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窦祥胜 《经济评论》2006,141(5):147-152
均衡汇率理论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由于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均衡汇率理论。综合来看,目前研究比较系统且取得一定成果的均衡汇率理论,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基本要素均衡汇率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自然均衡汇率理论和均衡实际汇率理论。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问题。  相似文献   

2.
<管子>后16篇,也称轻重篇,着重阐述了轻重理论,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经济管理思想.前人学者大多从供求规律与货币数量论等角度对商品之间的轻重规律进行阐释.文章则重点阐述了轻重规律所蕴含的均衡思想,并且在阐述管子轻重理论中蕴含的局部均衡、动态均衡、一般均衡思想后,借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试图重建管子轻重规律的均衡分析.西方经济学直到1769年以后才在经济学中引入均衡的概念,此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经济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均衡汇率作为一国内外经济中的重要参数,是制定内外经济政策,衡量经济运行状态,实现经济利益的一个参考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数据,根据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算的逻辑框架,估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在样本区间内实际汇率围绕均衡汇率波动,使得失调表现为一种常态。研究的政策空间表明,我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趋势不支持目前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4.
黄肖广 《时代经贸》2011,(24):49-50
在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社会中,“免费搭车”现象使公共产品供应丧失资金来源,因此,林达尔均衡不是解决公共产品提供的有效、普遍适用的方式。但是,在一个人口数量较少,且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内,实现林达尔均衡的两个条件往往能够成立,林达尔均衡往往就成为乡村公共产品提供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双顺差"背景下实现中国内外均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光 《时代经贸》2007,5(6):61-62
内外均衡目标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均衡.目前,中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因此需通过扩张性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进行协调,同时辅以汇率及利率政策.只有内外兼顾统一才能使经济实现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电力均衡的市场机制与政府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对电力均衡机制提出了挑战;决策权的分散化与"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产业组织形式为实现电力均衡奠定了微观基础,实现电力市场的长期均衡还必须建立电力期货市场和科学的进入退出机制;针对市场主体、要素市场、电力需求方的特殊性以及政府监管的不完善造成的中国电力均衡的体制性障碍,应进一步调整市场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在电力均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均衡走向演化--经济学范式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均衡与演化的思想很早就共生于经济思想史中。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深受物理学的影响,一直被均衡思想和范式所支配,并由此建立了以均衡分析为核心的经济分析体系;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演化思想又促使人们在主流经济体系之外发展起来了经济演化理论。本文旨在对均衡和演化这两大截然不同的经济范式的演进进行剖析,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均衡走向演化的范式变迁折射着两种经济思想交锋的历程和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分析模式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常用资源均衡指标有其不足,应对资源均衡指标进行改进.重新定义新指标的分类划分标准,构建资源均衡动态控制指标的计算方法,可避免资源消耗曲线出现频繁、严重的高峰或低谷及资源消耗强度突破资源供给能力等情况的发生,使工程施工中资源使用量尽量保持均衡,以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和费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9.
刘娜 《大陆桥视野》2016,(8):117-118
信道的时变特性则会对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系统性能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快速时变衰落环境下的干扰开展理论分析,以此为基础,运用正交频分复用系统(OFDM)当中有关载波间干扰方面相应消除方法为依据,提出了基于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框架内诸如分段均衡、时域加窗及干扰自消除等方面相应抑制信道时在变干扰方面的具体方法.通过开展仿真及分析显示,此些方法均能够对信道时变所造成的干扰进行有效抑制,然而在采用时域加窗及干扰自消除方法时,需要将相同信息重复传送,至此造成效率相应下降;而采用分段均衡方法时,虽然实现了分段数目的增加,但在实现系统性能提升的同时,也造成了接收复杂度方面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形维的经济均衡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传统的一般均衡理论具有严格的假设条件,无法准确考察市场的真实状况,借助复杂性科学中的分形理论,建立了经济系统的分形均衡。分形均衡允许市场中存在多边交易和拥有先天禀赋的经济当事人从事低买高卖的套利交易,对经济均衡的描述更接近于经济现实。通过比较和分析分形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区别与联系得出了一般均衡是分形均衡的一个特例的结论,得到了分形均衡下的福利经济学定理。  相似文献   

