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城乡收入比为门槛变量,借助新古典的Solow增长模型构造实证检验模型,尝试运用非线性门槛回归方法来分析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城乡收入比低于3.59时,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正面效应;当然,该值并非越低越好,其局部最优规模由次级门槛值决定;当城乡收入比高于3.59时,该值的增加将不利于经济增长,且这种负面作用十分显著.西部地区自2002年以来的城乡收入差距均超过了这一标准值,已经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的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截然不同。本文基于1989—2011年CHNS微观数据,运用基尼系数跨期分解法考察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贫富阶层收入地位固化,不同阶层在获得经济地位提升的机会上存在差异;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分为两类:一是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引发的收入差距,二是“富人愈富”导致的收入差距。因此,从制度和体制上推进“提低、控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表现,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说明城乡一体化进程越快,反之,越慢。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值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的城乡收入比超过了2,其中就包括我国。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和特征,利用1996-2011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国有经济占比、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的比例以及城镇化水平等。文章结合实证结果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楠 《经济研究导刊》2012,(30):169-170
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分析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利用2006—2010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建立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我国2002-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实际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建立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分析进出口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当实际人均GDP较低时,出口贸易有利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当实际人均GDP超过第一个门限值时,出口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将会减弱,当实际人均GDP超过第二个门限值时,出口贸易将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进口贸易始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正向效应,并且随着实际人均GDP的上升,该正向效应的影响程度将会加深.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1978~201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收入来源分解显示工资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计量模型显示总体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工资性收入差距缩小,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使经营性收入差距扩大,促进城市化进程不会缩短工资性收入差距,城乡金融发展差异的扩大进一步扩大了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金融均衡发展和均衡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已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严重阻碍。文章运用2002—2016年哈尔滨市统计年鉴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哈尔滨市城乡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开放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为负相关;城镇化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为正相关,城镇化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经济干预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为正相关;居民受教育程度与城乡收入差距为负相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在促进了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基于此,文章选取了2002-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从表征与保障两个方面考察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虽然相关程度逐渐减小但仍非常显著;人口非农化、固定资产投资与政府能力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消极影响,而产业结构、城市建设用地与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积极影响,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邻近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会对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最后文章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历史与现状 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即改革开放以前尤其是1964~1978年城乡差距相当稳定,1978~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1985年后城乡收入差距又趋于扩大(除个别年份有较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以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为分析对象,运用1997—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经营性收入差距、转移性收入差距、工资性收入差距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相异,其形成原因有自然属性、政策偏向和制度等。因此,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应从推进城乡一体化、积极改变政府财政职能、构建城乡居民公平的发展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进一步着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7年-2008年中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收入数据研究表明,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继续扩大,但部分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部分省份城乡收入差距则继续扩大。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比和人均国民收入排名分析发现人均国民收入较高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较小,反之城乡收入差距较大。通过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城乡收入公平性指数的分析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区域性特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公平性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采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分析表明投资、福利性财政支出、财政分权等因素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城市化及对外开放等因素则区域不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调研数据,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分析,报告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收入差距主要成因。通过采用Oaxaca-Blinder的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存在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劳动者的个体特征因素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教育的作用尤其突出;在排除了个体特征的影响之后,对于农村居民的歧视解释了城乡收入差距的47.1%,歧视仍然是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造成社会不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以上实证结论可知,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该从教育投入、教育质量和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给予农村足够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选取江苏省199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城乡实际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的长期与短期关系。实证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城乡收入差距通过降低全省的长期消费倾向和短期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导致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因此,为保证全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提高居民消费率,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人收入差距出现了急剧扩大的趋势,据有关问卷调查资料表明:中国城镇家庭最高20%收入户与最低20%的收入户年人均收入差距,从1990年的4.2倍、1993年的6.9倍增加到1998年的9.6倍,而且由于中国在过渡期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形收入,实际的贫富差距情况可能比调查数据所反映的还要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六盘水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选取了六盘水市1982—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的数据,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构成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丁志安 《时代经贸》2011,(16):82-8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差距的一个指标,也充分的反映出了这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基尼系数在改革初期为0.32,20世纪9O年代以后逐年上升,1999年达到0.397,接近0.4,2000年达到0.417,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当前,收入差距的日益加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缩小城乡差距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目标。可见,我们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差距扩大的危害,正在积极采取对策,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着力突破的重大任务。因此,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视角下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柳  赵军 《技术经济》2012,31(4):114-119
利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城乡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并将该指标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引入线性计量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设计反映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探讨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收入分配不公并不必然带来环境质量恶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随着人均产出的上升,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会显著影响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1988~2002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楚亮 《财经研究》2006,32(9):103-112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文章以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泰尔指数分解、G.Fields分解、Blinder分解、分位回归分解等多种方法讨论了1988年、1995年和2002年“城乡”因素本身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这些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的城乡差距较显著并在不断扩大;而且城乡差距更不利于农村中的低收入人群。  相似文献   

19.
丁赛  董晓媛李实 《经济学》2007,6(4):1319-1338
要本文利用1988、1995和2002年的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旨在比较改革的渐进期(1988--1995年)和深化期(1995--2002年),城镇已婚女性的就业和就业收入对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两个时期,已婚女性的就业明显下降,其就业收入都起到了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改革渐进期,已婚女性就业收入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断加强;而在改革深化期这一作用是下降的。和改革渐进期相比,已婚女性就业收入的变化在改革深化期成为了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关于收入不平等程度估计的争议,本文设计了隐性收入估计方法和收入分布函数优劣判别方法。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乡家庭隐性收入规模一般在20%左右,城镇高收入户隐性收入最高,隐性收入规模达到了70%以上。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大于农村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两者均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全国居民家庭基尼系数超过了0.5。要正确认识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关注高收入者的收入膨胀,利用有效方法揭示高收入者的灰色收入规模,坚决打击非法所得,抑制城乡收入差距过快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