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发展政策和措施。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受到质疑。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采用监督绝对净收益的标准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情况。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监督绝对净收益大于零,就会参与到公司治理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和价值的双向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和机构投资者之间是良性循环,即机构投资者能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价值表现,同时被改善治理水平和价值的上市公司会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该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对创业板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进行了肯定,也为我国监管机构如何促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范艳丽 《时代金融》2012,(32):87-89
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国际上主要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获得了迅猛发展,机构投资者不但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而且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几年其发展非常迅速,随着更大规模更多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市场,研究如何使机构投资者在改善公司治理水平方面发挥积极监督作用是一个具有实际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以我国基金重仓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机构投资者介入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以及公司业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主体,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证券法》的立法宗旨,投资者的合法利益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对公司实体本身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社会公众投资者始终处于一个较为明显的弱势地位,控股股东可以随心所欲采取各种措施侵犯社会公众投资者权益。本文从LLSV等人的研究成果出发,论证了法律对投资者保护的缺失是机构投资者快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机构投资者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参与公司治理,尽量减少关联交易的发生,从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存在内生性。本文选取中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正相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机构投资者偏好政府控制企业和绩效好的企业。研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市场、促进市场改革与发展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以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我国证券市场有望在将来进入不可逆转的机构时代。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机构投资的相对规模仍然偏小,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参与公司治理的功能发挥不到位。正是在上述背景下,本文运用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份额、监督成本及对公司价值的改善状况,并提出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政策建议,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而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几乎没有效应。因此,我国应大力培育并规范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机构投资者、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反映公司治理效率的信息披露与盈余管理作为关注要点,深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治理效果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并且盈余管理程度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本文还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否有效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显著高于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而且信息披露质量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而提高.本文还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信息披露对于盈余管理的监控作用更为显著,并且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增加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以上发现意味着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虽然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能体现在许多公司决策上,但是这种作用大部分是不能观测到的,而管理层薪酬却是公司决策中能直观观测的部分,因此适宜于用来对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影响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考察这两者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股东与经理之间代理问题的实质。因此,通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检验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考察机构股东可否承担优化我国公司治理的重任。Adres等(2005)研究管理层薪酬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发现,机构投资者能…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投资主体机构化态势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代理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否像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公众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市场效率会因此得到改善呢?针对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对机构投资者在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改善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1.
机构持股、审计师选择与审计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聘请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也更容易获得清洁的审计意见。机构投资者对审计师选择、审计意见的上述影响在法律保护较差的环境中更加明显。在控制了自选择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改善独立审计的治理环境,进而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它是法制等外部治理环境的重要替代性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杨慧 《时代金融》2013,(17):203-204
合理引导机构投资者发挥股东积极主义作用是当前我国金融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机理,然后提出激励我国机构投资者介入公司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虽然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的监督能体现在许多公司决策上,但是这种作用大部分是不能观测到的,而管理层薪酬却是公司决策中能直观观测的部分,因此适宜于用来对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影响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考察这两者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股东与经理之间代理问题的实质.因此,通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检验现阶段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所产生的影响,从而考察机构股东可否承担优化我国公司治理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证券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上市公司治理也不够规范。近年来,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蓬勃发展给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也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上市公司的规范治理和健康发展。本文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为样本,利用统计分析软件Eviews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更好地发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积极治理主义兴起使得机构投资者更加主动地投入到所投资公司的结构治理中,改变以往“用脚投票”方式而采用“用手投票”。我国证券市场正经历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变革,随着这一问题的逐步解决,我国机构投资者也有可能主动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去。本文通过对美国积极治理主义的兴起、参与治理方式、作用等的研究借鉴,结合我国目前机构投资者及整个资本市场的现状,对如何推动我国机构投资者积极治理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代昀昊 《金融研究》2018,459(9):143-159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所有权性质如何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我们发现,第一,机构投资者参与显著降低了公司的资本成本,且长期投资者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第二,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第三,机构投资者降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公司治理与信息解读两个方面,并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监督公司的治理行为以及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降低公司的资本成本。本文为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所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应注重管理机构投资者参股交易行为中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1—2004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呈现的“恶意派现“现象,实证检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04年间,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显著地高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地高于不发放现金股利公司,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成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标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出现的“恶意派现“现象,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其监督治理职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恶意派现“的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积极主义的兴起,公司治理的实践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本文在简要介绍国外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目前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治理作用,本文建立盈余管理和机构投资者持股之间的联立方程模型,并利用沪深主板A股市场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观测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克服因方程联立和变量遗漏所引起的内生性偏误后,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结果也表明,在2004~2013年,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的结构性变动。结果还表明,在2007~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对其持股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并成为机构投资者参与持股公司治理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对资本结构的优化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构投资者作为股东参与公司治理,通过对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进行干预,从而影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本文首先界定了机构投资者与资本结构的概念,接着综述了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