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融资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概念,也是适当设计与选择契约的根本原因。本文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融资过程的逆向选择行为,以及克服逆向选择行为而进行的融资政策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超 《财政监督》2008,(6):33-34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一个主要概念,也是适当设计与选择契约的根本原因。本文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融资过程的逆向选择行为,以及克服逆向选择行为而进行的融资政策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纯  吕伟 《金融研究》2009,(7):81-94
现代公司财务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企业内外部融资成本的差异,也即融资约束的产生,进而影响企业对内部资金的依赖以及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决定。而市场信息中介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改善信息环境,解决上述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对企业外部信息环境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分析师为代表的信息中介改善了企业的外部信息环境,降低了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了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及其对内部资金的依赖,提高了企业发放的现金股利水平。本文的结果意味着,尽管在我国证券分析师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种种质疑,但从总体上看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借助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逆向选择模型及信贷配给理论,从两个层面展开研究,得出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根源是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建议通过健全信用体系、银行组织体系,强化监管引领、企业自治,并拓宽融资渠道,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5.
债务期限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前的公司融资决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债务和权益融资之间的选择上(即资本结构),试图建立一个最优的融资结构;最近,注意力转移到债务融资的特征上,尤其是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本文对权衡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税收假说和信息不对称假说(信号传递和流动性风险假设)等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理论进行了系统综述和总结,以为解释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企业理念的一个重要概念。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不足或投资过度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融资过程的选择。本文对融资政策的选择做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文运用矛盾分析法和不对称信息理论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和方法为指导,得出了利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进行数字化转型是解决小微融资难题的正确路径选择的结论,提出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建议,提示了数字化转型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斌 《西南金融》2003,(10):60-62
本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企业债务融资方式选择问题,认为银行贷款融资因在信息生产和监控方面比企业债券融资更具比较优势而成为企业债务融资的首选方式,而企业债券的大力发展有赖一定的市场条件,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金融市场并不属于完美市场,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存在.本文首先阐述了融资约束的理论基础即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接着回顾了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最后做了相应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中小微企业融资受银企信息不对称的严重阻碍,信用增进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成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并增强企业融资能力的重要途径。信息不对称可根据信息非对称发生的时间区分为契约签订之前和签订之后,分别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本文据此将促进银企贷前信息交流从而弱化逆向选择的措施归纳为信息增进,将实际发生违约后对贷款人进行损失补偿的措施称为损失补偿增信,同时对中小微企业常用的信用增进手段进行归类梳理,分析了各类增信方式促进信贷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中小微企业增信机制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