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资产到底有没有流失》呢?“特别策划”专栏向您特别推出“透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系列文章,从《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入手,探讨了《国资流失的界定与防范》《国有企业资产的退与进》。在《国资损失拿责任者开刀》的同时,我们要《严防利用改制流失国有资产》。另外,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路》上,国资委是如何《当好“国资”守护神》的呢?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对国有资产流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改制过程,并不一定是国有资产的流失过程.应分析其实际情况并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国有资产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郑斯林最近指出,对一些地方出现的出售国有小企业的行为要予以规范,防止出现流失国有资产、逃废银行债务、损害职工利益的现象。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把“放小”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卖”字,采取行政办法强制出售或变相出售国有小企业,搞“一卖了之”。有的地方在出售小企业过程中,采取各种手段悬空、逃废银行债务,故意低估国有资产,把职工简单推向社会,影响了改革和发展大局。郑斯林强调,在国有小企业改制中,提倡运用多种形式,如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出售等。对于“出售”这种形式,并不反对,但反对…  相似文献   

4.
郑磊 《董事会》2009,(12):27-27
“国退民进”几年前曾因郎咸平教授声讨国有资产流失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国有企业改制也曾因此而停滞过一段时间。但终究感情替代不了客观经济规律,国有企业产权改制已经成为历史不可逆转的方向,关注的重点应在于如何公平合理透明地操作国资改制,而不是因噎废食地阻挡经济发展的大潮。  相似文献   

5.
国资流失是一道难解之题 国有资产流失历来就是一个焦点话题。有时甚至会成为中心话题。2004年国企改革讨论的一个中心话题是国资产权改革中的资产流失问题,而不久前发生的几起国有大型企业如中国航油(新加坡)、中储棉以及中国银行黑龙江分行等众多国有大型企业巨额亏损事件,则让人们看到其他层面的国资流失问题,并引发了包括”两会”代表们在内的全社会更加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资流失的界定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国有资产流失正像是一条隐没在中国地下咆哮的暗河,多少年来奔流不息,不仅中国没有找到根治国资流失的好办法,全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找到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因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们在研究分析探讨国资流失原因时或深刻或表面化,但一旦论及防止之道,则统统像是中国足球的临门一脚,乏善可陈。可以说,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位敢说自己已经找到了根本性的方法。显然,投资流失是宏观性的流失,涉及到国家投融资体制存在的问题;交易性流失是中观性的流失,涉及到国有监管体系的完善以及交易程序的规范问题;管理流失是微观性的,涉及到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管理是否规范、内部审计是否有效的问题?■如何能够指望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呢?如何能够假设国资委能扮演完全类似于“守护神”的角色呢?如果国资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中不作为或玩忽职守、渎职,应该由谁问责或施行惩治,惩治的依据又是什么?如果我们连国有资产流失如何界定都做不到,谈何防范与疏解之道?岂非无的放矢乎?一个客观存在的情况就是,对于任何一个现实的成交价,总有人可以质疑还能卖价更高。那么究竟卖多高才算是没有出现超出国有资产流失的客观标准呢,才  相似文献   

7.
中央企业纪工委书记张轰日前提出,预防国有资产流失、治理企业腐败问题,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国有资产流失责任追究制度。张轰认为,近年来,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还存在着国有资产在管理过程中的流失,在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在企业改制重组、产权变更过程中的流失等等。张轰强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与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结合;与严格管理、从严治企相结合,实行责、权、利的有效统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严格地加强企业管理。只有这样,才…  相似文献   

8.
企业改制重组、产权变更过程中的流失,企业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造成的流失,企业管理、投资决策中的流失  相似文献   

9.
一些地方主管领导认为:“这些企业,自己摘自己的帽子,自己拆自己的板凳,还要自己组织破产。自己的生存问题都没想通,怎么可能改制?”一些地方把所有制改革、民营化程度、国资收缩比例,作为企业改制的成果加以炫耀,改制成了一场变相的“政绩工程”。建筑企业改制不是目的,是手段,企业能否发展,能否进一步搞好生产,职工收入是否有提高,这才是根本。  相似文献   

10.
一、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原因及形式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国有产权非法转为非国有产权、国有资产闲置浪费、脱离国家监控、人为造成非正常损失以及国有产权应得收益转到部门、单位和个人手中等.目前,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形式有:  相似文献   

11.
<正> 国有资产(简称国资)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国资管理,杜绝国资流失,目的在于使国资在正常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保值增值。但当前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造成国资家底不清,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尤其是无形资产流失问题较多,给企业、给国家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1、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漏估、低估。企业改制必须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评估,但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渠道 (一)国有资产在企业经营方式变革中流失 1.企业因经营方式改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80年代搞企业承包或租赁时,一些地方和部门为完成任务,“萝卜拔快了不洗泥”,对企业账目是否真实、承包合同是否能约束经营者搞活企业,往往不予重视。其结果导致企业家底不清、资产负债不实,承包基数偏低,利润向承包者、小集体倾斜。少数企业经营者为了完成承包指标,得到物质和政治奖励,出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企改制深化难度的加大和过去改制过程中出现改制不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暴露,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有所减缓,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改制也随之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15.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机制尚未完善,有关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改制行为不规范,对改制工作监管不够,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损害国有权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6.
七大措施构建国资监管体制基本框架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产权转让不尽规范、资产流失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说,国资委将从七个方面加快改革进度:———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今后将陆续制定配套的法规、规章和配套性文件,为国有资产法的出台积累经验。———实现出资人层层到位。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中央和省、市(地)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另一方面,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制,落实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母子公司体制。———建立国有资产经营…  相似文献   

17.
李艳  许鹭杰 《冶金财会》2006,25(7):21-22
<正>国有资产是公有制的主体,也是国家财力的集中体现。保护国有资产,使其保值增值不仅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责,也是国家每个公民的神圣义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国有资产状况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是国有资产的不良资产率偏高;其次是在改制中流失。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不良资产率偏高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客观地看待改制中出现的问题 在国企改制的探索过程中,因部分地方政府对企业改制监管不严,部分企业管理层不按照相关规定操作,改制中曾经出现过管理层损害职工合法权益、侵占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影响社会稳定,妨碍社会公正。由于社会上部分人将上述问题与国企改制直接联系起来,在继续深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改制时,对上述问题应该给予必要的分析和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必须抓住主辅分离的政策机遇,既要在盘活资产的同时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还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探索辅业资产进场交易,引入战略投资者,变“关门改制”为“开门改制”;把改制与重组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并解决好辅业企业改制后的发展问题,促进主体企业和辅业改制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有资产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失,据报载’82~’92间国有资产流失达5000亿元。特别是个别地方将国有企业转变成非公有制企业的现象严重的侵害了国家利益。随着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强化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已迫在眉睫。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做好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即将出台的《国有资产法》是防止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