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密度纤维板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期应 《浙江林业》2008,(11):28-28
行业概况 中高密度纤维板已成为家具、木门、工艺木制品以及包装行业不可缺少的原辅材料,且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如电子线路板等)。全国398家企业的近600条纤维板生产线大多保持正常或超负荷运行。2007年我国纤维板生产总量达2729.84万平方米(出口91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0.67%,其中中密度纤维板2498.64万平方米,成为全球生产MDF的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2008,(12):34-34
日前,福建省经永安市竹胶合板协会统计,永安市现已建成竹胶板企业9家近30条生产线,其中2008年新上竹胶板企业3家8条生产线,竹胶板年总产量达10万立方米,产值突破3.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竹胶板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我国纤维板生产发展状况和生产能力的分布情况。指出自2003年起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人造板生产国,其中中密纤维板增长速度最快,2007年纤维板总生产线达到598条,生产能力2620万m3,2007年超过100万m3的有山东、广东等10省区。因原料、资金和市场等因素,华东和华南地区纤维板生产发达活跃,人造板工业分布极不均衡形成东强西弱格局。  相似文献   

4.
广东肇庆康蓝中密板企业集团公司是德庆县农委属下的企业,其前身——康蓝中密度纤维板制造有限公司由德庆县林业局与广东发展银行合资经营,全套设备引进德国具有先进水平的MDF自动化生产线,总投资998万美元,配套人民币2000万元,于1988年8月开始筹建,1991年11月进入试产运行,1992年8月10日正式投产。投产后,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举办的1995年度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500家最优企业中,由林业部与福建省合资建设的我国第一家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现代化企业福州人造板厂,以90.18分的综合分数居第3O6位,成为全国人造板行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福州人造板厂是全国首家弓l进美国年产5万。’中℃度纤维板成套设备的大型木材综合利用企业,也是福建省重点骨干企业之一。引进初期,由于在配套、平衡和联动上出了毛病,加上当时技术消化和管理工作跟不上,致使试生产期间生产线故障频繁,竣工投产前的1985年,设备故障停机率高达42%,…  相似文献   

6.
国家科委成果办于1996年7月26日至28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主持召开了由西北人造板机器厂设计制造的15000m~3中密度纤维板成套设备现场演示会暨专家评议会.评议委员会由科研设计院、所,大专院校和行业管理部门等12名专家组成.会议期间,评委们参观了张家界人造板厂年产15000m~3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并听取了西北人造板机器厂关于这套设备开发研制的总结报告,湖南省林产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中密度纤维板产品质量的检测报告及张家界人造板厂关于该生产线的投产与设备使用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之回顾建国初期,我国的人造板工业实际上只有胶合板一种产品,人造板企业仅有17家小胶合板厂,1949年,全国胶合板产量不到1万 m~3。我国的人造板工业就是在这种缺乏技术、缺乏管理经验、基本没有设备制造的基础上开始起步的。在“一五”时期,从日本、原苏联、原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引进了胶合板生产主机,改建和扩建胶合板厂,硬质纤维板生产是50年代末由瑞典和波兰进口设备而开始的,软质纤维板工业在60年代中期由我国自行研制5000m~3湿法工艺和设备投入运行而起步;中密度纤维板创始于80年代初引进美国先进设备运行;刨花板生产虽然早在50年代末期就开始由我国自行研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刚刚过去的8月被众多媒体戏称为"史上地王最密集月"。的确,这个月全国各大城市可谓"地王"频出:17日,融信中国以110.1亿元摘得上海两地块,楼面价10万元/平方米,成为土地史上单价"地王";18日,郑州郑东新区两块地分别以25.54亿元、35.1亿元成交,刷新出年内第8个地王;24日,合景泰富以57.7亿元拿下天津响螺湾地区一宗地,楼面价已超过周边在售项目房价……  相似文献   

9.
福建永安人造板实业有限公司是福建永安林业(集团)总公司与香港(永安)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项目总投资2.1亿元人民币,引进德国卡尔·申克公司成套薄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设备,设计能力为年生产3万m3中纤板。该条生产线采用可编程控制系统,彩色图文监测处理系统和自动报警管理系统,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全新的连续平压生产工艺,可任意生产2.6-21mm不同厚度的板材,填补了国内空白。回顾公司这几年走过的历程,主要经验有:1.提早进行职工培训,实行分片包机学习制度。2.掌握、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  相似文献   

