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基金走向前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林 《中国外资》2003,(11):33-35
<正> 今年6月,央行的房贷新政出台,致使长期以来地产开发资金完全依赖银行的“输血管道”被截断,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寻找新“血液”迫在眉睫!自此,地产基金被频频提及。7月10日,摩根斯丹利地产基金宣布与上海地产“航母”永业集团结为投资联盟。这是继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与荷兰国际集团之后,进入国内的又一家海外地产基金。海外房地产基金强势出击中国,立刻引来众多质疑,它能否担起中国房地产融资创新的重任?它能否真正被国内地产开发商广泛接纳?  相似文献   

2.
纵观全球的并购基金市场,房地产并购基金始终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而“迟到的”中国的房地产并购基金正悄然加速。  相似文献   

3.
《中国房地产金融》2014,(12):112-113
房地产行业进入存量时代,已经成为市场的普遍共识。那么,进入存量地产时代,地产基金领航企业德信资本,在商业地产方面又有什么新的“玩法”?  相似文献   

4.
《投资与理财》2014,(6):36-36
不建议对房地产投资感兴趣的投资者持有实物房产,可以考虑通过地产基金、地产母基金等刨新金融产品,参与地产利润的分配环节,更多地分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增长红利。  相似文献   

5.
井华  陈醒 《国际融资》2012,(2):24-25
地产基金作为一种新生的力量只会和市场当中的强势或者是优势力量结合,使强者更强,促进中国房地产行业格局的变化。眼下,市场对地产基金关注有点儿过。在亚洲地产融资模式创新峰会上,河山资本董事长兼总裁曹少山如此认为  相似文献   

6.
周幼曼 《新金融》2016,(3):44-48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黄金十年"后,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行业面临整体转型的压力。在此特殊时期,作为连接金融和地产两大行业纽带的房地产基金转型也迫在眉睫。房地产基金可充分发挥其操作灵活的优势,积极转型,不仅要提供融资服务,更要向综合资本运营转变。本文通过分析新加坡凯德集团和美国黑石集团的房地产基金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的房地产基金转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眼下大多数开发商在银行借不到钱,正好给予相对灵活的房地产基金良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济新常态"下进入存量时代,房地产市场而临成交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仅两三年里迅速成长起来的房地产私募基金业将随着地产行业大势发生裂变。中国房地产私募基金在2015年将何去何从?钜派投资副董事长兼CEO、钜洲资产董事长姚伟示存接受《中国房地产金融》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在2015年呈现稳健型发展,房地产基金最好的年份将在未来三到无年。"  相似文献   

8.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私募基金未来必定要走向股权并购收购,并向综合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转变,这是长期的无法回避的转型。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放缓趋势的今天,关于地产黄金十年是否已经过去的讨论愈演愈烈。在9月18日清科举办的2014年中国房地产基金高峰论坛上,陕西协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宏接受了《中国房地产金融》的专访,立足中西部中国,关注国际动向,探讨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蔡恩泽 《云南金融》2011,(11):50-51
日前,从刚刚拉下帷幕的2011博鳌房地产论坛传出令人欣喜的信息:当开发商与严控政策僵持对峙之时,地产私募基金恰如天使一般粉墨登场,给扑朔迷离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和美元‘双平台’服务,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嘉实地产基金副总裁陈文杰说道。从2012年9月25日成立至今,嘉实房地产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称“嘉实地产”)已满周岁。  相似文献   

11.
用新版的“中国合伙人”来定义长富汇银招揽人才的方法或许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两年前,说起长富汇银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张保国,或许在中国房地产金融这个比较窄众的圈内还无人能知。但在去年,这位身材高大,总是未语先带笑的“天蝎男”却带领着长富汇银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接连斩获“2013年度中国房地产基金公司TOP10”和“2013年度中国最佳风控管理基金”丽项重量级大奖。之前还略显低调的长富汇银基金,已一举成为市场上最耀眼的地产PE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任建 《投资与合作》2005,(10):22-41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开始在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得到显现的时候,“泡沫说”、“拐点说”、“冬天说”、“观望说”,种种声音不绝于耳,甚至社会和业界对房地产市场的盈利预期也渐渐开始失去幢憬。但是恰恰就在这个时候,一股强大的境外房地产基金主导的投资热潮已经开始试水中国房地产行业。从种种迹象显示,这部分资金目前已经加快运作速度。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2012年的行业发展现状告诉我们,如果说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那么房地产基金的“黄金十年”已经来临。根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的数据,2011年房地产私幕基金规模为一千亿,2012年房地产私募基金已一举突破三千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14.
开元酒店REITs的香港上市,为未来更多的酒店地产、商业地产乃至产业地产基金的房地产证券化提供了“榜样”。证监会究竟何时对REITs开闸放行,尚且难以下定论,但有人已无法再“煎熬”下去。  相似文献   

15.
2021年下半年至2022年底,规模房地产企业中集中出现债务违约。我们认为出现债务风险的源头在“三高”(指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经营模式。“三高”经营模式的形成与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阶段有关,也与2010年之后影子银行快速扩张的背景有关。如何化解当前的房地产债务困局?通过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等措施刺激住房需求难以扭转市场预期,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向房地产企业注资。建议在金融稳定基金框架下设立住房金融稳定基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直线上涨使得国家及政府出台了诸多的调控措施以限制房地产市场过温过快发展。伴随着这些限制政策,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渠道被进一步抬高和限制,比如新的楼市调控政策已收紧房企债市融资进行拿地开发等用途,因此房地产市场参与者们迫切需要新的融资渠道和途径。这样的背景给民间资本参与房地产金融提供了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得到进一步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地产私募基金仍处于发展初期,较少面临退出问题,在此问题上也没有形成成熟的思考方式和运行逻辑。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来对我国房地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方式选择进行研究,为此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转型正当时     
纵观全球的并购基金市场,房地产并购基金始终扮演着领跑者的角色,而“迟到的”中国房地产并购基金正悄然加速。4月份全国楼市的量缩价滞,在5月份有所恶化,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在不断增加,市场的价量回调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15日,由亚洲房地产俱乐部主办的“第二届亚洲地产融资模式创新论坛“在北京金融街洲际酒店隆重举行。有来自于国rail、商业地产领域和著名投资机构的300余位分别来自主流地产投资和开发企业和大型地产金融机构的总裁、董事长齐聚一堂,大会安排为期一天.日程紧密围绕地产与金融如何配合协作实现合作模式的创新升级进行了深入探讨。亚洲房地产俱乐部董事总经理刘佳奇先生为大会做了致辞.并介绍了该机构正在联合地产会员企业策划成立地产私募股权基金.与多家大型地产商绑定联合作为发起人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作为其俱乐部会员企业的项目投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私募基金是因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银行开发贷款受限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融资渠道,借助私募基金,地产开发企业可以融资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如报表管理等其他目的。房地产私募基金通常以有限合伙企业的形式开展,通常以债权模式投向房地产开发项目,并对基金的投资人实施优先/劣后等结构化设计,以放大劣后投资人的杠杆。  相似文献   

20.
外资基金中国下注9月20日,国内首只中外合资地产基金——精瑞基金曲线问世。通过在香港注册“中国住宅产业精瑞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在内地成立“北京精瑞联合住宅产业投资公司”的方式,精瑞基金正式落地中国。基金公司和投资公司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精瑞基金管理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