11.
经济效应最大化需要经济政策的供求保持动态均衡。单一性、倾向性经济政策是不能实现普遍均衡的。重复博弈是经济政策效应最大化的主要手段 ,它能使博弈主体达到“纳什均衡”。经济政策维护市场信誉就是维护市场秩序均衡和市场效率均衡 ,这也是经济政策效应的体现和政府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的迅猛发展,汇率成为经济中一个主要变量,影响着一国的经济,被企业社会所广泛关注。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  相似文献   

13.
均衡代表着一种稳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体系中的各种力量实现了相对静止的状态.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均衡理论在各个重要的经济理论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首先把对个体的分析、对市场的分析纳入均衡分析之中,按照“个体-单个市场-全部市场”三个层次的均衡对现代经济体系进行了梳理,其次对均衡中的公平性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均衡理论的循环论证提出了一些质疑.  相似文献   

14.
长期持续的大规模国际收支顺差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非均衡.基于流动性约束建立的跨期动态均衡模型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政策作为中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常项目跨期均衡具有一定的调控效果,尤其是当汇率政策退出时,财政政策的跨期效应会有所增强,且此时出口退税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稳定经常项目跨期波动的作用,所以中国应首先优化出口退税政策.此外,利率对经常项目跨期波动的影响比较稳健,表明中国可以通过调整针对流入资本的税收政策来改变资本借贷的实际利率水平,从而有助于实现经常项目跨期均衡.  相似文献   

15.
彭春华  曹前程 《经济师》2009,(9):260-261
区域经济的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是市场经济规律与政府战略选择的双重结果,文章认为均衡与非均衡发展是内在统一,政府合理地选择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策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广州市的整体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应当选择均衡发展策略,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从从化市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应当选择非均衡发展策略,培育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理性新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界定了商品价值、买者价值、卖者价值三个概念,将单个交易的交易均衡定义为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的价值均衡,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建立了新的市场交易均衡理论,运用解析几何方法,求出了交易均衡价格的数学解。  相似文献   

17.
艾光 《时代经贸》2007,(6X):61-62,64
内外均衡目标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均衡。目前,中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因此需通过扩张性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进行协调,同时辅以汇率及利率政策。只有内外兼顾统一才能使经济实现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财政政策的外部均衡效应:相对效力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长期存在,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失衡.基于蒙代尔政策指派理论模型以及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估计,可以发现中国财政政策对外部均衡的相对调控效力要优于货币政策,因此中国应运用出口退税等财政政策来促进外部均衡的实现,并考虑选择发行超长期债券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同时还应及时完善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乡村工业的繁荣源于中国渐进改革过程中市场放开的不均衡,这为在区位劣势的乡村创办企业提供了前提条件。由于中国政府对私人产权的限制,使创办私人产权的乡村工业的政治风险过高,从而诱导了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这样一种制度安排。随着中国渐进改革的推进,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私人产权得到确认,乡村工业开始了双重转型。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制度的内在均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维 《经济学家》2002,26(5):56-61
在一个分工的社会生产体系中,人们之间发生的交易关系实际上具有两类性质:一是整合不同的个别活动,使社会成员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社会生产的协作;二是实现个别社会成员获取生产成果的分配性效果。相应地,存在规范、协调这两种不同交易关系的生产制度和分配制度。已有的制度变迁理论,并未有意识地展开分析经济制度的这两种不同的,功能因而不能说明两者的互动关系以及它们在经济制度的均衡和变迁中的作用。在马克思和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基础上,本文试图通过对交易关系和经济制度的上述细分,说明制度均衡与失衡,不仅依存于决定制度的其他外部条件,还决定于经济制度内部生产制度与分配制度的相互关系。只有生产制度和分配制度相互兼容,经济制度的均衡才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