10.
云阳蔬菜批发市场建于1992年,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注册资金1500万元,截止2008年底投资总额2486万元,资产总额2890万元. 市场营业面积80000平方米,建有交易结算中心,电子信息网络中心,农药残留检测中心,电子监控管理中心,气调式冷库4座,总库容4000立方米.平均日交易量2300吨,年成交量83万吨,年交易总额8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盱眙太粮米业有限公司是东莞市太粮米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占地75000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已建成年产10万吨优质米生产线、5万吨标准储备库、1万吨筒仓、日处理400吨稻谷烘干线,盱眙太粮米业组建了盱眙县天粮稻米合作联社,在当地建有10万亩优质粮种植基地,通过"合作联社+公司+种粮大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打造稻米生产全产业链,成为淮安大米品牌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2.
<正>广西世彪药业有限公司位于浦北县,注册资本1563.8万元,总资产1.14亿元,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公司已取得88个获准生产药品的国家生产批文,建成符合广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药品GMP证书》规定的片剂、酊剂、糖浆剂、颗粒剂、丸剂、合剂等12条自动化生产线,并配备产品质量电脑监控系统。2013年,公司完成产量将近20万件,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元,实现利润1122万元,上交税金600多元,安排就业300多人  相似文献   

13.
国有粮食企业进入市场经济后如何搞活?株洲市粮食局根据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依托地处市中心的优势,经过充分论证,并获得市政府和省粮食局的批准,将市大米厂和粮食一仓库搬迁,在占地5万平方米的市中心,建设了全国粮食系统最大的商城——江南商城。第一期工程已建成的经营铺面258间,经营摊位2100个,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5750万元,江南商城自1994年8月开业以来,已全部对  相似文献   

14.
龙泉聚和(国际)果蔬市场建于2003年。市场一期占地32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已投资2.5亿元人民币建成了7.8万平方米蔬菜交易区,2.3万平方米水果交易区,1.1万平方米特色精品展示交易厅,及0.8万平方米商务中心等。  相似文献   

15.
正当我国林业处在变革之际,在浙东南山区的仙居县涌现出这样一位林业局长,上任六年来,以全心全意为林农服务为宗旨,以发展高效林业为主线,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大力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和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取得辉煌的成绩:2002年,全县13.31万公顷林地,林木蓄积量达3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7.2%;全县林业社会总产值达25亿元,年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0%以上。其中有5万多人从事木制工艺行业,创产值20亿元;10万多人开发杨梅、蜜梨、有机茶等特色基地,创产值5亿元,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双赢,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选进县”、“全国经济林先进县”、“中国杨梅之乡”。这位林业局长叫郭金星,经浙江省林业局推荐,本刊封面人物评委会确定,当选为本期封面人物。  相似文献   

16.
一、项目单位概况 山东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建于1986年,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业,集科、工、农、贸于一体、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大型企业集团,职工1500余人,总资产5亿元,主导产品玉米油、糊精和玉米淀粉、结晶葡萄糖、碧云洞酒水。2002年8月,结晶葡萄糖厂在全国行业评比中荣获“全国淀粉糖行业第一名”。拥有国内单线产量最大的糊精生产线,现糊精年产量为4万吨。  相似文献   

17.
<正>10万平方米的园区建筑面积,20亿元总投资,1万只羊的日屠宰加工能力、10万头牛的年屠宰加工量,国际标准化的牛羊屠宰、分割、加工生产线,5万吨级世界水准的智能化冷库……伴着机器的轰鸣声,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大庄园牛羊肉产业示范园,游客可以亲身体验"生态、健康、营养、安全"的现代畜牧业文化。为贯彻落实全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进锡林浩特市现代农牧业、  相似文献   

18.
<正>2008年9月,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20万亩农业种植基地和日处理1万吨番茄加工项目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开工建设。企业采取集中连片、整村推进方式,一期租赁土地6.5万亩,种植番茄4.8万亩,种植玉米、油葵等农作物1.7万亩;截止到2009年7月底,3条日处理2000吨的番茄加工生产线同时开工,共计完成投资4.73亿元。  相似文献   

19.
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配送中心——新星配送中心,目前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即将完成。这座配送中心是由山东省供销社系统龙头企业山东新星集团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12年来,新星集团从零起步,以规模化经营、多元化发展为宗旨,实现了集团化扩张。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4.6亿元,固定资产达2亿元,跨入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棉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棉花加工质量,新疆农七师供销合作总公司锦隆棉花加工厂于2006年3月投资3058.8万元,在217国道独克公路五十八公里西,新建一条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占地1.4万平方米,引进了国内较为先进的轧花设备和机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