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场经济管理》2011,(8):19-21
一、砥砺奋进六十载,场富民安,人民幸福指数攀升 1951年3月15日,在沉睡千年的莽莽荒原上,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建场了。60年来,八五七农场累计粮豆总产约为91-5亿斤,相当于全国2010年粮食总产的1%。这一个百分点却收益了农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全国农垦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文明单位、全国粮食先进场等诸多国家级(部委)荣誉。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位于密山市境内东南部。农场下辖12个管理区,拥有耕地52万亩,人口17041人。近年来,八五七农场以建设生态园林小城镇为目标,以完善功能为重点,立足于"生态宜居、文明卫生、文化内涵"的城镇发展思路,因地制宜走城镇化、园林化、现代化的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全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场经济管理》2010,(7):F0004-F0004
<正>城建乐章奏铿锵,穆棱河畔新城靓。近几年来,位于穆棱河旁的八五七农场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花园式农垦城"的发展速度和"近期打造成生态园林城镇,中远期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垦区自2005年粮食总产首次跨上200亿斤台阶之后,到2009年又新增130亿斤,粮食总产达到330.5亿斤,商品粮总量突破300亿斤,4年走完了以往16年走过的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在改革开放30年里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进入新世纪以后,在农业现代化、农垦工业化、农场城镇化的"三化"建设上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业连续5年获得大丰收,登上了总产142.05亿公斤的新台阶;农业产业化已成体系,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农产品转化能力已近1700万吨;社会主义新农垦建设更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并开始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推进,场县共建已拉动农村耕地1800多万亩。继提出和实施"三化"建设之后,垦区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做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食品工业骨干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社会和谐普惠区和党的建设模范区"五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本期刊登了4位专家对"五区"建设的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茶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我国的茶叶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茶叶总产量近140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是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随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苍山农场全体职工今年艰苦奋斗,战胜了旱灾,夺得了小麦空前大丰收,无论单产和总产,都创建场二十六年来的最高水平。全场播种小麦7,565亩,总产297万斤,平均亩产392.5斤,总产比  相似文献   

8.
<正>眼下,在八五七农场,火热的消夏广场文艺演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农场土生土长的"文艺人儿"精心编排的一场场节目,让广大职工群众大饱眼福。一直以来,农场十分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充实协会队伍、创新载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群众业佘文化生活,使这座人文艺术城镇处处流动着精彩,更流減着幸福。农场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在手上,把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八五七农场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来,以道路和住房建设为主的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迅猛,现代化农垦小城镇已粗具规模。  相似文献   

10.
朱磊 《农场经济管理》2010,(3):F0002-F0002
<正>八五七农场始建于1951年3月,耕地54万亩,是农林牧渔、工商运建服协调发展的大型国有农场。农场以水稻为主,新技术示范率和应用率均达到100%,有15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们到东辛农场做了一次调查。这个农场位于苏北云台山南麓黄海之滨,全农场总面积28.8万亩,耕地12万亩。从1950年建场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1971年经营粗放,广种薄收。22年间粮豆年平均耕地亩产仅168斤,总产1,069万斤。棉花年平均亩产仅37.7斤,总产2,753担,种植业产值年均175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格),连年亏损;1972—1978年转向精耕细作,生产水平逐步提高,7年间粮豆平均亩产408斤,总产3,616万斤。棉花平均亩产78.4斤,总产20,037担,种植业产值平均858万元。7年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快速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克服了严重的干旱和局部洪涝灾害影响,粮食总产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为了保持粮食增产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为例,对大米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过程进行了探讨。针对生产内外部环境和质量管理特点进行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在八五七农场实施后取得的初步成果,以期为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政策+科学+实干=丰收内蒙古兴安盟国营杜尔基农场农业又上新台阶,总产和产值均破历史纪录。1994年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农业生产仍获大丰收,粮豆总产659万公斤,经济作物总产142.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达780万元,比建场以来最好的1988年粮豆...  相似文献   

15.
<正>新农村建设使垦区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新楼房、新城镇、新居民也带来了新问题——如何管理新城镇。黑龙江省洪河农场按照垦区城镇管理要求,创新思维,组合资源,构建社区,形成了以"党委领导,副书记主抓,组织部牵头,各部门配合,管理区、社区共同管理,群众参与"的"一办五委三队"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垦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狠抓系统扭亏增盈,近两年,农垦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整体效益不断提高。1997年,全系统实现粮食总产209万吨,连续五年超历史最好水平,棉花总产8969吨,突破了1993年历史最好水平,二、三产业经营利润总额达30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正>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赤湖渔场现有精养池1200亩,湖泊8000亩。去年,该场总产成鱼1500吨,增产400吨,增幅67%,产河蟹20吨,黄鳝10吨,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果,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过去几年,该场成鱼单产一直徘徊在400—500kg,花白鲢产量比例达70%左右,养殖效益下  相似文献   

18.
浅议安徽省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家先 《水利经济》2005,23(5):46-46
行蓄洪区是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做好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确保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实现区内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针对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管理法规、调整安全建设的规划思路、研究适应性经济产业政策、鼓励人口外迁及建立稳定投入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正>北大荒的2009年注定要以"辉煌"彪炳史册。就在这一年,北大荒人履行了向国家作出的"新增30亿、提供300亿"的庄严承诺,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双跨上300亿  相似文献   

20.
粮食增产靠科技 科技增粮靠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粮食增产的历史分析 (一)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 如果按照粮食总产每增加1000亿公斤为一个增产台阶推算,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共上了3个台阶。1949~1958年上第一个台阶,粮食总产由1132亿公斤上升到2000亿公斤;1959~1978年上第二个台阶,粮食总产由2000亿公斤上升到3047亿公斤;1979~1984年上第三个台阶,粮食总产由3047亿公斤上升到4073亿公斤;1985年以后正在攀登第四个台阶,到1994年粮食总产达到4450.1亿公斤,距台阶产量尚有近500亿公斤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