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科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进一步深化改革,教育目标的调整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应当以提高学生现代化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及实际能力作为新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考核体系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对近三年学生的多维度考核,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要全面推进计算机课程教育改革,培养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这需要对计算机教育进行深入研究,要明确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目标,分析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获得计算机知识、技能,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将其应用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中,能够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完整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高职院校计算机老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该文尝试从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探讨如何通过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措施,从而达到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教育,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应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应着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深化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必须首先从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教材模式和考试模式改革入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并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争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将取证考试和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自学能力。为此,应选用适用教材,采用模块教学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平时课堂学习成绩与取证成绩相结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大学生个性的现象依然存在。现代教育理论和网络教育的发展,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师生互动方式等方面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带来了新的挑战。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弊端,与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不符合。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定位、教学理念应有所转变,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应加强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应用深入普及的信息化时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成为教育改革的推动力量,大学计算机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人才,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培养“计算思维”和“云计算技术应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文化具备文化的各种基本属性,代表着一个崭新的时代文化;计算机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教育要把提高教育对象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立足于普及计算机知识,调整各层次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结构已不适应目前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已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如何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的背景下,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契机,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参考H3C、红帽等主流IT企业职业认证,分析了“1+X”证书制度下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意义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发展,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重点提出了实施路径,旨在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促进高质量就业,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黄春颖 《企业家天地》2012,(12):122-122
随着我国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努力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呢?本文就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法做了一些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应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改革课程体系,正确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实验教学,改进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考核是作为一种评价教育过程的主要手段。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就计算机课程特点,我认为计算机课程考核应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就是它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它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等各大领域中。不少高等院校注意到了这一点,不仅相应地增加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还使教学的内容不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得到更新和充实。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无一例外地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开端,同时,高校计算机教学还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很多已经接受过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在校大学生,对计算机操作却很生疏。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究其原因,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效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指对非计算机专业或非信息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育(以下简称基础教育),它正在成为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我国高等经济院校一直比较重视基础教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80年代初期开始,陆续把BASIC语言作为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和计算机的启蒙课。随着数据库应用的普及,在80年代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学习迁移”的心理现象分析,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趋势,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遵循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实现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有效地促进学〉--j迁移,更好地组织教学,建立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