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时期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公众参与是基础,其基础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制约政府权力,实现良好而有效的治理;内化政治观念,实现社会和谐;体现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关系到河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目前应强化水资源的行政管理和科学管理。农业用水应实行节水型灌溉制度,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造水种植;城市用水应抓好工业节约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3.
宏观政策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海水淡化是增加淡水供给的开源之举,是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和战略储备。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缓解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中西部地区苦咸水、微咸水淡化利用,优化用水结构,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具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困境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是地方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力量,其参与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现状却存在很多困境,长期处于参与的边缘状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公众参与的现状,探寻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以便引导公众走出参与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环保领域公众参与的思想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正式提出此概念是在1991年.公众参与杭州湾水环境治理既能提高公民保护杭州湾水环境的意识,也能对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作用,还可以提高政府决策效率.但现实尚存的五大困境必须破解:一是公众参与缺乏法律制度层面的支持;二是环境信息公开存在三大问题;三是缺少公众参与的有效平台与渠道;四是公众参与群体分散;五是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因此,有必要在立法层面充分保证公众参与的权力,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进一步培育公众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建立杭州湾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奖励制度和多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中亚五国文化遗产旅游合作对带动沿线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助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丝绸之路中国段和中亚五国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的分布,分析了中国和中亚五国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的基础和制约因素,并从建立协调机制、编制旅游规划、扩容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优化旅游签证制度以及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遗产旅游合作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环境参与权利是公众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权利,健全的法律规范对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要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利的实现必须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8.
日本水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资源储存量短缺,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日本是实行水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日本水循环经济中的水价问题、污水处理系统、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由此得出启示,我国应该合理制定水价、完善污水处理系统、提高公众认知程度等,促进水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国外流域管理经验及对鄱阳湖流域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管理是以河流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流域管理是许多国家经过长期摸索而最终采取的有效方式,并已成为普遍趋势,而我国的流域管理尚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流域管理应借鉴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考察20世纪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管理、英国的泰晤士河流域管理、日本的琵琶湖流域管理以及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流域管理,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鄱阳湖流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制定流域协调机制;加强流域管理的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公众参与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行,许多重大法律法规在出台前,都采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这既表明公民的参政意识在增强,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社会危机的发生.作为公众参与的机制,公众参与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确保其程序规范,将参与的意愿变成权利,并通过完善配套的机制予以固定和保障.只有这样,公众的参与才能紧贴公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信息传递、观点表达、思想交流的手段,成为舆论形成、传播的重要途径,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交流渠道和平台。各类网络事件的频频曝光,引发各式各样的网络舆情扑面而来,政府的执政能力接受了严峻的考验。政府应正确合理引导网络舆论;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人才队伍;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映机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现阶段推行现代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建议。认为:应进一步扩大集中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发挥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应进一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提高政府采购资金使用的透明度,防范"集中腐败"的发生;要做好配套工作,建立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部门预算制度、预算会计制度等配套措施;要提高政府采购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应做好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性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增长加大了对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破坏,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又加剧了这一态势的发展。我国环境立法日趋完善,但治理情况不容乐观。其深层次原因就是制度因素,制度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应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理顺和改革体制入手,设立独立性较强的执法常设机构,杜绝政府失灵,加强环境规制;并将严格的环境规制与经济手段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劳动者和消费者安全和健康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政府应完善和细化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通过社会性规制,控制风险,保护公众的安全和健康,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强,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已经成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我国政府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方面起步较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购买范围不明确,缺乏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实施效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评估,社会组织力量薄弱等。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决策机制,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督。  相似文献   

15.
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的思路主要从市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展开。首先,要以健全资源产权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加快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来创新市场交易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次,要以改革投融资体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改进考核管理体制来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发挥政府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导向性作用;最后,要以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制定节能减排和环保生态标准、宣传推广节能减排和环保生态理念、监督政府和市场的节能减排和环保生态行为来创新社会协调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在连接市场和政府中的桥梁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银行业务不仅具有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 ,而且赋予了传统银行业务风险新的内容、增加了新的风险品种 ,包括系统风险、业务风险和跨国界风险。网络银行对现行监管体制提出了挑战。中国政府应尽快制定有关法规 ,健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和管理的法规框架 ,包括市场准入规则的制订、网络交易公平规则的制订、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跨国法律的适用与管辖权问题的解决等等。  相似文献   

17.
规范发展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p网络借贷平台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点,近几年发展迅速.它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监管缺位,法律缺失,风险较大等。为尽快规范我国p2p借贷平台的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我国p2p行业尽快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国外水权制度,分析了公共水权理论和公共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认为水资源的初始分配权以国家调控为主,再次分配以市场微观调节为主。并从水权交易机制、水价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水需求调控的综合对策措施研究,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用水效率服务。  相似文献   

19.
政府采购不同于一般商业采购活动,政府采购的主体链和运作链具有涉及主体多、环节复杂等特点,体现了国家利益和政策要求,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为建立符合当今要求的高效型政府,在政府采购供应链管理上,需要完善有关法规,实施集成式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夯实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基础;实行供应商的集成管理、准时采购和高效库存管理,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分析及其规避机制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制度、管理及文化三个层面,对此应建立法律法规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组织管理机制、过程监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文化建设机制等,以规避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