验证了游客感知形象维度与结构,并深入分析各形象维度及以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对行为意向影响的内在机理与关联特征,从而为提升乡村旅游地形象,实现乡村人地关系和谐共生提供借鉴。[结果]城郊型乡村旅游地游客感知形象包含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乡村环境与设施感知、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乡村景观与建筑感知4个维度;各维度对旅游体验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5、0.17、0.38、0.25,对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4、0.17、0.25、0,对行为意向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5、0、0.15、0,旅游体验和满意度对行为意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17、0.63,旅游体验对满意度影响路径系数为0.49。[结论]各变量影响路径系数并不相同,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和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维度对旅游体验、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高于其他维度,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旅游体验以满意度为中介变量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应加大重视乡土文化与氛围感知和乡村产品与服务感知对乡村旅游形象提升的作用,注重挖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优势、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优化乡村旅游服务质量,进而有效提升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露营作为一种个性化程度高、相较于封闭室内活动更为安全的新兴旅游业态,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选取怀旧情感、地方依恋、乡村露营行为意向建立结构模型方程,以期助力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502名露营者的调查发现,露营者的怀旧情感能够对其乡村露营旅游行为意向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地方依恋也能作为中介变量影响露营者的怀旧情感与重游意愿。基于此,得出以下启示:重视个人怀旧,创新经营模式;深化依恋情结,提高露营质量;培育重游意愿,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目的]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是乡村旅游地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实现的重要助推剂。文章旨在建构并验证游客感知价值、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之关系模型,以了解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影响路径。[方法]该文选取安徽省巢湖市三瓜公社为案例地,使用随机抽样方法共收回有效问卷318份,经文献回顾和相关理论梳理,建立概念性框架,并运用AMOS 21.0软件以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定量实证研究。[结果]乡村旅游感知价值对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与环境责任行为皆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关系,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对环境责任行为亦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关系。并且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在感知价值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作用。[结论]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感是乡村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升游客感知价值和强化游客地方依恋情感,从而促使其产生保护环境的负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4.
在森林康养旅游情境下,引入游客感知风险概念,构建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运用SPSS 22.0和AMOS 17.0软件,依据247份有效问卷数据,实证分析森林康养潜在游客感知风险影响行为意向的结果表明:森林康养潜在游客的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会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主观规范和感知风险会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感知风险对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行为态度在感知风险与行为意向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管理方应提高森林康养旅游的曝光度,加强宣传森林康养旅游的基本产品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安全保障以达到正向口碑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数字足迹信息,采用ROSTCM6.0软件对关于沈阳市乡村旅游的673篇游记、2071条相关评论进行内容挖掘,提取高频词,并结合样本数据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推荐意向三个方面对沈阳乡村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评价,探讨旅游者对沈阳乡村旅游的形象感知,构建语义网络共识图,揭示游客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6.
狄盼盼 《农业经济》2023,(4):136-138
数字技术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也使乡村旅游更好顺应游客消费升级的时代趋势。面对游客旅游消费持续升级的时代环境,通过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旅游的动能优势,精准把握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共享优质乡村旅游资源,重塑旅游服务形态,打造“数字旅游+”新业态,构建“互补耦合”的乡村数字旅游新生态,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效能。  相似文献   

7.
海量信息丰富游客的旅游选择、精准信息助力游客的旅游行为,乡村旅游行为中的信息技术痕迹越发显著,这些都为人们借助网络传播引导和引导游客的乡村旅游行为提供了有力抓手。网络的两面性使旅游网络传播对乡村旅游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为此,基于内容生产提升乡村旅游的网络影响力、基于游客行为增强网络传播力、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促进乡村旅游的建设与传播等,在持续优化和改善旅游网络传播的过程中,改善游客的乡村旅游行为。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地区乡村人地关系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揭示京津冀地区乡村人地关系演化的时空过程及特征,提出协调乡村人地关系为导向的调控措施, 为科学认知乡村系统,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利用空间热点分析、人地关系弹性系数模型 等方法揭示了京津冀地区乡村建设用地、耕地与乡村常住人口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结果:(1)2000 — 2018 年,京津 冀地区乡村常住人口经历了由增长至减少的过程,与此同时,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以居民点用地为主的建设用地快速 扩张。(2)研究期内,京津冀地区乡村人地关系演化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与区域差异性特征。乡村“建设用地 — 人 口”的耦合关系由“人地同增”向“人减地增”转变,建设用地扩张由以工业与交通用地为主转向以居民点用地为主;“耕 地 — 人口”的耦合关系由“人增地减”转向“人地同减”。研究结论:2000 年以来,京津冀地区乡村人地关系不协调的 趋势凸显,影响到乡村系统的稳定性,制约了乡村地区可持续发展。调控措施包括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着力保护 优质耕地资源,积极开展村庄土地整治,推进村镇化建设,保障欠发达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供给,壮大县域综合实力,推 进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森林康养旅游潜在游客为研究对象,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潜在游客选择体验森林康养旅游的决策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有超七成的被调查者评价自己之前不了解或完全不了解森林康养,说明森林康养旅游整体品牌形象尚未建立;(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3个因素会显著正向影响潜在游客选择体验森林康养旅游的行为意向;(3)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同时在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融合的咸阳市乡村旅游价值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咸阳市为研究区探究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的价值体系构成,以期为咸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开展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游客参与乡村旅游情况,通过即时访谈法了解导游和当地商户对咸阳乡村旅游的认识,并归纳产业融合给乡村旅游带来的有利价值。