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方高校特色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的分析,对本地区域招生和跨省区招生带来办学条件改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在跨省区招生背景下,构建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春梅 《西部旅游》2023,(7):100-102
<正>文章在分析社会对“管家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学要求及学生学习特点,梳理和确定构建“管家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基础,同时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从学方、教方、市场方等角度为高校提供具体、可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立法体例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钧雅 《旅游学刊》2005,20(3):58-62
近年来我国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蓬勃发展,并在发展中凸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本文以对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立法体例的决定因素——旅游产业基本关系和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考察为基础,芘较分析了现有地方综合性旅游法规之立法体例,得出若干基本结论,以资为我国旅游基本法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这种新形势新要求,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新审视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积极探索适应全域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并实施了"三融四旅一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把对旅游业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完善的旅游法律制度可以使旅游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分析了我国旅游业立法模式的困惑,介绍了日本旅游业立法的模式,提出结合我国国情,合理借鉴日本旅游业立法的模式,构建我国的旅游法体系:制定旅游基本法;修改旅游单行法规;在相关的法律中加入与旅游业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国外旅游地感知意象研究的地方观解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中华  文静  李瑾 《旅游学刊》2008,23(3):43-49
本文回顾了地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旅游研究中地方理论研究的国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地方依附应用旅游观光意象研究的内涵,探讨游客观光意象与地方依附感之间的关系,地方依附感的旅游学认知架构,以及游客对旅游地意象感知的地方依附程度.最后从旅游规划管理和旅游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地方理论应用旅游营销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旅游业高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学院建制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在分析全国53所旅游学院建制旅游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为例,探讨了学院建制旅游管理专业办学运行机制暨教学与课程体系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却持续走低,成为教育部的布控专业。为了更好实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应剖析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低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为背景,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落脚点,梳理国际化职业教育标准,构建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旅游管理专业群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地方感研究是人地关系调整过程中旅游研究的前沿问题和关键领域。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旅游地方感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期厘清该话题的研究脉络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建议。研究发现:(1)国内旅游地方感研究起步较晚,发文量呈“上升-稳定”趋势,大致形成了理论导入(2007—2010年)、议题扩展(2011—2015年)、本土创新(2016—2020年)3个阶段。(2)旅游地方感研究视野与内容越来越多元、丰富,研究热点较集中于地方感理论探讨、不同主体地方感特征、不同类型旅游地地方感构建、地方感实践价值等。(3)旅游地方感研究总体上从本体、主体、客体3方面展开;旅游地方感理论、旅游者与居民地方感构建、地方感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地方感的实践意义等内容在关键词共现、高频及高中心性方面表现突出,呈现出从理论导入走向理论建构、从议题集中走向视野多元、从学术关注走向多元关注等热点演进脉络;当前旅游地方感研究聚焦于新时代人地关系演化所引发的行为和情感的变化。(4)未来旅游地方感研究应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和新时代战略,重视旅游地方感研究的理论创新,拓展旅游地方感研究的范畴内容,加强旅游地方感研究的方法融合,扩大旅游地方感研究的地域代表性,构建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旅游地方感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