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电影叙事手法的越界使用是拉什迪小说《午夜之子》的一个显著特点。《午夜之子》具有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的特征。小说各部分之间的篇幅比例与好莱坞经典三幕叙事结构中各幕的时长比例吻和,小说的内容也与三幕叙事结构中各幕的内容相符。《午夜之子》的叙事结构也嵌套了其他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小说所体现的好莱坞经典叙事结构使小说易于以影像形式传播,更增加了小说本身的表现力,使小说整体性更强,也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詹尼特.温特森在《守望灯塔》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特例独行的叙事手法,各种叙事策略的运用可谓自如娴熟。除运用复杂的双层叙事结构、双层的人物关系进行故事叙述外,同时运用多个叙事视角,零聚焦、内聚焦以及外聚焦交替使用使的作品结构纷繁复杂,引人入胜。尤其是作者对叙事"时频"的把握,值得文学创作者深入研究。本文深入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单数性叙述,重复叙事和反复叙事加深读者对主人公印象、事件的理解,以及其对烘托作品的主题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叙事角度多用限制叙事,叙事结构以人物性格为中心,叙事时间变化多样,叙事背景往往有真实的历史年代.这些构成了金庸小说的叙事模式,也是金庸小说比一般的武侠小说胜出一筹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项狄传》的叙事结构是反复偏离中的顺利进展。小说中的离题话探讨了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人类思维的内容、方式和表达习惯。《项狄传》解构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存在的必然性,暗示了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不确定性,指出叙事作品的中部曲折复杂,并非直线推进的。希利斯·米勒的叙事线条理论有助于分析、解释《项狄传》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5.
《小镇畸人》中的围墙、窗户和门等这些空间元素投射出空间之外的诸多题旨。叙事空间在叙事进程中与其他的结构成分紧密相连,帮助作品塑造了人物形象,推动了叙事进程。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新写实小说直接将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和对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关注作为一种艺术追求目标,把文学的重心移向“叙事”,在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方面表现出了一种文学精神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在胡氏宗祠数字化展示设计中导入叙事性,会呈现出叙事主题的文化性、叙事结构的多样性和叙事语境的传播性等特征。从祠堂文化基因的叙事性表达和数字展示的互动叙事建构两个方面开展对胡氏宗祠数字化展示的叙事性设计研究和实践,有利于帮助受众理解数字展示中的复杂内容,提升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叙事结构是叙事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相当于一个条理和框架。余华小说在叙事结构上有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重复。这个特点使余华的作品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9.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独具魅力,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述者等方面的分析,在揭示《呼啸山庄》精妙的叙事特色的同时,也展现了艾米莉.勃朗特对于叙事技巧的创新和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10.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现代作家胡塞尼的处女作,书中细腻真挚的感情刻画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除此之外,小说对于主人公阿米尔和哈桑以及与他们父辈之间的爱、背叛与救赎的叙述,运用了诸多圆形叙事结构而格外引人注目。通过在圆形叙事模式展开的故事情节中,小说的叙事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本文试图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小说独具特色的圆形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1.
《青春之歌》和《长恨歌》是当代文学中影响很大的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都出自于女性作家之笔,都是以女性形象为叙事中心,以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为叙事线索,因而在叙事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可比性。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文本内容、叙事话语和叙事结构的比较,可以折射出在不同的时代、政治背景下,女性作家在讲述女性故事时对叙事方式的不同选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有利于衔接当代文学史中不同时段的文学创作,形成文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叙述理论为基础得出构建和传播企业文化的叙事框架,并以国内某电力集团的一个区域分公司为样本,验证叙事框架的有效性.叙事框架认为,企业如果要成功地通过叙事传播企业文化,首先需要为有待传播的企业文化从主题到内容上构建社会认可的“好”的企业故事,然后采用合理的叙事结构,对企业故事进行有效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魔戒》的微观考察和宏观把握,以及对弗莱U形叙事理论的理解,着力论证了《魔戒》的宏大叙事结构完美体现了U形和倒U形叙事模式,并进一步论证了托尔金的叙事观——善灾(eucatastrophe)和弗莱的叙事理论——U形模式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魔戒》的U形和倒U形叙事模式能够完美传达并彰显出作品的主题意义:堕落与拯救、灾难与和平、希望与绝望、妥协与抗争、善与恶等的对立冲突,并由此揭示出:世界的本源是善的,万物都源自善,而恶是随后滋生泛滥的,虽然一度压制了善,但终究会被克服、被压制,善是万物最终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拉波夫叙事结构的理论统计了叙事语篇各部分的时态分布,并分析了这些时态在语篇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色经典在艺术手法上模仿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方法而拥有非常广泛的读者群,文章从“为父复仇”、“神妖斗法”、“才子佳人”这三个叙事模式分析红色经典,揭示红色经典与中国传统小说在叙事结构方面深层次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受到双重种族和双重文化的影响。她创作的七部小说都具有双重性特征。《宠儿》作为莫里森新奴隶叙事的典范,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叙事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本文拟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宠儿》创作中的双重性叙事,以期揭示奴隶制历史给现实中已经解放的黑人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创伤。  相似文献   

17.
游记体小说常使用旅程化的结构和叙事方式。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游记体小说系统地用游记式的限制叙事和视角人物进行叙事,从而和传统游记体小说有了根本区别;而现代游记体小说里的行旅隐喻,体现了行旅体验和文化想象在虚构性文本中的对象化,"彼岸"和"归途"是较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财富命定"观念作为人们解答财富的得失与盈亏这一现实关切的古老尝试,以思维方式和结构手段的形式,对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和叙事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展开商人财富追逐叙事的商业小说,自萌芽时期开始,便对"财富命定"观念进行着别样的叙事演绎,并经历了发展演变。商业小说之所以热衷于"财富命定"叙事,一是由于叙事者对商业活动中财富的增减等缺乏足够的认知,二是人类普遍的获得神奇力量帮助的原型心理的影响,三是在"抑商"和"罪财"背景下小说作者积极采用的独特叙事策略。"财富命定"叙事对于商业小说的作用可谓是双重的,应全面予以对待。  相似文献   

19.
当代美国杰出剧作家桑顿,怀尔德的代表作<小城风光>是一部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剧.作者通过对小城居民静谧清新生活的描述谱写了一曲平淡生活的赞歌.其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段是该剧的一大特点,作家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叙事模式,巧妙地构建叙事结构,创造性地设立舞台监督,并在叙事中运用表现主义手法,这一手法对后来的剧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我国教育叙事研究成果丰富,热点研究集中在对教育叙事内涵、教育叙事的理论基础、教育叙事的特点、教育叙事的类型、教育叙事的步骤等方面。另外,我国教育叙事研究在评价、定位、主体、文本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