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风险相关性的日益增强以及可保风险的逐渐泛化,一方面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所要求的资本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保险或再保险的供给量相对不足,从而使得作为风险转移方式之一的保险风险证券化应运而生。保险风险通过证券化向资本市场转移在更广的程度上反映了保险创新和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融合的趋势。本文在对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运作以及保险风险证券化所带来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保险风险证券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哲 《现代财经》2004,24(3):15-18
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衍生产品,保险风险证券化是再保险的有效替代机制。本文分析了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和国内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现实基础,认为国内发展该业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3.
创新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我国创新保险行业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创新保险巨额赔付问题,提出对创新保险产品进行证券化、利用资本市场来分散这些风险的见解,并以创新保险风险债券为突破口提出创新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由于经济增长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的关联度和集中度不断提高,使风险损失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严重的自然巨灾造成了全球再保险市场巨灾金融资金的缺口,这迫使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产品创新来进行风险管理。于是在保险金融化和金融证券化的世界潮流中,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是将保险业风险通过有价证券向资本市场转移。其过程包括以下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5.
在详细分析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基础之上,提出利用结构化金融技术推出循环农业风险证券化产品,使循环农业与农业保险两者结合,扬长避短、相辅相成,从而促进循环农业与农业保险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郝伟  朱宇婷 《经济问题》2002,(10):42-44
我国目前实行的严格限制的保险投资政策是导致保险公司的投资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对这种保险投资政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险投资政策的改革方向-保险投资证券化,以及实现保险投资证券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欧莎莎  田雨 《经济论坛》2004,(24):107-108
保险通过集合风险和分摊风险来达到有效管理风险的目的,但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管理的机构,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对于可能产生巨大损失的保险风险,保险公司应该如何进行管理呢?传统的思路是不全额承保或购买再保险,另一条思路是对承保的风险进行证券化,将其风险有效的转移到证券市场上,这即是“保险风险证券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风险证券化是一种把风险转换成资本市场上的金融有价证券的金融创新活动。主流经济理论认为,风险证券化是在巨灾风险发生和资本市场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下出现的,而从交易成本角度对风险证券化进行分析,则显示风险证券化是资本市场交易成本降低条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是资本市场交易成本降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施方 《经济师》2004,(3):18-19
住房抵押保险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抵押信用保险形式 ,它可以降低抵押贷款的首付比例 ,推动中低收入家庭进入房产市场 ,同时它在促进抵押贷款证券化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文章对住房抵押保险的作用 ,以及它在各发达国家的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 ,并结合我国在转轨经济下房地产的特点 ,探讨了建立住房抵押保险机制对我国房地产金融的作用 ,同时给出了在建立住房低押保险机制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骆晓芳 《经济论坛》2005,(19):108-109
“保险证券化”可以定义为保险公司通过创立和发行金融证券,将承保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的过程。保险证券化的过程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将承保现金流转化为可买卖的金融证券;二是通过证券交易,将承保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第一个要素称为“金融工程”,即将现金流打包或分类,包装成新的不同类型的金融证券;第二个要素取代了保险公司原来把保险业风险转嫁给再保险人的做法,而是把风险转嫁给了更广泛的资本市场。这是典型地通过金融工具买卖来实现风险转移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农业保险保费过少,保险公司经营亏损等内外因素使农业保险二十多年来步履维艰。具体分析我国农业保险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根据我国的实情把保险资产证券化,实行合作共济制和再保险政策化的融合等措施有利于我国保险资产转移风险、增加保值能力、提高盈利水平,加快我国农业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合理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传统的保险与再保险机制的局限性。然后,分析了巨灾保险证券化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形式。最后,对巨灾保险证券化发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邱波 《生产力研究》2008,(15):27-30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自然灾害及意外事件损失程度越来越大,越来越不能满足保险和再保险技术要求的可保风险的种种限制,传统保险机制面临严峻的挑战。文章从传统保险理论出发,分析了保险业从金融性到金融化发展的路径轨迹,认为保险金融化是对保险风险保障功能的重要补充和完善,是未来保险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并提出保险金融化的总体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巨灾风险的损失频率与损失幅度的特点、传统保险与再保险对抗巨灾风险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巨灾风险证券的几种产品类型,分析了各种风险转移方式的优缺点。最后,根据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从应用环境和应用条件两个方面提出了开展巨灾风险证券化应用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5.
李国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117-118
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式,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资产证券化在开放的金融体系中会加速风险和危机的传播和扩散,加大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使局部性金融危机或个案性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因此,加强金融创新中的风险控制是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资产证券化这一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种金融创新产品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学者和金融工作者广泛而热切的关注 ,特别是随着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的即将推出 ,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就资产证券化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一个综述 ,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的构成及其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珂  曾小溪 《经济论坛》2011,(2):158-161
目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是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主要障碍。巨灾保险机制创新的难题在于既要实行金融创新,又要兼顾保险行业的特点。因此,要发展巨灾保险,就要建立多方参与、多层次的巨灾保险体系,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及时推广相应的巨灾保险险种,推动巨灾风险证券化产品的创新。同时,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的公众知情与公众教育。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近3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市场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本文对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三个基本原理: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并介绍了资产证券化三种交易模式:过手证券、资产支持证券和转付证券。  相似文献   

19.
本轮金融危机与次贷产品链条及其机理缺陷直接相关。本文对资产证券化中的两种保险机制在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做了探讨。研究发现:按揭保险业发挥了逆周期的稳定器功能,减缓了系统性风险对住房金融体系冲击。债券保险业较深介入次贷债券及其衍生品的供需链条之中,是导致本轮金融危机中系统性风险爆发的一环。在对二者不同的风险特征做了比较分析之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完善中国保险业业务结构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吕超 《经济师》2009,(10):86-87
资产证券化目前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广为流行的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对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资产证券化也存在着许多风险,尤其对我国而言,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及中介机构,资产证券化的运行会蕴涵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充分降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促使我国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文章首先分析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其次,针对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提出了相关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