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符敏 《魅力中国》2013,(19):61-62
摘要;在西方社会中。与中国社区养老最相近的做法是“社区照顾”。主要是指通过动员社区资源并运用社会人际关系资源对老年人开展服务,使老年人不脱离所生活的社区。在社区内接受养老服务。本文针对西方典型国家的养老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对中国的社区养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传统养老模式基础及其现状,阐述了“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安全价值和社会整体利益价值.认为,“居家养老”兼容了传统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二者的长处,是一种适应于我国现有国情发展及人口结构发展的新型养老方式.该模式不仅能够减轻家庭养老在经济上的负担与压力,还可以使老年人享受到来自社区的照料和关怀,是一种在尊重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养老方式.因此,我国要加大居家养老发展力度,通过政策的支持、社会的服务和法律的关怀对老年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养老服务的过程中,主要涉及三类行为主体:作为服务购买者的政府,作为服务承接者和生产者的公民社会组织和作为服务接受者的老年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养老服务,既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来的现实需求与压力,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变革公共治理方式,构建新型公共服务提供体制与机制的需要。在北京市宣武区,政府与公民社会组织合作供给养老服务的基本方式有三种:一是“以公共服务协会为纽带的项目申请制”,二是“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平台的星级会员制”,三是“以老年人协会为载体的服务券补贴制”。这三种基本方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模式,即政府引导与资助、公民社会组织协调与运作、公民社会组织与社会实体共同生产与提供、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和协助的“委托——合作——参与式模式”。在这种体制模式中,政府购买服务、自费购买服务与志愿捐赠服务往往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全国正在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制度,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服务格局使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然而,在目前以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居多的城市住养机构内,为老服务仍然停留在日常生活照料层面,相对于社区养老公共服务,住养机构针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服务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5.
构建现代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协助家庭照顾老年成员的日常生活,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使老年人能够保持独立和尊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幸福地安享晚年,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乌鲁木齐构建养老服务模式应做好以下几点: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拓宽养老服务建设内容;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养老服务,必须遵循养老服务的基本价值,即传统性,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养老精髓;时代性,遵守现代社会道德规范并与时俱进;国际性,借鉴世界各国的养老经验;公共性,彰显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公共服务功能;人本性,注重以老人为本,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社会性,养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养老服务业是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由社区和社会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住养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疾病护理服务、精神文化服务等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作为市民信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老年人打造特色的活动空间,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可以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便利,让他们可以自由的学习、获取资源;能够为老年人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培养老年人的学习、阅读兴趣,丰富老年生活,提升老年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同时还可以营造文化养老、文化助老的社会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正>完善“硬件”设施、提升“软件”支持、丰富服务内容、创新产业发展,让老年人都能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美好生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安吉加快建成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逐步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不断健全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管,持续提升养老机构专业运营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0.
周辉 《特区经济》2009,(6):175-176
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部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通过何种方式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养老环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完善当前农村养老模式必须形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发展中介服务,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全国正在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制度,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服务格局使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然而,在目前以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居多的城市住养机构内,为老服务仍然停留在日常生活照料层面,相对于社区养老公共服务,住养机构针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服务发展缓慢.鉴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对称的国情,决定了应对老龄化挑战必须从适度普惠福利制度原则出发,实施低成本战略.  相似文献   

12.
张琴 《科技和产业》2014,14(12):59-63
目的:调查南通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现状,以期为促进南通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南通30家民办养老机构及入住的301位老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民办养老机构的基本状况、经营管理状况、服务人员状况、入住老人状况等调查。结果:南通旧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民办养老机构自身完善程度不足,不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社会投入不足;养老服务人员数量较少、素质较低。结论:理念驱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给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重视入住老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专业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探索"养医结合"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只要鼠标轻轻一点.老年人的情况就一目了然。4月24日,记者在市居家养老指导站的“南通市居家养老信息系统”上.看到了为老年人居家养老准备的“服务大全”。目前,南通市已有13.8万名老年人的信息被收录进该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改革进入了全新阶段,社会各方力量纷纷进入养老服务这片蓝海,寻求全新的发展模式.在社会资源快速进入的背景下,如何整合各方优势,实现全新的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改革,成为了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医养结合"这一创新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合泸州地区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当前存在问题,找到有效提升养老服务模式效果的创新对策,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完善的养老服务,帮助老年人获得更为优质的养老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养老目标,为实现“老有所养”且“老有所医”,探索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整合融通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应对老龄化社会需要是十分必要的.“医养结合”养老不仅仅在于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康复训练指导,延长老人生活自理期,降低失能概率,提高生活质量,争取健康老龄化.文章阐述“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经验及现实困难,以厦门某养老社会服务中心个案为例,分析社工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发挥的服务提供者、关系联络人、资源链接者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燕娟  李放 《科学决策》2022,(8):100-1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大增。文章以广西南宁市为调研案例,通过构建多值 Logistic 模型,分析各类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的条件特征分布,归纳各类养老机构提供的照护服务及价格水平差异特征,揭示各类机构存在资源配置状况高低不平的原因。研究发现,从老年人的失能程度来看,小型民办养老机构收住的失能老年人最多,其次是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第三是公办养老机构。从老年人的经济条件看,小型民办养老机构收住的老年人经济水平最差,其次是公办养老机构,第三是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通过进一步对机构进行剖析,发现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资源配置水平较高且收费低廉,公建民营机构硬件条件最好,但收费最高,小型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资源配置最差,但收费最低。文章的结论是:各类养老机构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老年人在选择机构时表现出“偏好”,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与老年人需求错位,建议公立养老机构发展起引领作用,和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一道优先承担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职责,强化其公益性和福利性属性,同时,大力扶持小型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提高养老机构供给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秦淮区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区,截止2013年12月,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16.48万,占户籍人口22.01%.群众对养老服务需求迫切,对解决老人看病就医问题非常关注.新秦淮区成立后,率先在全市开展“医养融合”探索,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结合,老年人享受更多便捷优质基本医疗服务,取得初步成效.对此,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为进一步促进医养深度融合,推进“医养融合”工作开展,更好地为全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区人大常委会对全区“医养融合”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了区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卫生和养老机构座谈会,形成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18.
面对愈演愈烈的人口老龄化国情,老年群体对养老文化服务的需求将变得越来越强烈,发展老龄文化产业是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战略选择。在建立健全与国情相适应的“老有所依”体系的基础上,满足国民的精神需求,使“老有所乐”逐渐成为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文化服务的新课题,实现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与养老文化服务需求的对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型互助式居家养老服务不同于以往借助政府力量的居家养老,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依靠大数据对租客性格、工作地点,租户位置、环境、身体状况等信息收集筛选后,租客与老年人互选后短时间内共同生活,互相帮助的居家养老新模式。收取中介费或提供其他增值服务,为应届毕业生等人群解决住宿问题,也解决老年人独自在家的不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20.
杨帆 《魅力中国》2013,(13):53-53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养老服务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福利,更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生存环境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本文通过探讨潍坊养老服务的主流方式,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已有的经验,为市民养老方面的内容做些补充,以便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