[结果]产业融合给乡村旅游带来了多种有利价值:(1)功能价值,主要满足游客对乡村旅游内容需求的多样性,即56.0%的游客想参观民俗民居景点,37.0%的游客想参与生态休闲、瓜果采摘项目,5.0%的游客想体验农事活动;(2)资源价值,61.5%的乡村旅游资源属于一二级旅游资源,发展水平低,产业融合解决了乡村旅游资源落后问题;(3)情感价值,不同游玩同伴寻求的情感体验价值不同,产业融合使游客的情感体验更深刻和多元化;(4)品牌价值,目前仅有20.0%的省外居民参与了咸阳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推动省外游客涌入,提高了其品牌意识;(5)市场价值,乡村旅游不再分淡旺季,扩充了旅游业市场;(6)人才价值,目前旅游管理团队和从业人员中的高知识水平的专业人才仅占20.0%,基于产业融合背景,吸引了更多人才加入乡村旅游队伍,调整了咸阳市的人才结构,促进了人力资本的高效利用。[结论]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具有六大价值:功能整合价值、资源融合价值、情感交融价值、品牌宣扬价值、市场扩充价值和人才创新价值。在以后发展中,要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身,扩展视野和发展思路,实现乡村旅游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得到空前的发展,无论游客数量,还是游客规模,都处于稳步提升中,越来越的游客选择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的发展可很大程度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并能彰显我国农村独特文化,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关系,并浅谈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作用,以期能够明确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并真正发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乡村旅游的促进作用,以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共同健康的、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越来越注重游客的感知和体验。传统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尤其对于城市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研究游客对农耕文化体验旅游的选择意愿,探索契合其需求的满足方式,有助于推进乡村旅游向纵深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旅游也实现快速推进。本文选择丹东市大梨树村比较典型的社区居民作为实际研究对象,研究乡村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居民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乡村旅游发展对社区产生的影响,为当地旅游发展建设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着乡村旅游在中国乡村生根发芽,民宿成为了很多游客出行的优先选择,民宿的蓬勃发展对社区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而社区居民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社区居民对乡村民宿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会形成整体的感知,整体的旅游利益感知会影响对民宿发展的态度,态度从而决定社区居民的行为是支持还是反对外来游客进入当地旅游。居民对乡村民宿发展的态度,是决定民宿是否能够在中国乡村持续发展的关键,但鲜有学者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对乡村民宿旅游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文章以海南省5个民宿村的居民为研究对象,以居民影响感知为研究切入点,建立居民影响感知、支持程度、社会距离、社区依恋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对其态度的影响。[结果和结论](1)社会距离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支持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 (2)社区依恋对支持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3)旅游影响感知的3个维度对支持程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春琳 《农业经济问题》2012,(1):60-66,111,112
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及再次游览意向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本文基于对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游客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对该地区游客满意度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千户苗寨游客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这源于其较满意的饮食环境、民族特色、风土气候、休闲娱乐和安全与管理。尽管近半数游客明确表示将会再次游览,但为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游客满意度和再次游览意愿,本文从政府、社区和游客三维视角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体验消费视角,通过构建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依据对重庆市497位城市游客的调查,对其到乡村旅游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城市游客到乡村旅游意愿的因素除了游客生活形态特征外,还受到乡村旅游主题特征、乡村旅游产品及物有所值等方面的显著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消费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是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差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对乡村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市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苏州市民乡村旅游需求的职业差异。结果表明,苏州市民的乡村旅游动机、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和乡村旅游类型偏好等存在职业差异,但差异程度有所不同;研究还发现,苏州市民乡村旅游需求表现出由初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深入贯彻"万村景区化"工作部署,将乡村旅游作为推进旅游全域化的工作重点,乡村旅游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金华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348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实现旅游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2.9%。一、金华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一)从发展业态来看,乡村旅游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乡村旅游从过去停留在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的初级阶段,进入全域旅游“村”时代,乡村旅游向关联产业渗透,多产业要素叠加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元、立体化的旅游业态。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及权衡协同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促进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效把握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宏观态势。[方法]文章构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时空动态差异,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乡村旅游亚系统的权衡协同关系及权衡程度。[结果](1) 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整体呈趋好性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亚系统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最为明显的是呈上升趋势的资源环境和呈下降趋势的发展成效,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异系数逐渐缩小,空间格局由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高四周低演变;(2)各维度对发展影响力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为强等作用维度层,经济环境为中等作用维度层,社会环境为弱等作用强度层。绝大多数双因子的组合结果均优于单因子的作用强度,即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是多因子组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系统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成效联系度不强,互动促进作用弱而独立性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记者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获悉,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近日联合下发了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对推进乡村旅游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标志着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日前签署的“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